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军队当初那么的强大,为什么没有能阻止黄巢起义军

唐朝军队当初那么的强大,为什么没有能阻止黄巢起义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17 更新时间:2024/2/8 7:33:23

公元881年,即大唐中和元年一月份的一天,晚唐皇帝唐僖宗在五百名神策军的护送下狼狈西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晚唐起义军首领黄巢,在万众簇拥下,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进入长安,这样的历史细节似乎已经在昭示着唐朝的最终覆灭。历史上发生于晚唐时期的黄巢起义,总共维持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其起义军最鼎盛的时期拥兵数十万众。

正是以这样强大的实力作为依仗,黄巢先后中原与江南地区进行转战。这中间在黄巢率领下,起义军最南到达唐帝国所属的岭南地区也就是当今的广州。随后,黄巢起义军拥兵北伐,期间更是所披靡战无不胜,并最终入主长安。由此可见,在起义军的凌厉攻势下,唐王朝的国势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而当我们回顾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时,便能发现,在黄巢起义军征战过程之中,实际上有着诸多历史细节是令人疑惑的。

晚唐时期的唐朝国力虽然衰弱,但武备力量却依然十分强大。当时,在黄巢起义发生之前,唐朝皇帝实际上依然控制着绝大多数的藩镇,并且皇帝手中也握有强大的神策军。这些军事力量的存在,可以说是唐朝能够得以维系的一个根本。但这些力量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起义的前期,这些强大的军队则完全没有派上用场。那么,历史上强大的唐朝军队,为何无法阻止黄巢起义军席卷大江南北?

首先,唐僖宗在位时期唐朝依然能够控制许多的藩镇,尤其是中原地区与东南地区的藩镇军事力量,依然掌握在唐朝皇帝的手中。并且,在这些藩镇中,有的藩镇的军事力量,虽然不及神策军,但其强大的战力依然不可小觑。但即便如此,这些藩镇力量在黄巢起义军席卷大江南北的过程中,却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而出现这样的情况,既是唐朝的原因同时也是黄巢起义军的原因。

唐朝历史上的藩镇势力,一直都有地域性这一特点。也就是说这些藩镇,虽然还听命于唐王朝,但实际上却已经成为了“独立王国”。而这些藩镇的特点就是,注重于保护自己的辖区不受起义军的侵扰,对其他地区是否受到起义军侵袭则不管不问。而黄巢起义军采取了“流动式作战”的方法,也就是在同藩镇军队鏖战后,旋即便转战下一个地区。这两种情况的结合下,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黄巢起义军打完就走,而藩镇节度使也不选择追击黄巢起义军。

当然,在黄巢起义的前期并不是所有的藩镇都是这样的情况。长江以南地区的藩镇,对黄巢起义军还是采取了极强的抵抗态度,但因为一直以来长江以南地区藩镇的军事力量始终都很薄弱,所以一切抵抗都被迅速瓦解。如在乾符六年,起义军进军岭南的过程中,节度使迢虽然殊死抵抗但最终却是寡不敌众。

正是在藩镇不闻不问的情况下,黄巢起义军得以迅速由北向南,并由南北伐长安。而在长安陷落前的最后关头,唐朝能够依靠的力量就只剩下了神策军,但神策军也并不可靠。历史上唐朝的神策军,在到了唐僖宗年间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不堪重用。主要原因无疑是,唐僖宗时期的神策军内部构成主要为市井之人,并且因为宦官的长期把持,神策军内部早已腐朽不堪。以至于,在黄巢起义军向长安进军的过程中,神策军非但没有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反而一触即溃。

历史上的黄巢起义,可以说是晚唐历史的一个拐点,因为在起义后唐朝再也无法勉力维持下去。而在这场起义的过程中,唐朝内部的虚弱也彻底被暴露无疑。尤其是神策军的溃败,似乎昭示着唐王朝的最终谢幕。

标签: 唐朝黄巢起义

更多文章

  • 魏忠贤一手遮天,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一个17岁的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魏忠贤,崇祯

    由于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因此,在一般人印象中,他一定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然而,为什么他却在即位的时候,当机立断,把以曾一手遮天的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全部消灭呢?魏忠贤当时的势力确实相当骇人。文臣有“五虎”,武将有“五彪”,另外还有“十狗&rd

