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赵国除了廉颇和赵括,就没有大将可以用了吗?

长平之战,赵国除了廉颇和赵括,就没有大将可以用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74 更新时间:2024/3/6 16:56:44

公元前296年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中,秦国虽然遭受重挫但是实力并未受损,三年之后(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中白起横空出世,斩杀韩魏联军24万,自此秦国军事实力才真正逐渐跃居各国之首,尤其是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之后更是如此;但是秦国也并非一骑绝尘,因为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赵国实力迎头赶上,成为六国中军事上唯一可以与秦国有一战之力的强国。

公元前269年赵奢在阏与之战中硬碰硬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不久后廉颇在几之战中再次大败秦军,在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影响下,韩魏两国成为秦国首要的攻击目标,三晋在战国时期很多时候都是共同进退的,被双方互相视为劲敌的秦赵两国始终会有一场大决战。

只是双方都没有料到这场决战会来得如此之快:前262年秦军攻占了韩国野王地区,这使得韩国上党孤悬于外,韩惠王准备将上党割让给秦国却被上党郡守冯亭提前献给了赵国,秦赵双方为了争夺韩国上党展开了一场影响战国大格局的大决战,这就是长平之战。

战役的过程不多说,原本赵国老将廉颇在和秦军的对峙中并不处下风,但是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离间之计临阵换帅,以年轻的赵奢之子赵括替换下了廉颇,结果赵括一改廉颇稳健的防守策略主动出击却败于白起之手(事实上粮草的缺乏使得赵括只能冒险出击,说赵括纸上谈兵有点言过其实,此处不多讨论),赵国四十余万精锐被白起坑杀殆尽,实力一落千丈。

所以后世有相当多的观点认为赵孝成王不应该用赵括,那么除了廉颇和赵括,偌大一个赵国莫非就无名将可用了吗?其实并非如此,此时赵国国内至少有田单、乐毅和庞煖三大名将,那么为何赵孝成王却一个都不用?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这是一对冤家,乐毅五国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只留下莒和即墨两城围而不攻,却被田单抓住对乐毅信任有加的燕昭王去世、继位的燕惠王并不信任乐毅的机会,以离间计成功地使得燕惠王夺了乐毅兵权,然后以火牛阵大破燕军,齐国因此复国。

这对战场上的老对手最后却殊路同归不约而同的西入赵国避难:乐毅是战国初期魏文侯时期攻灭中山国的名将乐羊之后,世居赵地,曾在赵魏两国出仕,在燕昭王求贤若渴的感召下又效力于燕国出任亚卿,前284年五国伐齐差点攻灭齐国,前279年被燕惠王剥夺兵权后西投赵国,赵孝成王之父赵惠王将乐毅封之于观津,号望诸君。

齐国复国后,田单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威风了一段时间,但是田单功高震主,齐王对他颇为忌惮,在齐国王位更替之际田单同样西投赵国,先为赵将受封为都平君,后在前265年前后出任赵相。

长平之战期间,乐毅和田单当时应该都在赵国,那么赵孝成王为何不让这两位名震天下的名将为帅去和秦国作战呢?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两人当时年龄可能都比较大了(当然这个不是主要原因,廉颇年龄同样也很大)。

第二,两人名气虽然不小,但是他们在赵国也只是客卿身份而已,这样一场有关国运的生死大战,赵孝成王还没有这个魄力把举国之兵交给两位客卿,其实这个就是差距,和秦孝公重用商鞅,秦惠文王重用公孙衍的魄力相比,包括赵国在内的六国很少有秦国国君那样的魄力。

撇开乐毅和田单两人,其实赵国还有一位名将,他就是庞煖:赵武灵王是赵国崛起的奠基人,当时其麾下汇集了大批名臣和名将,比如楼缓、乐毅、庞煖、剧辛等等,史书上曾有庞煖和赵武灵王论兵的记载,并阐述了“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含义。

前295年沙丘宫之变后,赵武灵麾下大部分人纷纷离去,庞煖也不见踪影,等他重新出现在史书上已经是五十余年之后的前243年左右了,此时在位的是赵孝成王之子赵悼襄王,这个时候的庞煖虽然已经七八十岁了,但是宝刀不老,先是一战斩杀老朋友燕军名将剧辛并灭敌两万,又在两年后的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中大展神威,率五国联军绕过函谷关攻入离咸阳不远的蕞地,如果不是联军一盘散沙被吕不韦各个击破的话,此次合纵攻秦很有可能会取得胜利。

不过在前260年长平之战时赵孝成王却没能慧眼识珠,一直到十几年后廉颇出走赵国人才凋零之际,才有人想起了这位曾和赵武灵王论兵的名将,把庞煖举荐给了赵王,庞煖大器晚成实在太晚了点,令人叹息!

另外多说一句的是或许有人会问李牧那时在哪?李牧死于公元前229年,长平之战时他最多也就20多岁,年纪比赵括还小,估计也就赵军中一位低级军官,哪有资格去指挥如此规模的一场大战!

