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骨文中没有记载夏朝,夏朝是周朝虚构的吗?

甲骨文中没有记载夏朝,夏朝是周朝虚构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52 更新时间:2024/2/9 16:22:37

众所周知,殷墟甲骨文中没有记载夏朝,一个“夏”字都没有。如果说是因为夏商周“夏”字不同写法,但甲骨文中在提及商汤时,也丝毫没有提到“革夏”伟大功绩,这不免让人怀疑夏朝是否存在。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与夏朝相隔600多年的周朝,却有关于夏朝以及大禹的记录。不仅有,而且记载的还很成体系,有完整的帝王体系,以及夏朝礼仪,夏朝历书《夏小正》,夏朝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等内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殷墟甲骨文中为何没有记载夏朝?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却有三件事值得关注,或许从中能找到甲骨文没有记载夏朝的答案。

一、商朝前300年,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直到盘庚迁殷,才正式稳定下来。在不停迁都的过程中,夏朝的历史资料等会不会因此丢失?

二、甲骨文主要用于占卜,而非记载历史,所以甲骨文没有提及夏朝,从逻辑上也说得通。而且,商朝日常记载不是“刀刻文字”,而是类似毛笔一样的写字,容易消失。

三、殷墟甲骨文有一部分被当成龙骨吃掉了,会不会夏朝的记载,就被吃了?而且,因为盘庚迁殷之前首都一直频繁变动,所以会不会记有夏朝的甲骨文,被埋在了其他地方?

当然,这些只是猜测,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如果从周朝角度来看,却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其次看第二个问题,周朝有没有必要虚构一个夏朝?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周武王死后,殷商残余势力在纣王儿子武庚带领之下,爆发了武庚之乱,又叫三监之乱,被周公旦扑灭。此后,周朝统治稳固,一直持续到周幽王时期,周天子的威望都很高,可谓一呼百应。

在这种情况下,周朝即便需要做什么借古喻今的改革,或推出其他什么政治措施,也没有必要虚构一个相对完整的夏朝历史出来,因为凭借周天子的威望和实力,完全可以推行下去,虚构一个王朝出来,难道当其他诸侯都是傻子吗?

总得来说,周朝没有虚构夏朝的动机和动力。既然如此,为何周朝人会知道夏朝的历史呢?

其实,周部落历史悠久,完全可能是这么一个情形:周朝记载了夏朝历史。

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另外,周人为何在商初迁移,会不会夏朝战败有关?后来的秦人,在周初也曾迁移,因为秦人支持殷商。

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周部族首领时,周部落已颇具规模。根据《竹书纪年》以及民国之后疑古派顾颉刚等人的看法,此时期的周国已经有了“翦商”的想法,已经有野心想要推翻商朝了。

显然,从周人历史来看,周人不是小部落,而是有一定规模的大部落。这样的部落里,往往会有史官记载历史。因此,说周朝记载了夏朝历史,完全有这种可能。

而且,周朝有一本奇书,至今还有部分保存,这本书叫《尚书》。

所谓《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古本是孔子编写,根据周朝典籍,编写了100篇,其中就提及了夏朝。

这里有一个关键,周朝典籍靠不靠谱?周朝发生的王子朝奔楚,证明周朝典籍的重要性无以伦比。

王子朝是周朝一个庶出王子,周王本想传位给他,却遭到诸侯反对,于是王子朝带着周朝典籍准备出逃到楚国。老子是当是图书馆馆长,后来因此而丢官隐居。王子朝叛逃时很慌忙,为何携带很重的典籍?原因很简单,这是国王的象征之一。

因为典籍的神圣性,所以孔子之前多次想借阅这批典籍,都被老子拒绝。由此可见,这批典籍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当然,后来孔子得偿所愿,还是看到了周朝典籍。

甲骨文中没有提及舜禹,没有提及夏朝,而周朝的《尚书》等,却对此有详细的描述,无不说明周朝要么继承了商朝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要么周人自身有一定的历史记载。当然,要说周人虚构了尧舜禹以及夏朝,也不是不可以,但这种工程量之大,现代人都望尘莫及,而且动机还很莫名其妙。

标签: 夏朝甲骨文

更多文章

  • 商朝时期才出现文字记录,之前的历史人物名字是怎么记录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商朝,朱见深

    商朝之前的历史人物名字,能够被记录下来,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甲骨文之前,中国还存在更古老的文字,及其他记事方法;二是人们的口口相传;三是后人给某个做了重大事迹的先人起的名字。世界公认的最古老的中国文字甲骨文目前,世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文,距今约3