  • 赵匡胤谋朝篡位以后,赵匡胤是怎么对待柴荣老婆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柴荣

    赵匡胤野心勃勃,在历史上曾发动陈桥兵变,他谋朝篡位以后,前任皇帝柴荣,如花似玉的老婆下场怎样?柴荣跟大部分皇帝一样坐拥后宫,册立了好几个妃子。其中原配刘氏,是一个将门子女,她从小就被长辈许配给柴荣。两人结婚之后相亲相爱,可惜刘氏后来因为权力斗争被人杀害。柴荣当上皇帝以后,将原配妻子追封为皇后。古人常

  • 明末战斗力最强的关宁铁骑,最后怎么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袁崇焕,祖大寿,关宁铁骑

    明末有三大军,分别是袁崇焕、祖大寿关宁铁骑,孙传庭秦兵,还有卢象升天雄军。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袁崇焕组建的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后金的八旗军正面交锋。“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

  • 此人是建文帝的支持者,朱棣为何还给他加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棣,沐晟

    朱棣杀了那么多建文帝的支持者,但有一个人物,明成祖非但不敢杀,还一直极力拉拢,不仅加官进爵,还把女儿嫁过去,与他结为亲戚。此人就是黔国公沐晟!要理清沐晟、建文帝、朱棣之间的关系,还得从沐晟的父亲沐英说起!1352年,已经成为起义军首领的朱元璋遇到了一个八岁的孤儿。当时,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没有子女,于是

  • 宋神宗在位时的一场败仗,损失六十万人导致他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北宋,宋神宗

    宋神宗的战略计划是“先西后北”,先解决西夏,然后再出兵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于是,宋神宗任命王韶发起“熙河之役”,斩断西夏的右臂,这个目标很快就达成了。此后,宋神宗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西夏身上。1081年,西夏发生内乱,西夏皇帝李秉常被梁太后囚禁,鄜延总管

  • 蒙古征战金国都对皇室赶尽杀绝,南宋皇室为什么可以平安无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古,南宋

    在当年蒙古征讨各国的时候,蒙古其实对于被整套的各国定下了不一样的方针,而在他最后的作战结果中就能看到,他对于金国和南宋的态度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蒙古在征讨金国的时候,将他们的宗室全部杀死,但是在后来征战南宋的时候,南宋的皇室却并没有进行赶尽杀绝,这又是为何呢?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蒙古和金国可以说是

  • 朱元璋十分忌惮功臣,汤和不仅被封王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汤和

    他与朱元璋都是同乡,而且两个人住的还非常近就在一条街上。汤和比朱元璋年长三岁,他最先带着十几个同乡参加起义军,随后又写信给朱元璋拉他参加起义军。按说参加起义的先后来说,汤和的辈分要在朱元璋之上,但是随着朱元璋在起义军中不断立功,渐渐的他在起义军中做到了镇抚的职位,很快就高过了汤和的职位。朱元璋领兵打

  • 历史上的唐伯虎风流倜傥?官场情场都失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唐伯虎

    电影中的他,是一个有名才子,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个风情万种的姑娘。几经打听之后,才知道对方名叫秋香,是华太师的府上的一个丫鬟。为此他不惜自降身份,假扮家僮混了进去,最后在经历了一番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得偿所愿。如果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泉下有知的话,他肯定会对星爷演绎版本的自己倍加羡慕,因为他的一生

  • 朱元璋三点不同常人的品质,造就了他的帝王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论狡猾机变也不过中等偏上水平。那些游民出身的起义领袖,哪一个不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论战术战略,朱元璋虽然胜人一筹,但也做不到步步高明。朱元璋之所以在诸雄中脱颖而出,决定性因素在于他身上独有的另一些至关重要的品质。第一点是重视军纪,善于打造“仁义之师”的品牌

  • 明朝时期的藩王为什么总喜欢去守陵,换做是你也会去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藩王

    自古统治者都想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不容许其他人觊觎,从而巩固帝位。他们大都用“削藩”的方式,来削弱王公贵族的势力,朱元璋也不例外。为巩固明朝江山,他采取“众建宗亲以藩王室”政策,于洪武二年定封建诸王之制。次年,朱元璋封皇子为各地藩王。朱元璋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