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刘备刚出道,就被曹操看作英雄

为什么刘备刚出道,就被曹操看作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37 更新时间:2024/3/5 12:31:06

曹操这个人的确很了不起,不仅胸襟远大,而且目光如炬,很能看人。东汉末年许多著名人物,经过曹操相看,一般准确性很高。曹操自视很高,他看不起袁绍诸人,唯独对刘备另眼相看,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段,叫做青梅煮酒论英雄: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那么刘备是英雄吗?乍一看不像,夹着尾巴,像孙子一样,每天陪着个笑脸,咋看咋不像英雄。

其实则不然,和关羽张飞不同,刘备这个人喜怒不行于色,书上说叫做能屈能伸。当年,刘备本是琢郡一织席贩屦之辈,只因为机缘巧合,结识了关羽张飞二公。性情中人的关羽张飞便在刘备手下效力。吃花用度自然都是张飞的,关羽是逃难过来的,哪里有钱。刘备也是穷得叮当响,可是关羽张飞对刘备都是极为尊重,不仅是因为刘备的年龄大。据说关羽和刘备同岁,有的甚至认为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的确不俗。因为黄巾军的造反,惹得三人报国心切,便自募私人武装,参加讨伐。不过都是小规模的小打小闹。算不上上了战场。黄巾军是农民军,刘备此时的军队也和农民差不多,只不过关羽张飞的本领都是万人敌。可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处,在当时一直默默无闻。因为队伍少,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刘备参加过大规模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吗,似乎没有。讨伐董卓,公孙瓒没有去上,刘备只是公孙瓒曾经的客人,算不得名头。战华雄,刀劈华雄,与刘备兄弟无关,那是江东猛虎孙坚的杰作。甚至吕布也曾和孙坚交手,而且也没有占过多大便宜。《后汉书》载:布与孙坚战于皇陵之间,布败走。刘备似乎不是英雄,除了经常反复说自己是大汉皇亲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本事。那么曹操为什么称刘备是英雄,这里面有个缘故,咱得说道说道。首先,这是曹操对刘备的客气。看看这位每天只知道看圃种菜的刘皇亲到底想干什么,试探一下,白送个英雄的帽子,看看他的反应。

其次,刘备这个人胸怀大志,脑子里想的是不是拯救汉室咱不知道,但是复兴汉室的口号确实是挂在嘴上,再加上他本身就喜欢作秀,一提到刘备,别人都会以为他是最大的忠臣。事实上,刘备从来放弃自己对权力的追求,至于做忠臣,到不见得。想当年,曹操许田射猎,关羽要杀曹操,刘备赶紧阻拦,刘备自己的话叫做投鼠忌器,其实他知道曹操是杀不死的,如果这样做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目标。

第三,刘备的确很牛。当年陶谦徐州被围,曹操为了替父报仇,带兵来攻,诸侯没人赶来营救。只有刘备带领关张二将和本部千余人从田楷往救之,还有公孙瓒的一部分人马,加起来也很难与曹操的大军抗衡。不过刘备敢于以卵击石,勇气难得。曹操可能会想到昔日的自己。独自率领一支人马进攻董卓。第四,刘备并不窝囊,尽管很仁义,但是很有血性。史载鞭打督邮,并不是张飞所为,而是这位刘备所为,可以想象刘备当时心中的气恼和怒发冲冠。

第五,刘备很有容人之量。想当年,据说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这种胸襟也不是一般人具有的,并不是睚眦必报的小人。还有那个吕布,到处被人追杀,或者都对他不够友好,只有刘备愿意接纳。第六,刘备的成就与汉室宗亲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在当时汉室宗亲的不是刘备自己。幽州的刘虞、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父子、甚至还有江东的刘繇。还有许许多多叫不清名字的刘邦的后人,他们的实力在当时丝毫不比刘备少。刘备孑然一身,只有异性兄弟关羽张飞。

第七,刘备长得有领袖像。有的说他天日之表,龙凤之姿,双手过膝,两耳垂肩。这自然是奉承话,因为这都是照皇帝的模样来设计的。但是刘备的确不会难看,很能让人接近。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不然,他为何能得到那么多贵人的帮助。曹操的长相不敢恭维,估计也自惭形秽,看到刘备,觉得刘备够派头。像这样的人,他的号召力也大,曹操希望他能为自己招募更多的人才。当然属于幻想。

最后,刘备善于团结人。刘备这个人武功不济,可是很能团结人。刘备手下凝聚了一等一的高手。尽管父亲去世较早,读书又走马观花,知识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常常不甘人下。惹得英雄追随。从关羽张飞到公孙瓒手下大将赵云。还有简雍孙乾等辈,他们都对刘备一见倾心。后来徐州的糜竺更对刘备五体投地,甚至献上自己的妹妹。那个高卧隆中的诸葛孔明,也不是没架住刘备的三请四邀吗。他有足够的个人魅力。

