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帝退位诏书到底是什么样的,清帝退位诏书的意义是什么

清帝退位诏书到底是什么样的,清帝退位诏书的意义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38 更新时间:2023/12/31 19:55:13

清帝退位诏书是具有法律意义的重要件,它的颁布挽救了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危机。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养心殿举行的朝仪上以当时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的名义连发了三道懿旨,宣布清朝皇帝退位,实行共和立宪国体。宣统皇帝的退位标志着清朝268年的统治结束了。前面的退位诏书是第一道懿旨,诏书上有袁世凯等11位各部院大臣的签名。此诏书为清廷让位于民国政府的极为重要的法律文书和档案文献。1975年由原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现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军发动武昌起义并取得胜利,之后各地纷纷响应。在晚清统治的腐败与国家危亡之际,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得到了很多爱国志士的支持。革命爆发后的两个月内,就有南方十多个省区先后宣布独立,晚清统治已经发发可危。

通过退位诏书,我们可以看出南北双方争执的核心是国体是要共和,还是要君主专制。清朝统一全国后大体沿用明朝制度,尤其是君主专制制度,到了晚清,随着国力日益衰弱和西方国家的入侵,一些爱国人士尤其是出国留学生在国外大开眼界,希望学习西方来救亡图存。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就是希望用西方的共和政体来挽救中国。因此推翻清朝统治,创立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就成了辛亥革命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此时能作战的军队只有效忠听命于袁世凯的北洋军,但袁世凯在清廷内部属于一再被打压和排挤的人物,1909年朝廷以让他回老家养病的理由免去其一切职务。武昌起义的爆发给了袁世凯东山再起的机会。在清廷内外交困的情势下,不得不再次请袁世凯出山,并给予内阁总理大臣的职务,相当于给了袁世凯军政大权。

袁世凯的北洋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然而在镇压南方革命军不久,南北双方就出现了“彼此相持”的局面,然而南方革命军虽然士气高昂,饱含爱国救亡热情,以期迅速推翻清朝,创建共和中国,但是无论是在财政还是军事上都不如北方,具体而言,是不如此时掌握清朝实权的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北洋集团。独立的南方省份之间矛盾重重,缺乏统一的政治重心。

孙中山一直试图建立像美国这样的共和政体国家,然而中华民国建立后美国政府却拒绝与民国政府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直到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1913年5月2日,美国驻华代办中华民国总统递交国书,才正式承认中华民国。

而在北方,袁世凯的北洋军虽然曾对革命军以猛烈一击,在军事方面暂居优势,但不乘胜追击,而是利用革命军的声势给清廷以压力。加上在华的外国势力在看到清朝已经不保的情况下,拒绝给清政府贷款,把扶植目标转到了袁世凯身上,大肆宣传袁世凯,把袁世凯吹捧为“时代的宠儿”。在南北议和时袁世凯软硬皆施为大清争取优待条件,加快清帝退位的步伐。

辛亥革命以较少的流血牺牲推翻了清朝,有学者将其称作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面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局面是由于清帝的和平退位。清帝和平退位使中国避免了民族分裂,维护了国家统一。

标签: 清朝溥仪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的九门提督可以调动军队吗?能够调动多少人的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是清朝时的驻京武官,全称“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官职初为正二品,后在清仁宗时升级为从一品。九门提督统领的衙门是紫禁城对外的最后一道防线,可对外防敌、可对内压制政变,打个比方,如果有人收买了九门提督发起政变,那皇帝等于最后一件防弹衣被剥掉,江山宝座不稳。《雍正王朝》中

  • 他们是康熙手下的心腹大臣,三人的结局却完全大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康熙,姚启圣

    康熙皇帝有三位得力的心腹大臣,一位是学识广博,能言善辩的周培公;一位是能力出众,平定叛乱的李光地;还有一位就是战功赫赫的姚启圣。这三位是康熙手下的著名的大臣,虽然性格不同,身世也各异,但是一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博学多识,为康熙皇帝巩固统治出了很大的力,也留下了显赫的名声。但是这三位的结局却大为不同,且

  • 历史上第一个自由恋爱的人,崔莺莺同她相比,简直弱爆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齐国,齐襄王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这样的一段历史。据《资治通鉴·周纪四》记载,在公元前283年,齐国的宰相淖齿叛乱杀掉了齐湣王,历史将此次事件称之为“淖齿之乱”。祸乱中,太子法章逃过一劫,他逃出王宫,改名换姓躲到莒地。此时的法章完全没有了当太子的左呼右拥,而是一个落魄的小青年

  • 他们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黑社会团体,备受万众敬仰,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墨家,墨子

    谈论起黑社会,人们对这个恶势力团体免不了有些厌恶。在我国历史久远的古代,有这样的一个黑社会团体,他们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他们从不会欺压百姓,不会做欺行霸市、打家劫舍的勾当,反倒是提倡兼爱、非攻,致力于让人们互助互爱,避免了战争。这个团体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墨者。墨者指的是一群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他们有着严

  • 一代枭雄郑庄公死后,郑国为什么迅速沉沦为配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郑庄公,郑国,枭雄

    说起郑庄公,对春秋战国有所了解的人可能没有不知道的,腹黑,奸雄鼻祖,假天子以令诸侯,春秋三小霸之一。依靠高超的政治权谋和强大的军事实力,郑庄公在位期间,几乎成为中原霸主,连齐国都要向他献殷勤。可郑庄公死后,郑国却迅速沉沦,在春秋争霸历史中,彻底沦为配角,这是为什么呢?小编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先天不足

  • 魏国人范雎为何投靠秦国?还做了秦国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范雎

    魏国人范雎为何投靠秦国,又做了秦国的丞相:说起范雎(念suī)大家可能有点耳熟,历史教科书里常提起这个名字,范睢原本是魏国人,那么他又为什么当了秦国的丞相?范雎虽然出生低微,从小家里贫苦异常,但是范睢却满腹经纶,一心想为国家效力,他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之一。因为身份低微,范睢不得已见

  • 白起有什么成就?人们是如何评价白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秦国,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的历史地位: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

  • 宣太后独揽大权41年,秦昭襄王为什么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秦国

    秦昭襄王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到燕国当人质。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多么难熬的生活,也正是这段生活经历,让秦昭襄王的性格谨慎、隐忍,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最后助他夺权成功。秦武王死后,秦国王位便需要新的人选顶上。在宣太后心中,更希望秦王的人选是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子芾,经过一番夺位之争后,秦昭襄王一举击败公子壮和公子

  • 战国名将赵奢从税务官到将军,许诺百日之内攻下燕国,折服​田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赵国,赵奢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与廉颇、李牧、白起生活在同一时代,比他们的名气要小一些,其实,他并不比他们差,只是历史没给他太多的表现机会。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他秉公执法,杀死了平原君家中管家。平原君十分恼怒,想杀死赵奢,赵奢便劝说他,要带头执法,法纪削弱,国家就会衰弱,并说只有国家强大,他才能

  • 秦灭周发生在什么时候?秦灭的是西周还是东周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秦朝

    在中国的古代,有着许许多多的朝代,历史十分的悠久,可以分为上下五千年了。那么在夏、商之后就是周朝,那么周朝持续了多少年的时间,周朝怎么建国,怎么覆灭的呢?周朝之后就是秦国,秦灭周的时间是怎样的呢?秦灭周的时间按照事件截点来分又可以如何划分呢?秦灭周的时间在历史之上也被分为了东周、西周两个,那么这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