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起杀妻的事情是真的吗?为什么吴起死后变法立刻就结束了

吴起杀妻的事情是真的吗?为什么吴起死后变法立刻就结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27 更新时间:2024/2/6 20:25:41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描写了这样一段故事,那就是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这件事具体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吴起是战国时期中的卫国人,他的家里很有钱,但是他花掉了所有家产也没能求得功名,因此,吴起只好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家乡的人都嘲笑吴起,花了那么多银子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吴起觉得受到了侮辱,便将他们都杀了。就算是在战国时期,杀了人也是犯法的事情,吴起犯了法,又不想死,只好将老母亲留在了卫国,自己孤身一人逃到了鲁国。

他先是在曾参的儿子曾申的门下学习儒学,后来曾申因为吴起不回去参加母亲的葬礼而和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曾申是儒家的人,对礼义廉耻看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在孝道这方面,吴起没有达成曾申的期望,曾申认为吴起是一个不孝之人。吴起觉得自己没有错,他离开卫国和母亲的时候就曾许下承诺,若是这辈子自己做不上卿相,自己就永远不会回到卫国。吴起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有远大的目标,不希望终其一生都困在卫国这个小地方。虽然家里富有千金,但是他对于钱财却并不看重,反而很喜欢钻研权谋之术和军事,对于政治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家里人知道吴起的愿望,拿出全部家产支持吴起的梦想。吴起觉得,自己要是真的干不出一番事业,没有脸面回到家乡见父老乡亲,以及自己的母亲。

吴起被曾申赶出来以后就到了鲁国季孙氏门下学习兵法,他想自己学儒不成,学兵总行了吧。公元前412年,齐宣公攻打鲁国。那时候鲁国正是鲁缪公当政,他想任用季孙氏门下的吴起,但是有担心吴起那个齐人妻子,不敢轻易下决定。吴起一直想要得到重用,如今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摆在眼前,他怎么不心急。得知鲁缪公是顾忌自己妻子是一个齐国人,所以才迟迟不肯任用自己,吴起没做犹豫就杀掉了妻子,只希望鲁缪公不再误会自己上阵杀敌的决心。鲁缪公最终还是封吴起为将,抵御齐军。吴起打了胜仗,回国后却受到小人的嫉妒,许多大臣害怕吴起这种有才能的人抢占了自己的地位,就恶意中伤吴起,说他为了功名连妻子都可以杀害,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鲁缪公听后,免去了吴起的官职。

关于这件事,只有《史记》中有提到,其他的历史文献中都没有记载。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之前,韩非子也记载了吴起的一些事迹,但是都没有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唯一记载吴起和他妻子的故事,便是一则吴起休妻的故事。

有一天,吴起出门之前交代妻子,让妻子织一根丝带,他说了丝带的长短、样式和颜色等等,妻子都一一答应了,保证自己在吴起回家的时候就能够做好。但是当吴起回到家里的时候,妻子拿出来的那根丝带根本就不是早上出门前他交代的样子。吴起耐心跟她再讲了要改正的地方,妻子拿着丝带就去改去了,可最后却依然没有做好。吴起因此而休掉了妻子,妻子不明白自己为何被休,向哥哥求助,她哥哥说:“吴起是一个制定法律的人,他本身就应该以身作则,你身为他的妻子自然也应该这样,但是你没有做到,他只好休了你。”

我们看过了这个故事,再来看吴起杀妻的故事,是不是觉得有点晕,吴起到底有几个妻子啊,又杀又休的。关于吴起杀妻,其实有很多的疑点,首先吴起一连杀掉了三十几个乡民,那吴起除非是神功盖世,否则怎么有这样的实力。再则,吴起逃跑的时候为什么不带着母亲一起逃跑,他杀了那么多人,按理说名声应该臭得不得了,曾申为什么还愿意收他为徒呢?若是吴起真的杀了妻子,鲁缪公反而不敢用他好不好,谁敢用这样一个人啊,六亲不认的!