刘备善打马虎眼,曹操不是看不出来,只因为曹操是个想领袖群伦的人,从心里也没把刘备放在眼里,所以看见刘备经过一阵惊雷之后,反而更加不放在心上。自此,别人都笑曹操被刘备耍了,其实,曹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他并没有刘备的无所不用的心机。世人皆称曹操为奸雄,可是刘备韬光隐晦的本事的确不简单。

标签: 三国蜀汉刘备

更多文章

  • 陈宫是曹操的救命恩人,为何曹操最后会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汉,曹操,陈宫

    《三国演义》中的陈宫算得上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操在献刀刺杀董卓不成,一路逃亡至中牟县被守关士兵所擒获,中牟县令陈宫有感于曹操刺杀董卓的壮举,于是弃官不做跟随曹操一起逃亡;在路过成皋投宿曹操之父的结义兄弟吕伯奢时,因为误会吕伯奢告密于是曹操杀尽吕伯奢家人,并留下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枭

  • 李斯对秦始皇很忠诚,为何没有支持扶苏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李斯

    秦始皇时期的丞相李斯自幼博览群书,胸怀抱负,又曾跟随伟大的思想家荀子学习,知识阅历十分丰富。当时韩国怕秦国势力强大,对他们不利,就派人游说秦王兴修水渠,来消耗秦国国力,此时李斯上书想出了对策,深得秦王赏识,于是就在秦国有了一席之地。明白人都能看出来,公子扶苏虽然优柔寡断,但是绝对比胡亥更加适合当国君

  • 刘邦为什么唯独没杀萧何,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西汉,刘邦,萧何

    提到萧何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不太了解历史的人不熟悉,但是提到刘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萧何是刘邦的一个手下,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谋士,两人在很早之前就认识了了,甚至在刘邦没有什么成就之前,萧何还曾是刘邦的上司,当时刘邦只是一个亭长,而萧何则是一个县长,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历史上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将两个著名

  • 刘邦死后,吕后为何一直秘不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西汉,吕雉

    公元前195年6月,汉高祖刘邦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死于长安城的长乐宫中,终年六十二岁。继承皇位的虽然是汉惠帝刘盈,但执掌朝政的却是刘邦的妻子吕后。刘邦死后,吕后秘不发丧,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消息,因为在此时她正在酝酿一个血腥的计划,她想杀光西汉的开国功臣们!早在刘邦在世的时候,吕后

  • 为什么说汉昭帝刘弗陵是一个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西汉,刘弗陵

    汉武帝为什么传位刘弗陵?其实汉武帝喜欢的儿子是卫太子刘据,他接触政事多年,知朝廷弊端,完全可以把汉武帝留的事情处理好,可惜汉武帝和属下的一些不当操作,导致自己的继承人死亡。人死不能复生,就算汉武再虔诚,又下罪己诏的,又建思子宫的,但也不能让刘据死而复生。而刘弗陵的哥哥们不是过早去世就是行为不端,由此

  • 刘备得知张飞被杀的消息,为什么没有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与张飞不但是结拜兄弟,而且他们还是同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老乡!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与张飞都是来自涿郡,可以说刘备与张飞结拜之后,更是亲上加亲!后来,张飞关羽跟随刘备一起打天下,终于到了公元219年刘备势力到达顶峰之时,这一年刘备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在汉中将老对手

  • 唐太宗李世民有没有想过废除太子李承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李世民

    贞观十七年(643年),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计划泄露而被废,唐太宗晚年的失误乃至武则天的上台都与此有关。李承乾准备谋反计划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随时可能被废,所以准备谋反以自救。那么唐太宗到底有没有废除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的想法呢?唐太宗登基后不到三个月,年仅八岁的李承乾就被立为太子。贞观四年(

  • 武则天为什么容不下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武则天

    太平公主权力最大的那个时候,朝野中有一半的权臣是她的人,如果不是因为武则天她也可以拥有天下了。太平公主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但这场权力的角逐,终有落幕的一天,太平公主的野心太过于庞大,作为皇帝也不愿被人控制吧,太平公主最后的结局就是死。太平公主原本也只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儿,她原本和所有的古代女子一样

  • 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李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李渊

    引起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认为,固然是因为李世民想谋朝篡位当皇帝,但是更有李渊更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他的一颗慈父之心,导致了儿子们的战争。正史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是这样的:李唐开国至于混一海内,都是秦王李世民的功劳,李渊在晋阳起兵,乃是受了李世民的“胁迫”和“引导”,其实并

  • 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是一个不得不消灭的崛起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隋炀帝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远征高句丽,难道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吗?要知道隋炀帝是一个暴君而不是一个昏君,他不知道频繁的战争劳民伤财容易动摇帝国根基这个道理吗?我想他是懂的。但是隋炀帝却依然坚持。因为这个时候强大的不仅仅是隋朝,而且还有高句丽。这里说的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