战国七雄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赵国,在魏国和楚国继续沉沦、齐国袖手旁观的情形下,赵国是当时唯一在军事上可以抗衡秦国的强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赵军实力强横,即使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四十余万精锐的士卒,赵国仍然可以称雄一时,想要趁火打劫的燕国被打得没一点脾气,第五次合纵攻秦在赵国的主导下也差点取胜。

战国四大名将中秦国有白起和王翦,赵国有廉颇和李牧一点也不逊于秦国,可惜的是赵国君主的能力差了秦国一大截,赵武灵王之后的赵王是一代不如一代,反观秦国从秦献公到秦始皇历代基本上都是明君,此消彼长之下赵国最终灭于秦国之手也就不难理解了。

标签: 东周战国赵国长平之战廉颇赵括

更多文章

  • 兵家至圣孙武,他练起兵来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周,春秋,齐国,孙武

    先秦时期,诞生了一个专门研究军事理论和军事活动的学派,就是兵家,虽然有关兵家的起源说法颇多,甚至还把九天玄女牵涉其中,但是最能让人信服的说法,就是源于兵家至圣的孙武。其著作《孙子兵法》不仅在古代,现代依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有关兵学的典范。既然是兵家,那么孙武练起兵来,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孙武曾经在

  • 秦国大将​王翦的最终结局是什么?​王翦有何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秦国,王翦

    王翦和白起是秦国能一统六国功劳最大的两位将领,但他们的结局全然不同。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而王翦则是急流勇退,最后得以善终。不过历史上对于王翦的记载还有很多缺失,例如他的具体生卒年份并不知晓。有人问秦朝灭亡时,王翦为何没有回救,实际上当时王翦应该已经辞去官职,就算他还活着秦国士兵也不会听令于他。有关秦

  • 揭秘吕不韦为什么要自尽?难道秦王嬴政要杀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秦国,吕不韦,秦始皇

    《大秦赋》中,吕不韦最后饮酒自尽令很多观众感到惋惜。好像成为秦相便是昨日,如今秦国却无吕不韦的容身之处。吕不韦因嫪毐之乱遭贬,以他的资历和才能去别国马上就能东山再起,但吕不韦并没有这样做,而且很直白的告诉赵佾自己根本看不上赵国的相位。其实吕不韦这样做,也就是打算死在秦国了。至于吕不韦自尽的原因,我们

  • 秦国周围有4个邻国,秦灭六国时为什么第一个拿韩国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秦国,韩国

    公元前230年,秦国军队东出灭掉了与自己接壤的韩国。韩国是东方六国中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也是最弱的国家。当时,秦国周围有4个邻国。北方有赵国、中部有魏国和韩国、南方有楚国,秦国为何要首先灭掉韩国呢?其实这里边原因很多,既有政治原因,也有地理原因。秦国灭掉韩国以后,在各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早在春秋

  • 历史上真实的华阳夫人,没有发动政变也没有被幽禁,受秦始皇厚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秦国,华阳夫人

    历史大剧《大秦赋》正在热播,作为剧中的女主角之一,华阳夫人的形象无疑充满争议,她在秦庄襄王病危之际试图发动政变,以便把自己中意的王子成蟜扶上王位,结果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的下场,在冷宫中度过被幽禁的余生。其实,华阳夫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结局却跟电视剧大相径庭。那么,历史上

  • 揭秘:神秘的昌平君,究竟犯了什么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楚国,昌平君

    嫪毐之乱平定以后,嫪毐及一大批高官被处死,吕不韦免相自杀,帝太后失势,丧失对于秦王嬴政和秦国政局的影响力,赵系外戚势力彻底地崩溃,秦国的政坛将大规模地洗牌重组。在这种形势下,由于赵系外戚的崩溃而留下的政治权力的巨大真空,必定要有新的政治势力和新的政治人物来填补。然而,奇怪的是,对于秦国历史上这桩大事

  • 本是可与秦国争霸天下的强国,为何会亡在一个妓女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赵国,赵悼襄王,赵王偃,赵偃

    周朝得国后,实行的是分封制,因而,周天子的周边大小诸侯丛立。最初,周天子实力雄厚,是天下名符其实的老大。但是,随着周廷的衰落,诸侯们渐渐不鸟这个名义上的老大,都自展拳脚,相互兼并,历史进入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在各路诸侯的兼并重组中,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这样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左右着历史的进程

  • 大秦赋:昌平君芈启传奇一生,从大秦丞相到楚国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楚国,昌平君

    电视剧《大秦赋》中,华阳夫人的侄子昌平君芈启,从开始以楚系外戚的身份,在秦国为官,前期并没有亮眼的表现,直到他女儿嫁给秦王政之后才慢慢崭露头角。然而历史的昌平君可谓是传奇一生,是战国末期的真实写照。芈启,本是楚国公子,他母亲是秦昭襄王的女儿,父亲是楚考烈王,是真正的楚国王室子弟,然而他在秦国做官,颇

  • 宣太后一生风流却换来了大秦帝国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周,战国,秦国,宣太后

    宣太后,是秦国历史上介入秦国政事的三位太后中的第二位,相比于另外两位的软弱、靠哭哭啼啼、偷偷摸摸行事,宣太后的行事作风要专制、强势得多。宣太后,姓芈,号八子,楚国宗室,昭襄王的母亲。武王蛮力举鼎,不幸猝死,没有留下儿子继位,使得朝廷内诸多兄弟开始激烈争夺。宣太后依靠两个弟弟魏冉、芈戎一派在朝廷中的势

  • 国家覆灭在即,赵王迁为何还要杀死李牧?细读《史记》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朝,东周,赵国,赵王迁

    在战国时代,赵国是仅次于秦的神奇所在。说起战国时代能和秦叫板的国家,很多人首先想起楚国。但楚国在春秋时代曾经风光一时,但是在战国时代,其实就已经江河日下了。因为战国时代的楚国除了地盘大这一优势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优势可讲。而赵国的地盘虽然没有楚国和秦国大,但军事实力却很强大。很多人印象中,长平之战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