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起兵时只有八百亲兵,朱允炆为何还是输了

朱棣起兵时只有八百亲兵,朱允炆为何还是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61 更新时间:2024/1/24 3:08:47

朱允炆是太子朱标之子,朱标病逝后,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登基,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朱允炆采取一系列的削藩措施,引起藩王们异常不满。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让人奇怪的是,朱棣起兵时只有800亲兵,朱允炆为什么最后会输掉战争?

在世人眼中,朱允炆继承了父亲温和的好脾气,书生气十足而且又温文尔雅。但是从他所做的事来看,并非是什么“仁弱”之主,相反,他的性格相当狠辣。朱元璋刚刚去世,他就变革祖制,强行削藩,而且不留余地,直接把四位叔叔贬为庶民,还逼死湘王全家。当燕王朱棣送儿子为人质后,朱允炆的削藩力度依然没有丝毫减弱。

许多人认为朱允炆仁厚软弱,是因为这一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但其真实含义耐人寻味。如果朱允炆真不想伤害朱棣,可以说成“勿杀朕叔”。而“勿使朕有杀叔之名”的中心是“之名”而非之实,重点不是要朱棣不死,而是朱棣的死不能影响朱允炆的声誉。从另一个角度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尽量在战场上直接杀掉朱棣,不要留活口让我处理。

朱允炆为什么会败给朱棣?原因有许多,但是最根本的错误是没理解朱元璋的能力。朱元璋在世时已经为他坐稳皇位做了足够多的工作,只要朱允炆萧规曹随,不要乱动,皇位自然会稳如泰山。但是朱允炆自作聪明,偏要把朱元璋布下的局面推翻。具体方面除了削藩之外,还抬高文臣地位,压制武将勋臣,导致许多地方武将都对这场战争保持观望态度。

或许有人认为,因为朱元璋清洗了许多名将,导致朱允炆无人可用。事实上,如果朱元璋不清掉这些人,朱棣固然会失败,但是朱允炆的皇位也坐不安稳,看看这些人的关系网就知道了。

冯胜是周王朱橚的岳父,朱橚曾私下离开藩地开封与会见冯胜,导致朱元璋大怒;傅友德是晋王朱棡的亲家,朱棡是朱元璋第三子,能力出众而且颇受朱元璋喜爱,在皇位争夺中比朱棣更具优势。

蓝玉常遇春的小舅子,而常遇春之女是朱标的正妃,生下嫡子朱雄英和朱允熥,后来朱雄英早逝,按常理,朱允熥比朱允炆更有资格。朱标还在世时,太子地位稳固,又能完全掌控局面,朱元璋对蓝玉虽然有不满,但也能包容,对其他功臣也并非要置于死地。当朱标死后形势大变,朱元璋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可以说,朱标坑死了一堆人。

为了加强朱允炆的地位,朱元璋清洗功臣,还对藩王的俸禄和职权大加限制。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作为爷爷,把能做的都做了,就是为了朱允炆和藩王能够相处融洽。没想到朱元璋刚一走,朱允炆立即推翻所有布局,一副好牌玩坏了,最后被朱棣攻陷南京城,这能怪谁?

标签: 明朝朱允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击败元朝后,那些来不及逃回北方的蒙古人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元璋

    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随后开始了向外疯狂的扩张之路。在先后灭亡了辽,西夏,金国后,蒙古人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展开了强攻,然而在南宋一帮忠臣誓死的抵抗下,蒙古人的进攻并不顺利,为此还搭上了一条蒙古大汗的性命。崖山海战中,元朝消灭南宋最后的

  • 赵匡胤陈桥兵变无人反对,结局就是中原的自我阉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在柴荣病死前,因为担心皇儿太小,别人会抢夺皇位,所以就把当时手握重兵的两个统帅处置了,反而提升了赵匡胤。柴荣提赵匡胤上来当然是有私心的,因为赵匡胤这些年来的成就,和其他的将领比起来,要差很多。因为柴荣是个喜欢自己率军打仗的人,而赵匡胤一直跟随柴荣,单独率军的机会很少,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不多,在柴荣心中

  • 盛极一时却断崖式下跌,强大的明朝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崇祯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吃不饱饭的乞丐,一步步走向了那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宝座,用了十五年。他建立的大明朝,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传承了十六位君主,盛极一时,却断崖式下跌。最终,在崇祯皇帝手中走向了灭亡。作为一个朝代最后一位君主,崇祯皇帝并不是大家认为的荒淫无道贪图享乐,相反他在位

  • 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调用云南的精锐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允炆,靖难之役

    在明朝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动乱,而事情的起因在于朱元璋固执己见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可惜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并非是一个有能力之人,他因为没有正确估计敌我实力,强行执行削藩政策,最终引起了朱棣的反抗,并失去了江山。朱元璋是一个凡事考虑比较周全之人,他知道自己传位给朱允炆必然会有人不服气,因

  •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几乎被遗忘的中国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北宋,刘娥

    萧太后、武则天和慈禧太后,是人们相当熟悉的中国女皇。宋朝初期的皇后刘娥,也许比较“冷门”,甚至几乎被史学界遗忘了,许多说史作品和资料宁可记录拱手相让大宋江山的谢太后和高太后,也不肯说说很有戏剧性经历的中国古代女性和颇有积极历史贡献的宋后刘娥。刘娥出身卑微,进宫后,当了真宗妃子,赐姓刘。她不能生育。那

  • 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为何要和父亲郑芝龙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郑成功

    纵观郑成功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明亡清兴,朝代更迭的大历史下的缩影。研究郑成功家族的历史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的一生,更为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郑成功家族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人生经历非常传奇。他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欧化的先锋人物,早在澳门时,为了方便

  • 李自成败退北京时,为什么没有把陈圆圆一起带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李自成,陈圆圆

    现在“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美女陈圆圆,李自成失去本来已到手的江山,而吴三桂却成为后世骂了几百年的汉奸,使得华夏被满清奴役300多年。因此,作为明末第一美女的陈圆圆想必是非常漂亮的,李自成失败的关键就在于陈圆圆,那么在其败退之时,为何不把陈圆圆一起带走呢?现代很多人都说,当年李自成带来

  • 扬州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南明,清朝,扬州之战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三月,多尔衮将军事重心东移,命多铎移师南征。此时弘光政权内部正进行着激烈的党争,暴发太子案,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战,以“清君侧”为名,顺长江东下争夺南明政权。马士英被迫急调江北四镇迎击左军,致使面对清军的江淮防线陷入空虚。史可法时在扬州虽有督师之名

  • 朱见济如果还活着,夺门之变就不会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见济

    明英宗朱祁镇第一次在位期间,爆发了土木之变,结果导致自己被俘虏了。他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做了皇帝。等到朱祁镇被放回来之后,又被软禁了。可是他后来又发动了夺门之变,复出重新做了皇帝。朱见济是朱祁钰的儿子,当年在朱祁钰登基后,废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作为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不

  • 朱元璋为何对宋真宗的反腐做法非常认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

    宋朝作为中国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但在其三百多年的统治期间,就遭受了多次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按理说宋朝都这样了,朱元璋是看不起宋朝所有皇帝的,但唯有一人竟能获得朱元璋的称赞,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宋真宗对北宋的反腐工作是什么态度?宋真宗在位期间,觉得唐朝之前的刑法太过于严峻,就对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