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为何要派庄礄远征夜郎国?起因是什么

楚国为何要派庄礄远征夜郎国?起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4/1/8 19:12:11

神秘的夜郎古国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般,在中华历史中昙花一现而后又彻底消失的无影无踪,最早是战国时期楚国将领庄礄入滇征服夜郎这件事把神秘的夜郎国带入人们的视野之中。那庄礄为什么要征服夜郎国呢?这事要从秦楚争霸说起。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越来越频繁,作为实力最强的秦国和楚国由于不断的扩张,不可避免的由于地缘的冲突而造成彼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公元前316年,秦惠派大将司马错率兵南下灭了巴蜀。司马错是秦国重要的将领,也是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人物,力主先取蜀地,为秦获取资源和对楚地缘上的优势。一定意义上来说,秦国最终能统一六国,司马错的功劳是很大的。

秦国攻占巴蜀以后,除了获得一个后勤大后方外对楚国更是有了地缘上的优势。一旦对楚发动攻击,就可以多路出击。北线可以攻击楚国汉中郡;南线可以出巴蜀顺流而下自西东攻击楚国巫郡、黔中郡(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北部地区)。

公元前312年,被张仪用“六百里商於之地”成功地忽悠了一把的楚怀王,为挽回面子和秦国之间发生丹阳之战。其实,秦楚之间的战争自从秦国占巴蜀之地以后更不可避免,只是早晚的问题。

丹阳之战中,秦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斩首楚军八万,俘虏楚将好几十人。远途跋涉的秦军将决战之地选在楚国腹地丹阳,这是一步险棋,最终却胜了,为?就是由于占据了丹、淅两水顺流而下的地缘优势,使得秦军的后勤补给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在汉水方向秦国也对楚发动了攻击,趁势攻取了楚国的汉中郡(今陕西东南、湖北西北这个区域)。

丹阳之战,楚国败得挺惨,损失很大,但楚国毕竟是超强的一极,这种伤并不致命,只会刺激楚国,对秦国发动更大规模的报复。第二年,楚国倾全力,对秦国发动著名的蓝田之战,这一战也是秦国最为危险的一次。楚军一路猛攻,势如破竹,看架势是要不破秦都咸阳不罢休。

秦国已经毫无退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能顶住就还有翻盘的机会,顶不住有可能就被灭掉。在离咸阳不远的蓝田,秦国举全国之力死守,在两军相持不下的时候,韩国和魏国在秦国纵横家的游说之下,对后方空虚的楚国落井下石,攻取楚国的南阳盆地等大片土地,使得楚国门户大开,还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无奈之下,楚国只好退兵 。蓝田之战后,楚国实力大损,面临各个方向的压力。

公元前280年,秦国将领司马错率领十万陇西之兵从巴蜀南下,自西向东攻击楚国的黔中郡。 楚军大败,楚国只好割地求和,割让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给秦国。

楚国如果想攻占巴蜀,是逆流而上的,难度可想而知,何况那时的巴蜀已为秦国所占,更是不可能。 为了缓解秦国对其造成的地缘压力,楚国决定采取侧面迂回战术,对巴蜀之地施加压力。

于是,在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庄礄通过黔中郡开始西征,溯沅水而上,向西南方向进行扩张,先是灭了且兰国(今贵州省黄平县一带),然后继续西进又征服了传说中的夜郎古国,一直打到云南一带的滇国。

在庄礄西征的前后几年时间里,秦楚两国在黔中郡进行了反反复复的你争我夺。公元前277年,秦国派蜀郡守张若再次攻取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而楚国不甘心。第二年,楚顷襄王又派十万大军反攻,收复了黔中郡部分地区。

庄礄西征总体上来说还算顺利,但是当他想班师回国的时候,却面临比较尴尬的问题,归路已被秦国切断,成为孤军的庄礄干脆放弃了回归,直接在云南做起了滇王,而被征服的夜郎国这时候应该是臣服于庄礄的滇国。

标签: 周朝东周战国楚国夜郎国庄礄

更多文章

  • 战国时的魏武卒有多厉害?为何会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朝,东周,战国,魏国,魏武卒

