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绪帝到底为什么要同意变法?戊戌变法后会实行立宪制吗?

光绪帝到底为什么要同意变法?戊戌变法后会实行立宪制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4/1/16 6:57:34

光绪帝到底为什么要同意变法,实行立宪制呢?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来思考,光绪继位后,慈禧实际上才是清王朝的一把手,皇帝只是个小孩子,直到光绪十三年,这一年光绪皇帝才开始亲政,也就意味着慈禧把持朝政日子的结束。但是,慈禧对光绪的控制,却没有停止,慈禧太后通过“训政”的方式,使得日后即使光绪帝亲政,也能继续控制着皇帝的命令。

而且,为了更有效地、长期的控制皇帝,慈禧亲自为皇帝指婚,希望把皇帝的后宫也掌控住,后来的隆裕太后,就是慈禧的侄女。也就是说,光绪皇帝在1887年虽然开始亲政,但是,事实上手中没有多少权力,他并没有真正的成为大清朝的主人。最终,在野心或者说是在一个帝王的尊严的驱使下,光绪想要夺回权力的念头愈发强烈,于是,内心渴望通过变法打败慈禧。

此时,光绪帝虽然已经亲政了多年年了,但这十几年间他只是慈禧手中的傀儡,国家大权任然被慈禧左右。所以,康有为、梁超的出现,给了光绪一个希望,一个可以夺回权利的希望。我们不难看出:开放言路、任用新人这些政策除了可以除旧革新,还能培养自己的势力。开放言路之后,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给皇帝上书,这样就与慈禧没多大关系了,任用新人也是一样。

若戊戌变法成功,中国发展历程会变好?不会,光绪会是下一个慈禧。

比如说:在变法过程中,光绪皇帝曾以阻止变法等理由,下诏将:以堃岫、徐会沣、溥颋为首的礼部官员革职。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与慈禧有所联系,这无疑可以削弱慈禧在朝堂中的力量。后来补上的官员,自然是由光绪一手提拔的新人,皇帝的势力也逐步得到了加强。最后,光绪帝在没有军队支持的情况下想发动政变,结果,被袁世凯出卖,变法失败。

这也足矣说明:光绪是想通过变法来夺权的。

如果,当初政变成功,慈禧被囚,光绪真的还舍得立宪吗?这个可就很难说了,毕竟,作为一个一直接受封建教育的皇帝,刚体会到权力的好处,怎么舍得放弃呢?即便是这样,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还是具有其进步意义的。虽然,最终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标签: 清朝光绪

更多文章

  • 民国算不算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不是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民国

    民国在大部分时间里,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不过,就算民国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其实也不算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民国是一个乱世作为一个乱世,其形态更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代、南北朝、三国这样的时期。为什么说它很像这样的时期呢?其一,民国是割据的时代。历史上的乱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各种诸侯割

  • 嘉庆亲手赐死和珅之后,为何会说出那样客观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嘉庆,和珅

    嘉庆皇帝继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赐死和珅,这件事他想做了很多年了,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对和珅恨之入骨,想着总有一天要除掉这个人,而他最终做到了。其实嘉庆杀和珅也不止是出于私人感情,更多的还是因为他新帝登基,但是国家财政却告急,乾隆年间虽然也有着盛世的美名,但是国库却不像表面上那样充足。毕竟乾隆才能

  • 乾隆在位六十年,为什么还是没能选出最好的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掌权实际时间最久的皇帝。自己主动禅位,但嘉庆皇帝上位以后,他又当了几年的太上皇,说明乾隆对嘉庆还是感到不太满意,为什么乾隆在位60年还是选不出最好的接班人呢?其实乾隆能做的选择很多,但都被他自己给错过了,都说乾隆是一位痴情的皇帝,但太痴情可能会把其他事情给耽误了。皇帝选太子是一

  • 光绪和慈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慈禧连死前为何都要带走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慈禧,光绪

    光绪自小都被慈禧太后威慑与胁迫,他的人生经历是十分悲惨地,因为光绪的人身自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其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慈禧的手中。那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光绪被抱进皇宫那天起,慈禧就已经开始筹划操控光绪的阴谋。光绪的童年时光无疑是充满了绝望,没有一点欢乐可言的,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慈禧的严密监视下执行

  • 浅谈清朝政治制度:清代借用考试制度推行愚民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清朝制度

    清朝的政治制度大体沿袭明代,中央和皇权更加集中。但明朝是汉人统治,清朝是满族人统治,算是异族入侵中原,清政治治理的方式就带有了种族色彩,与以前朝代的士人政权不同,清是部族政权,多用法术而不是制度。清朝的部族政治带有浓重的种族色彩中国的政治讲职责不讲主权,以往朝代的政府大权都通过考试由读书人掌控,汉代

  • 赫舍里氏本来被皇帝看中,为何最后却嫁给了王爷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赫舍里氏

    清朝是我们历史当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正是因为距离现在的历史并不远,所以很多人对于清朝的皇宫特别的感兴趣。满清实际上一直都存在着严格的选妃制度,只要是在八旗女子中,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都要参加妃嫔的选拔。而这也是大多数女子进宫的唯一渠道,假如说能够被皇帝给选中的话,那无异于是飞上了枝头变凤凰。而落选的

  • 太平天国覆灭后,洪秀全真的一个后人都没留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洪秀全,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初期,在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带领下,起义军势如破竹,攻占了全国不少省市。就在运动前途一片大好时,天王洪秀全开始过奢靡的生活,贪图享乐,把大权交给东王杨秀清。同时,几大天王内部开始出现分裂,争权夺利,起了内讧。1856年8月,杨秀清居功自傲,逼

  • 秦国时期大良造的权利有多大?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秦国,大良造

    武安君白起号称杀神,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武庙十哲左列第一人。白起一生未尝败绩,其名扬天下之首战是伊阙之战,面对二十四万魏韩联军,白起以不到一半的兵力,全歼对手。此战后次年,白起被秦昭襄王任命为大良造。大良造这个官名也叫大上造,名称源自“主上造之士”。在秦孝公在位之时,大良造同

  • 揭秘鲁班书为何无人敢学?如果稍有不慎,就会轻易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周,春秋,鲁国,鲁班,鲁班书

    鲁班,是古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发明了数不清的东西,被古人称为“鲁国七圣”,被后人尊称为“百业之祖”。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鲁班可以说是很牛逼了,鲁班在各个行业都表现出了突出的成就,导致很多现代人都对他顶礼膜拜。关于鲁班书有一个传闻,传

  • 秦昭襄王本来就是一个贤明之主,他什么会杀大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周,战国,秦国,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被后世认为是一代明君,他在位的时间非常地长,差一点就到六十年了。要知道,那可是战国时期,当时人的寿命,活得长点的也才五十多岁呢。不过他虽然在位这么多年,可是最初的十多年里,大权并没有真正掌握到他的手里,因为他继位之时,年纪幼小,都是他的母亲以及舅舅在处理秦国的大事,故而当范睢去投靠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