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不是天京事变的发生,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

如果不是天京事变的发生,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84 更新时间:2024/1/16 15:37:48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爆发了天京事变,由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那么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天京事变导致的吗?太平天国一共存在了14年,在天京事变之后还延续了8年,如果说是因为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的覆灭显然有些牵强。

太平天国在鼎盛时期一年多就有几十万人加入,并非是拜上帝教有多大的魅力,洪秀全有多高的威望。事实上,在洪秀全起家的时候,就已经对民众承诺过要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理想国度。民众的争相加入也就是冲着这个美好的诺言而且并非是因为信仰而去。当时的生存环境确实太过恶劣,民众的加入无非就是为了寻找一条活路。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袱回家去,还是当长工。”天京事变之后社会上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这句话充分暴露了民众加入太平天国的实际目的:跟着洪秀全万一推翻了清朝,那么就可以享受富贵荣华,这是典型的投机行为。因此,太平军战斗力并不是很强,尤其是后期的太平军,一味强调人数和规模,真正面临死战的时候便一波波的向清朝投降叛变。然而太平天国之所以能支撑14年之间,与内部的一些优秀将领关系很大如: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等。但是要谈及太平天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帮知识分子做智囊。因为太平天国高层人物都是清一色的农民出身,洪秀全稍好一点是个不第秀才。没有知识分子太平天国就不能建立起一整套合理的统治制度和正常运转的领导机制,以至于太平天国内部一片混乱,各自为政。

那么,知识分子为何不投奔洪秀全呢?从曾国藩的《讨粤匪檄》一文中可窥知一二:

“自唐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太平天国提倡信上帝信耶稣,压根搞的就是一套山寨版的基督教,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完全格格不入。此外,他们砸烂孔庙,销毁儒家典籍。要知道当时的知识分子从小在儒家教义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太平天国这一系列离经叛道的恶劣行径,知识分子可谓对其恨之入骨。怎么可能去投奔太平天国呢?后来洪秀全找来受西方熏陶的知识分子洪仁轩来总理朝政,可惜为时太晚加上洪秀全本人对其也多方面掣肘,病入膏肓的太平天国必然走向灭亡。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另外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西方诸多列强均不看好洪秀全,帮助清朝镇压太平天国。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就能看出,就算不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也根本无法推翻清朝。

标签: 清朝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慈禧有没有做过利国利民的事情,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慈禧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出生于1835 年。1852 年,时年十七岁的慈禧以秀女入宫,并被册封为兰贵人,之后被晋升为懿贵妃。1856 年,懿贵妃为咸丰帝生下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在咸丰帝在热河驾崩之后,母以子贵的懿贵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清帝国的正宫皇太后,上徽号“慈禧&rdq

  • 清朝嫔妃为什么流行戴甲套?甲套有哪些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妃子

    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肯定早早就发现了剧中的嫔妃手上都会佩戴几个指甲套。可能以现代人的审美来看,当年的指甲套算不上美观,但对于那些嫔妃来说指甲套是必不可少的配饰。当然除了是装饰以外,指甲套还有一些其他含义,例如品级不同佩戴的指甲套也会不同。汉族和满足在饰品上其实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清朝早期,汉人的地位

  • 吴三桂背叛明朝又背叛清朝,结局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吴三桂

    都知道这吴三桂是明朝的叛徒,曾经一怒为红颜,不过是不是真的为红颜,这个说法其实还有待可究,但是他无疑是在清兵入关之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后来本该是罪臣的吴三桂却因为大清的尴尬局面成为了大清不得不中用的重臣了,他被派至云南镇守边疆,与尚可喜和耿继茂三人形成了三藩,势力日渐增长,欲望和野心也在慢慢地滋长

  • 刘备执意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也不随军出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刘备,诸葛亮

    夷陵之战是蜀国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蜀汉方面损失了数万精锐军队,连带着一大批优秀的蜀汉军事将领都纷纷阵亡,从此导致蜀汉一蹶不振,人才凋零。而令人不解的是,刘备一意孤行决定发动夷陵之战时,蜀汉朝廷的文臣武将纷纷表示反对,可资历最高的诸葛亮却沉默不语。他虽然内心反对,但是不仅没有劝阻,更没

  • 杨修身为曹操身边的谋士,曹操杀杨修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东汉,杨修,曹操

    熟悉曹魏历史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一个很喜欢人才的君主。但是,曹操又是一个杀人如麻的人。在他手上,不仅杀了许多敌对势力的人,连带着自己这边的谋士也都杀掉了。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杨修之死。众所周知,杨修是非常有才华的,下笔即可成文,连曹操都公开说过自己不如杨修才思敏捷。另外,杨修并且出身很好,也比曹操强

  • 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他在位期间都干了什么奇葩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西汉,刘贺

    中国古代出名的武将实在太多,历朝历代都有数不清的名将。不过,若是提起中国古代最出名的少年将军,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霍去病。直到如今,霍去病仍是许多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将领。不仅是在战场上,霍去病的品格也非常优秀。比如对待抛弃自己的父亲,霍去病仍旧非常尊敬,他甚至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宫中,并推荐他入

  • 秦始皇如果晚死十年会怎么样?汉武帝的评价将会大大下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秦始皇

    封建王朝在中国古代盛行千年,真正算起是从秦朝开始的,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实现了天下大一统,定下了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此后历朝历代沿用,他是数百位皇帝中首屈一指的千古帝王,虽然后世许多人认为他称帝后成为了暴君,但细看他所创下的丰功伟绩,就会认为是瑕不掩瑜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迅速发展,这说明变法中

  • 刘备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直接说是刘邦后代不是更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几乎是“草根反击”。至于曹操,出身官宦之家,曹操之父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曾供奉四位皇帝。至于孙权,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留下了一批文成将军和江东六县。当然,对于刘备来说,虽然他出生时家境不断衰败,但他说,继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就是汉朝皇室的后裔。所以,问题是,

  • 堪称灭蜀第一功臣,邓艾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曹魏,邓艾

    邓艾堪称是灭蜀的第一功臣,然而他的下场却很惨,他与他的儿子们全部被杀,家里老幼妇孺则被发往西域,沦为奴仆,“子忠与艾俱死,余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于西域”。邓艾灭蜀立下奇功,反而被杀,还连累全家遭殃,堪称是三国时期最惨的名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邓艾灭蜀后说

  • 刘邦一生独宠戚夫人,却不敢废掉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西汉,刘邦,吕后

    说到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人们想到的除了他的英勇无畏、丰功伟绩之外,还有就是他独宠戚夫人了!在刘邦心中,戚夫人才是自己的真爱,之后戚夫人恃宠而骄还让刘邦该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虽然这一决定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不过刘邦爱屋及乌的还是答应了!可见刘邦是真的宠爱戚夫人,不过为何刘邦一直不愿意废掉吕后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