  • 妲己真的是千年狐狸精吗?为什么她和纣王连个孩子都没有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朝,商纣王,妲己

    正所谓红颜祸水,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不少的绝美女子,这些女子虽然拥有过人的美貌,却也为她们带来了祸害。美人一笑可倾天下,亦可亡天下,说的便是夏朝妺喜、商朝妲己、晋国骊姬、唐朝杨玉环这样的女子。这四位女子都有妖姬之称,因她们得了帝王宠爱,亡了帝家的天下,而这四位女子中又以商朝妲己最是出名。妲己之所以最为出

  • 他是宣太后的第一位地下“情夫”,下场十分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周,战国,秦国,宣太后,义渠王

    根据野史记载,很多手握大权的女人都有不少的情夫,像武则天、慈禧太后等等都喜欢圈养男宠。当然秦朝的宣太后也不例外!宣太后壮年守寡,如今又大权在自己手上,那么自己肯定不愿意受独守空闺这样的委屈。做为太后自己肯定不能下嫁给别人,于是宣太后在暗中勾搭了许多情人!但是宣太后的第一个情人很多人意想不到,首先让人

  • 三家共同分晋,为何之后韩国最弱小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周,战国,韩国

    战国时代是我们封建历史中非常精彩的一页,那个时候有七大国,常年的征伐使得百姓非常厌恶战争。而战国的开始标志就是“三家分晋”,赵氏、韩氏和魏氏联合起来,将晋国的智氏灭亡。最后,形成了赵国、魏国、和韩国。有些人就要问了,是三家共同分晋的,为什么韩国分得的土地位置欠佳,领土面积也不

  • 周天子为什么说秦国是“养马家奴”,原因竟然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春秋,秦国

    最近比较热门的电视剧《大秦赋》里,秦昭襄王嬴稷派军攻打周王畿洛邑,并将象征天下九州和王权的九鼎取了回来。而作为东周末代天子周赧王,此时已无力回天,只能破口大骂“秦赢”是养马的家奴。秦国不应该是之前周朝册封的一方诸侯么?为什么周赧王要将他说成是养马的“家奴&rdqu

  • 长平之战,赵国除了廉颇和赵括,就没有大将可以用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周,战国,赵国,长平之战,廉颇,赵括

    公元前296年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中,秦国虽然遭受重挫但是实力并未受损,三年之后(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中白起横空出世,斩杀韩魏联军24万,自此秦国军事实力才真正逐渐跃居各国之首,尤其是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之后更是如此;但是秦国也并非一骑绝尘,因为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赵国实力迎头赶上,成为六

  • 兵家至圣孙武,他练起兵来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周,春秋,齐国,孙武

    先秦时期,诞生了一个专门研究军事理论和军事活动的学派,就是兵家,虽然有关兵家的起源说法颇多,甚至还把九天玄女牵涉其中,但是最能让人信服的说法,就是源于兵家至圣的孙武。其著作《孙子兵法》不仅在古代,现代依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有关兵学的典范。既然是兵家,那么孙武练起兵来,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孙武曾经在

  • 秦国大将​王翦的最终结局是什么?​王翦有何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秦国,王翦

    王翦和白起是秦国能一统六国功劳最大的两位将领,但他们的结局全然不同。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而王翦则是急流勇退,最后得以善终。不过历史上对于王翦的记载还有很多缺失,例如他的具体生卒年份并不知晓。有人问秦朝灭亡时,王翦为何没有回救,实际上当时王翦应该已经辞去官职,就算他还活着秦国士兵也不会听令于他。有关秦

  • 揭秘吕不韦为什么要自尽?难道秦王嬴政要杀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秦国,吕不韦,秦始皇

    《大秦赋》中,吕不韦最后饮酒自尽令很多观众感到惋惜。好像成为秦相便是昨日,如今秦国却无吕不韦的容身之处。吕不韦因嫪毐之乱遭贬,以他的资历和才能去别国马上就能东山再起,但吕不韦并没有这样做,而且很直白的告诉赵佾自己根本看不上赵国的相位。其实吕不韦这样做,也就是打算死在秦国了。至于吕不韦自尽的原因,我们

  • 秦国周围有4个邻国,秦灭六国时为什么第一个拿韩国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秦国,韩国

    公元前230年,秦国军队东出灭掉了与自己接壤的韩国。韩国是东方六国中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也是最弱的国家。当时,秦国周围有4个邻国。北方有赵国、中部有魏国和韩国、南方有楚国,秦国为何要首先灭掉韩国呢?其实这里边原因很多,既有政治原因,也有地理原因。秦国灭掉韩国以后,在各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早在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