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年时期的朱元璋是怎样的?他发明了什么残酷的刑罚?

晚年时期的朱元璋是怎样的?他发明了什么残酷的刑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4/2/10 15:18:33

朱元璋是一名从底层出身的皇帝,和刘邦的身世比较相似,不过朱元璋要比刘邦更加极端一些,不管是在处理朝政还是治理贪官,朱元璋所表现出的态度往往令人感到心生畏惧。在历史中,对于朱元璋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朱元璋是一位好皇帝,有人认为朱元璋是暴君,其实这两个说法都不算错。朱元璋的功绩的确不能掩埋,但他也创造了一个非残酷的刑罚,专门惩戒贪官,或者不听令于他的人。而且晚年会因为一句话,就随意杀人,这也是很多上了年纪的皇帝所存在的通病,年纪越大包容心却小了很多。

朱元璋登基称帝以后,先把功臣处理掉只是常规操作,为了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就必须这样做。威胁没了,那就需要抓紧时间治理国家开始办正事了,首先是治理朝风。可以说明朝的腐败程度能排进所有朝代的前三名,朱元璋自己也没想到开朝还没几天,腐败程度竟扩散如此之快,席卷了整个朝廷上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元朝的腐败风气遗留了下来,所以一时间根本没法改正,而且朝中有很多元朝末期的大臣他们觉得终于又是汉人执政,所以从中刮去点油水也没事。

当然他们都小看了朱元璋的决心。朱元璋最早号称“宽仁”,凡是都以和为贵,最好不要乱惩罚人。可见当时的朱元璋根本不是什么暴君,但他也明白如果让这腐败之风继续下去,那明朝的寿命可能都活不到他退位。因为朱元璋发现,就连发行货币的户部都会私自截取部分欠款。官场上的贪污受贿更是习以为常,各地官府相互勾结,部分税收也是进了自己的口袋。关键是百姓的日子变的异常辛苦,升至引发暴怒和民间动乱。

朱元璋当年自己就是因为生活不下去了才起义,所以看到这样子的消息震怒不已,誓言一定要改变现状,制定反贪计划。所以朱元璋发明了非常一个非常残酷的刑罚,叫“剥皮刑罚”,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原名叫“剥皮实草”。其实光看名字有“剥皮”二字就感觉非常恐怖了,据说行刑过程中人都还是活的,一直从脖子开始薄皮然后到脚,最后将整块人皮用草填充起来,犯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十分痛苦的,真的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而且像这样的酷刑门槛却设置的很低,只要是贪污了六十钱以上,就要实行“剥皮刑罚”,其实就是折磨人的死刑。不过这正是因为有这样严厉的刑罚,让朝中的贪污现象得到了治理,据说在实行反贪计划的十年间,有数万贪腐官员都受了“剥皮刑罚”。最后明朝逐渐走富强,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算是一位好皇帝,但在这中间刑罚也有被滥用的情况,这种现象可能也是无法避免,而且晚年的朱元璋不仅是让贪污的人受罚,很多不听自己话的人也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标签: 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最无耻的将军,竟然娶自己的亲生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金朝,孔彦舟

    在我国历史上很多将军都是武科出身,还有很多最开始只是一个地皮无赖,参军后有一些小战功才得以发迹如朝为官,这些人当了官之后只会变得变本加厉,更加的为虎作伥,而宋朝的孔彦舟就是这类人之中最杰出的代表,不仅欺压百姓,在最后更是叛宋投金,做了实实在在的卖国贼。孔彦舟起初只是一个地痞无赖,平时欺男霸女,烧杀抢

  • 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吗?真相确实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魏忠贤

    纵观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宦官和文官之间经常发生争斗,皇帝似乎是双方争斗的位置。皇帝有时重用宦官和文官。但不管怎么说,皇帝自然是亲近太监的,因为太监的权力来源于皇帝缺少后代,也就是没有退路。他们为皇帝贪钱,杀魏忠贤只是后来的一句话。不像公务员。他们的权力来自科举和他们的派系。他们的后代有退路。换主人是大

  • 明朝灭亡时锦衣卫为何不出手?它能帮明朝起死回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锦衣卫

    在明朝末年,其实锦衣卫的数量也并不多。而且就算有锦衣卫,你让他怎么帮明朝起死回生?当时锦衣卫的定位就是类似于今天的特殊组织,或说是特工一样。锦衣卫最大的作用就是查贪污腐败之类的,你如果让它发挥作用的话,那你就是说当时的皇帝命令锦衣卫去查一查他手下有哪些贪官污吏,以此来整治他们。那这样的话我觉得大明朝

  • 崇祯皇帝为什么宁愿自杀亡国,也不愿接受李自成讲和的提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崇祯,李自成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明朝末年,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可以说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一直想着扭转局势改变现状,但他同样也有很多缺点,刚愎自用。官僚体系的腐朽,天灾人祸,使得明末时期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则算是起义的首领。不过,李自成曾经对

  • 鼎盛时期的李自成有一百万将士,为何面对清吴联军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李自成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鼎盛时期的李自成大概有一百万人的军队,管辖地区也有数千里,还攻克了明朝的皇宫,但是在面对只有十余万的清吴联军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李自成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过硬的军事实力,通俗点讲的话,就是没有一支精兵。李自成虽然拥有一百万人的军队,但是我们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一反常态,在自己盛年之时主动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就是那个在很多人眼中,默许甚至是纵容秦桧将岳飞陷害致死的南宋皇帝,也许有人会因为对岳飞的惋惜,连带着就会对秦桧和赵构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不过,宋高宗却在自己还没老的时候,退休不干,不做皇帝,改当起了太上皇,这又是怎么回事?赵构为何要一反常态,连皇位也不要了呢?封建社会中皇帝这个职业基本上

  • 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王朝,大理国啥时候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理国

    说起存在于中国历史上的王朝,那简直就数不胜数到了,中华文明蔓延至今,不仅仅是史书能记载的。今天小编带你们了解一个史书没有记载,但皇帝名字却家喻户晓的王朝。我们大多人对中国朝代的印象都是像唐宋元明清这样的光辉时期,虽然有着盛极一时,但也慢慢衰败,这些我们都记得。除了那些大起大落的王朝之外,有一个连史书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成功?为何没人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我们知道,在古代皇帝君主们对有军权的将军都是很不放心的。毕竟一旦这些将领们有反心的话,轻者造成国家动乱不堪,重者可以使皇帝被杀,改朝换代或者将领互相拼杀。所以说,君主皇帝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会防着这些悍将们。而有一个问题很是不好处理,那就是那些开国将领们如何处理,这是一个非常不好处理的问题,一个不慎,自

  • 朱熹是如何治学勤政的?主张正心、任选大臣、振举朝纲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南宋,朱熹

    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才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

  • 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为什么是黑衣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姚广孝

    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不少,很多朝代都设有“丞相”一职,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丞相”的职位高低与工作内容也都有着不断的变化,而丞相其实和宰相是不一样的,并非是同一职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明朝时期有一个很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