另外,吴起到了楚国进行变法,楚悼王一死,吴起也跟着死了。吴起死后,楚国的贵族们将吴起变法强制性的终止了。

标签: 周朝东周战国楚国吴起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为什么圣人频现 春秋“四大圣”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朝,东周,春秋,老子,孔子,孙子,墨子

    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一直写到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之为春秋时期。有人说,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孔子写了本名为《春秋》的书。现在我们说的春秋时期,的确与孔子的《春秋》有很大的关系。从时间段的确定,以及对春秋这段历史的评述,都与《春秋》有所关

  • 战国竹简揭开起源之谜:难怪秦国能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朝,东周,秦国

    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秦国创造了很多奇迹,但也给历史留下了无数谜团,其中一个就是秦人起源之谜,秦人祖先究竟来自哪里?从史料上看,“秦为西戎”的观点古来有之。在《春秋三传》中,称秦人为“秦者夷也”,或称秦为“狄秦”,所以关东六国

  • 骊姬夜哭的典故,骊姬为何要针对申生、重耳和夷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朝,东周,春秋,晋国,骊姬

    自古后宫多是非,一入皇宫深似海,这类描述王宫内院的阴谋诡计的危险的句子比比皆是。本文所要讲述的是一个后宫妃子是如何将太子拉下马的故事,这一出宫斗戏码,真的有点狗血。春秋时代,诸侯纷争四起,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几场规模较大的战争。好在,这个时候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是没有规则的,若是没有规则,估计早就尸横遍野

  • 晋文公的母亲是谁,她是哪个国家的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朝,东周,春秋,晋文公

    在《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记载了晋献公所娶妻妾的情况:“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在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中也如此记载到:“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根据这两处以及其他文献上的相关

  • 晋国长公主穆姬的结局如何,穆姬的丈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周朝,东周,春秋,晋国,穆姬

    根据史籍记载,晋献公于公元前655年灭亡虞国,并且以虞国大夫井伯作为长女穆姬的陪嫁,将女儿穆姬嫁给了秦国的秦穆公。穆姬,晋国长公主,姬姓,为晋献公诡诸的大女儿,在晋国很受宠爱。那么,嫁去秦国的晋公主穆姬最后是什么结局呢?公元前677年,晋献公诡诸继位了,他一继位就将自己的庶母齐姜封为了公主,接回了自

  • 战国时期国力最弱的燕国为何差点灭了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朝,东周,战国,燕国,齐国

    战国时期,地处北方的燕国虽然同为战国七雄之一,但国力一直较弱。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4年,燕国又发生了史称“子之之乱”的动乱,国力进一步衰弱。公元前314年,齐国出兵伐燕,齐将匡章率军在出兵50天内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另一边,中山国也趁机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了燕国部分

  • 张骞的官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主动出使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西汉,张骞

    当时汉武帝在犹豫,能不能打过人家?这玩意害怕也悬,因为自己老祖宗那儿给收拾够呛。所以他这个时候就很谨慎,得制定一下战略部署,一次再跟匈奴交手的时候,抓了一个匈奴俘虏。通过对这名军官的审讯,刘彻得到一条情报,当时河西走廊形势混乱,被大大小小游牧的部落所控,其中比较大的是肉汁和乌孙部落。肉汁部落赶走了乌

  • 探索项羽最有名的几场仗,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项羽

    韩信曾经评价项羽的时候说过四个很有名的字:“匹夫之勇!”原话:“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意思是说项羽所做之事只呈出他的勇气,不会动用集体的智慧。这个话是韩信在关中献策时对刘邦说的话,我认为,这个话不全面,纵观项羽作战史

  • 韩信根本没打过仗,为何刘邦会直接拜他为大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西汉,刘邦,韩信

    韩信也一样,有的人只看到他“国士无双”的一面,可他发奋读书的时候,谁又知道呢!哪怕是媒体发达的今天,也没有谁直播读书吧。韩信被誉为“国士无双”,他的那些功绩就不劳我多说了吧?在汉高祖刘邦手下驰骋疆场数年,一出世即被拜为大将,从此开启了他开挂的一生,直至

  • 马谡能力很有限,为何诸葛亮依然要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蜀汉,马谡,诸葛亮

    我们都知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而马谡之所以在街亭失守,最主要的原因是此人狂妄自大,自认为熟读兵法,便目空一切。当初还是马谡自告奋勇,主动向诸葛亮提出要去守街亭,出发前甚至还立下军令状。其实,诸葛亮也深知马谡之辈本就能力有限,那么为何诸葛亮依然重用马谡?原因是蜀国的悲哀!起初,在蜀国还未正式建立之前,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