    魏国,战国七雄,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以至于后来的秦国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魏文侯时期任用名将吴起,建立起当时第一支重甲步兵魏武卒,吴起曾率领魏武卒东征西讨。大战七十六次,战胜六十四次。从公元前409年开始,魏国开始不断蚕食秦

  • 吴起杀妻的事情是真的吗?为什么吴起死后变法立刻就结束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朝,东周,战国,楚国,吴起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描写了这样一段故事,那就是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这件事具体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吴起是战国时期中的卫国人,他的家里很有钱,但是他花掉了所有家产也没能求得功名,因此,吴起只好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家乡的人都嘲笑吴起,花了那么多银子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吴起觉

  • 春秋时期为什么圣人频现 春秋“四大圣”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朝,东周,春秋,老子,孔子,孙子,墨子

    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一直写到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之为春秋时期。有人说,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孔子写了本名为《春秋》的书。现在我们说的春秋时期,的确与孔子的《春秋》有很大的关系。从时间段的确定,以及对春秋这段历史的评述,都与《春秋》有所关

  • 战国竹简揭开起源之谜:难怪秦国能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朝,东周,秦国

    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秦国创造了很多奇迹,但也给历史留下了无数谜团,其中一个就是秦人起源之谜,秦人祖先究竟来自哪里?从史料上看,“秦为西戎”的观点古来有之。在《春秋三传》中,称秦人为“秦者夷也”,或称秦为“狄秦”,所以关东六国

  • 骊姬夜哭的典故,骊姬为何要针对申生、重耳和夷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朝,东周,春秋,晋国,骊姬

    自古后宫多是非,一入皇宫深似海,这类描述王宫内院的阴谋诡计的危险的句子比比皆是。本文所要讲述的是一个后宫妃子是如何将太子拉下马的故事,这一出宫斗戏码,真的有点狗血。春秋时代,诸侯纷争四起,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几场规模较大的战争。好在,这个时候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是没有规则的,若是没有规则,估计早就尸横遍野

  • 晋文公的母亲是谁,她是哪个国家的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朝,东周,春秋,晋文公

    在《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记载了晋献公所娶妻妾的情况:“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在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中也如此记载到:“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根据这两处以及其他文献上的相关

  • 晋国长公主穆姬的结局如何,穆姬的丈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周朝,东周,春秋,晋国,穆姬

    根据史籍记载,晋献公于公元前655年灭亡虞国,并且以虞国大夫井伯作为长女穆姬的陪嫁,将女儿穆姬嫁给了秦国的秦穆公。穆姬,晋国长公主,姬姓,为晋献公诡诸的大女儿,在晋国很受宠爱。那么,嫁去秦国的晋公主穆姬最后是什么结局呢?公元前677年,晋献公诡诸继位了,他一继位就将自己的庶母齐姜封为了公主,接回了自

  • 战国时期国力最弱的燕国为何差点灭了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朝,东周,战国,燕国,齐国

    战国时期,地处北方的燕国虽然同为战国七雄之一,但国力一直较弱。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4年,燕国又发生了史称“子之之乱”的动乱,国力进一步衰弱。公元前314年,齐国出兵伐燕,齐将匡章率军在出兵50天内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另一边,中山国也趁机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了燕国部分

  • 张骞的官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主动出使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西汉,张骞

    当时汉武帝在犹豫,能不能打过人家?这玩意害怕也悬,因为自己老祖宗那儿给收拾够呛。所以他这个时候就很谨慎,得制定一下战略部署,一次再跟匈奴交手的时候,抓了一个匈奴俘虏。通过对这名军官的审讯,刘彻得到一条情报,当时河西走廊形势混乱,被大大小小游牧的部落所控,其中比较大的是肉汁和乌孙部落。肉汁部落赶走了乌

  • 探索项羽最有名的几场仗,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项羽

    韩信曾经评价项羽的时候说过四个很有名的字:“匹夫之勇!”原话:“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意思是说项羽所做之事只呈出他的勇气,不会动用集体的智慧。这个话是韩信在关中献策时对刘邦说的话,我认为,这个话不全面,纵观项羽作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