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为什么是黑衣宰相?

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为什么是黑衣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27 更新时间:2024/2/10 15:24:14

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不少,很多朝代都设有“丞相”一职,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丞相”的职位高低与工作内容也都有着不断的变化,而丞相其实和宰相是不一样的,并非是同一职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明朝时期有一个很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他是朱棣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人,但是为什么要把姚广孝称为是“黑衣宰相”呢?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为了保全自已、夺取皇位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因为朱元璋生前将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为藩,受封的藩王在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署,地位相当之高,还可以有自己的护卫甲士。朱元璋这样做原本就是想加强皇室的力量,但是没想到后来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之后,却出了问题。

当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样很可能造成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后果,但是朱元璋非但不听,还把他下狱处死,果不其然,朱允炆眼见藩王势力强大,对中央造成了威胁,想要削藩,削了几个之后,藩王与朝廷决裂,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就成了藩王之首,朱棣可不想自己的势力衰弱下去,否则很可能危及生命,于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起兵。

所谓的靖难之役,靖难指的就是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虽然朱元璋规定必须要有皇帝的召唤才能起兵,但是朱棣明白这本来就只是一个借口,朱允炆当然不会召唤自己,这个天下还是属于脸皮厚的,这一仗打下来,朱棣就坐上了皇位。

姚广孝

而姚广孝,就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人。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和佛学家。在姚广孝的策划之下,燕王仅仅凭借一地之兵,战胜了一国之兵,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不得不说,姚广孝的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家。朱棣继位之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

朱棣对于姚广孝也是十分尊敬,他每次称呼姚广孝都不叫名字,而是叫“少师”,朱棣还希望姚广孝能够蓄发还俗,但是姚广孝一直都拒绝了,一同拒绝的还有朱棣赏赐给他的府邸、宫女等,只是居住在寺庙之中。姚广孝病逝之后,朱棣为他废朝两日,并且以僧人的礼制安葬了姚广孝,追赠追谥,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黑衣宰相

那么为什么姚广孝要叫做“黑衣宰相”?正是因为姚广孝僧人的身份。僧人所穿的衣服中有一种黑色的僧衣,因此,黑衣宰相就是指那些能够参与到政事当中来,并且在其中的影响力还非常大的僧人。

姚广孝上朝的时候穿着朝服,下朝之后换回僧服,所以“黑衣宰相”并不是什么狂炫酷拽的称呼,只是因为姚广孝是僧人,但同时也是宰相。历史上还有其他的黑衣宰相,比如南朝时期的慧琳,还有日本的太原雪斋,北条幻庵等。

标签: 明朝姚广孝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内阁制度到底有多好?皇帝怠政竟还能坐稳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内阁

    明朝开创了许多利于皇权的先进制度,比如三司制度,不过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明朝的中央机构,即内阁制。朱元璋在胡惟庸案爆发之后,就废除了丞相这个官职,但朱元璋作为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尚且还能忍受,但他的继承者可做不到像他这样每天都处理政务到深夜。于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明惠帝朱允炆就下令组建内阁,充当皇帝

  • 如若朱标不英年早逝,那朱棣还有机会成为明成祖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标,朱棣

    他温文尔雅、博学多识,同时又仁慈善良、待人和善。他是朱元璋曾经最为看重的一位皇子,又是其倾尽心血培养出来的大明储君!他就是朱元璋嫡长子朱标。如果给历朝历代的太子们按名头排个名的话,估计这朱标能登榜首,你很难想象朱标此人在历史上竟然几乎没有一点劣迹,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对其赞赏有加,用两个字来形容他

  • 朱元璋为何堪称最有魄力的皇帝?杀了很多官员明朝还没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元璋

    在封建社会的那么多皇帝当中,明太祖朱元璋杀了很多文武官员,也算是很有魄力的皇帝了。可是,明朝非但没有乱,还开拓了为人称道的洪武之治。自此,明朝成为大一统的国家,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两百多年。明太祖杀了那么多人,明朝依然大治,这主要是因为明太祖杀的人大多是贪官污吏。几乎没有动过广大的老百姓。相反,他还

  • 嘉靖皇帝数十年不上朝,为何明朝没有出现大的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嘉靖

    嘉靖皇帝继位后一直不上朝,虽然修仙炼丹是其一原因,还有就是上朝会受朝上文官的集体挟制,所以嘉靖不懈余力的对文官集团进行打压,还发明了廷仗,甚至出现了一次廷仗百于名官员的奇观,而后频繁更换内阁首辅,并制造派别摩擦,将权利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加上嘉靖是一位比较有能力的皇帝,政务处理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 陈友谅手握大军,为何却打不过朱元璋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陈友谅,朱元璋

    历史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始终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天时指陈友谅出兵的时间,是1363年4月,这是初春的季节,江南即将耕种,而军粮储备不足!地利是指洪都位于鄱阳湖边,虽有利于陈友谅水军的协助攻城,但也便于朱文正进行补给运输寻求外部援助!人和指陈友谅的上位,是通过政变手段,用血洗清自己的地位,麾下

  • 大辽的一代仁君:耶律隆绪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辽朝,辽圣宗

    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1年公元1031年)在位时间:公元982年公元1031年曾用年号:乾亨、统和、开泰、太平谥号:文武大孝皇帝庙号:圣宗安葬地:庆陵公元971年,耶律贤的儿子耶律隆绪出生。公元982年,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公元986年,宋辽雁门之战,宋军大败。公元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

  • 晚清灭亡前的四件怪事,难怪说清朝的气数已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甲午战争

    在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朝灭亡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在社会当中发生的事情已经预示着大清的气数已尽。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大清国在灭亡之前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四件怪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戏子只知唱戏,不知屠杀将至,宛如行尸走肉这件事发生在旅顺,1894年11月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攻进了这座城

  • 揭秘: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为何比其他朝的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皇帝

    唐朝有活了77岁高龄的唐玄宗李隆基;宋朝有活了81岁高龄的宋高宗赵构;清朝有活了88岁高龄的清高宗弘历。明朝寿命最长的太祖朱元璋比这三人中最短的李隆基还要短。甚至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也比唐、宋和清三朝短。难道真的是因为明朝皇室存在严重的遗传病吗?据相关资料显示,唐、宋、明和清四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分别为4

  • 清朝晚期的洋务运动长达30年之久,为什么期间西方的列强没有再次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洋务运动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深远,曾经一度成为世界上的一流大国。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我国国力越来越弱。1840年,西方列强入侵我国,拿钱又拿地,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1860年以后,清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工厂、海军,发展军事,展开了洋务运动,时间长达30年。在

  • 晚清时期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造反?他有想过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汉族,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书生门第家庭。同治中兴第一功臣,湘军的创立者、统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