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为何只用几个月就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呢?

李渊为何只用几个月就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98 更新时间:2024/1/23 0:30:50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并在几个月里就打进隋朝都城大兴(唐长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三分天下有其一”。李渊父子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有很多原因,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隋炀帝的弟弟、汉王杨谅早年的谋反计划。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生育了五个儿子:长子太子杨勇、次子晋王杨广(隋炀帝)、三子秦王杨俊、四子蜀王杨秀、五子汉王杨谅。隋文帝对自己的儿子是该宠的不宠,该管的不管,典型的“不教而诛”。太子杨勇、蜀王杨秀都被削为庶民并下狱,秦王杨俊更是间接被父亲逼死。

与几位哥哥相比,汉王杨谅却是个“异类”。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连善于讨好父母的杨广都没有五弟受宠。开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任命汉王杨谅为并州(太原)总管,还将西起华山,东至渤海,北达燕门关,南到黄河的五十二个州都划入汉王杨谅的管辖范围。

要了解当时隋朝的州一共有两百多个,也就是说汉王杨谅管着大约四分之一的天下。更要命的是,隋文帝还给了汉王杨谅“便宜,不拘律令”的特权,导致汉王杨谅治下的几十个州变成了“独立王国”。皇帝爱子的身份再加上强大的势力,汉王杨谅自然会产生觊觎皇位的野心。

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广夺嫡成功,这也大大刺激了杨谅的野心。为了日后与二哥争夺皇位,杨谅以“防备突厥”为借口在并州准备了可供几十万大军使用的武器装备和粮草物资。隋文帝则允许杨谅自己招募大军,还将南陈名将萧摩柯在内的精兵猛将调到杨谅的麾下。

在杨谅的经营下,并州(太原)成了北方最强的军事重镇之一,自然也引起了杨广的猜忌。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刚刚登基的隋炀帝立刻召杨谅返回京城,而得知父亲已经去世的杨谅立刻起兵造反。但由于各种原因,杨谅的起兵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杨素平定了。

看在兄弟的情分上,隋炀帝将杨谅削为庶人后囚禁至死。而杨谅为了谋反准备的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隋炀帝则全部搬到了自己位于太原的行宫(晋阳宫),导致晋阳宫储存的武器装备远多于其他行宫。而隋炀帝任命的最后一任晋阳宫负责人(监和副监)是李渊和裴寂

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之后,杨谅为了谋反准备的武器装备就都归了李渊。正因如此,李渊父子大军的整体装备水平要高于很多反隋军和隋朝官军。可以说隋炀帝的弟弟、汉王杨谅早年的谋反计划为李渊帮了大忙。

标签: 唐朝李渊

更多文章

  • 朱棣起兵时只有八百亲兵,朱允炆为何还是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允炆

    朱允炆是太子朱标之子,朱标病逝后,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登基,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朱允炆采取一系列的削藩措施,引起藩王们异常不满。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让人奇怪的是,朱棣起兵时只有800亲兵,朱允炆为什么最后会输掉

  • 朱元璋击败元朝后,那些来不及逃回北方的蒙古人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元璋

    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随后开始了向外疯狂的扩张之路。在先后灭亡了辽,西夏,金国后,蒙古人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展开了强攻,然而在南宋一帮忠臣誓死的抵抗下,蒙古人的进攻并不顺利,为此还搭上了一条蒙古大汗的性命。崖山海战中,元朝消灭南宋最后的

  • 赵匡胤陈桥兵变无人反对,结局就是中原的自我阉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在柴荣病死前,因为担心皇儿太小,别人会抢夺皇位,所以就把当时手握重兵的两个统帅处置了,反而提升了赵匡胤。柴荣提赵匡胤上来当然是有私心的,因为赵匡胤这些年来的成就,和其他的将领比起来,要差很多。因为柴荣是个喜欢自己率军打仗的人,而赵匡胤一直跟随柴荣,单独率军的机会很少,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不多,在柴荣心中

  • 盛极一时却断崖式下跌,强大的明朝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崇祯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吃不饱饭的乞丐,一步步走向了那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宝座,用了十五年。他建立的大明朝,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传承了十六位君主,盛极一时,却断崖式下跌。最终,在崇祯皇帝手中走向了灭亡。作为一个朝代最后一位君主,崇祯皇帝并不是大家认为的荒淫无道贪图享乐,相反他在位

  • 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调用云南的精锐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允炆,靖难之役

    在明朝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动乱,而事情的起因在于朱元璋固执己见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可惜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并非是一个有能力之人,他因为没有正确估计敌我实力,强行执行削藩政策,最终引起了朱棣的反抗,并失去了江山。朱元璋是一个凡事考虑比较周全之人,他知道自己传位给朱允炆必然会有人不服气,因

  •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几乎被遗忘的中国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北宋,刘娥

    萧太后、武则天和慈禧太后,是人们相当熟悉的中国女皇。宋朝初期的皇后刘娥,也许比较“冷门”,甚至几乎被史学界遗忘了,许多说史作品和资料宁可记录拱手相让大宋江山的谢太后和高太后,也不肯说说很有戏剧性经历的中国古代女性和颇有积极历史贡献的宋后刘娥。刘娥出身卑微,进宫后,当了真宗妃子,赐姓刘。她不能生育。那

  • 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为何要和父亲郑芝龙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郑成功

    纵观郑成功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明亡清兴,朝代更迭的大历史下的缩影。研究郑成功家族的历史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的一生,更为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郑成功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人生经历非常传奇。他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欧化的先锋人物,早在澳门时,为了方便

  • 李自成败退北京时,为什么没有把陈圆圆一起带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李自成,陈圆圆

    现在“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美女陈圆圆,李自成失去本来已到手的江山,而吴三桂却成为后世骂了几百年的汉奸,使得华夏被满清奴役300多年。因此,作为明末第一美女的陈圆圆想必是非常漂亮的,李自成失败的关键就在于陈圆圆,那么在其败退之时,为何不把陈圆圆一起带走呢?现代很多人都说,当年李自成带来

  • 扬州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南明,清朝,扬州之战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三月,多尔衮将军事重心东移,命多铎移师南征。此时弘光政权内部正进行着激烈的党争,暴发太子案,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战,以“清君侧”为名,顺长江东下争夺南明政权。马士英被迫急调江北四镇迎击左军,致使面对清军的江淮防线陷入空虚。史可法时在扬州虽有督师之名

  • 朱见济如果还活着,夺门之变就不会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见济

    明英宗朱祁镇第一次在位期间,爆发了土木之变,结果导致自己被俘虏了。他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做了皇帝。等到朱祁镇被放回来之后,又被软禁了。可是他后来又发动了夺门之变,复出重新做了皇帝。朱见济是朱祁钰的儿子,当年在朱祁钰登基后,废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作为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