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若朱标不英年早逝,那朱棣还有机会成为明成祖吗?

如若朱标不英年早逝,那朱棣还有机会成为明成祖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71 更新时间:2024/2/10 16:07:25

他温文尔雅、博学多识,同时又仁慈善良、待人和善。他是朱元璋曾经最为看重的一位皇子,又是其倾尽心血培养出来的大明储君!他就是朱元璋嫡长子朱标。如果给历朝历代的太子们按名头排个名的话,估计这朱标能登榜首,你很难想象朱标此人在历史上竟然几乎没有一点劣迹,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对其赞赏有加,用两个字来形容他:仁君!

关于朱元璋,我们都了解,不吹不黑,他是很有军事水平,可是性格火爆,一点就着。有的时候朝臣甚至是自己的儿子犯下了错误他都有可能将之重罚,导致很多人面对朱元璋都是战战兢兢的。而朱标则与之完全不同,自幼受过良好教育的朱标(朱元璋也的确文化水平有点低)向来都是以仁爱的姿态来处理这些事务,而不是一味的惩罚,这其实很难起到根治的作用。

我觉得朱元璋、朱标这点倒是和秦始皇嬴政、大儿子扶苏的关系挺像的,开国皇帝都是杀伐果断,脾气火爆之人,但是悉心教导的嫡长子倒皆是仁爱之君,可惜这二人都没有好下场。朱元璋和嬴政都是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大儿子绝对是下一任帝王的不二人选,可是嬴政太狠,因为扶苏的劝谏直接把他派去守长城去了,最后扶苏非常凄惨地被篡位的胡亥给赐死了;朱标倒是没有这么可怜,因为朱元璋实在是太宠爱他了(有点类似于李世民李承乾的爱),哪怕是朱标与朱元璋对刚,往往也都是朱元璋退一步,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才活了三十多岁就病逝了。

朱标10岁被立为世子,朱元璋刚刚当上皇帝便将13岁的朱标立为太子,自幼派大文学家宋濂悉心教导。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可以说完完全全对朱标是贴身教导,把这么多大官心腹都用来辅佐其理政。

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朱标才22岁的时候便被锻炼着处理国事,再由朱元璋为之修改和佐证,完全就像是当初的李世民对待李承乾一样,简直是爱到骨子了,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别的人。

朱标待人和善,与群臣也是联系密切,对待兄弟更是相当不错,以至于其在宫内宫外乃至民间都有极高的声誉和名头。正如朱元璋自己所言,先帝开创帝业,太子当以仁政来稳住这片疆土,以巩固后方而增强民生,才能最后开疆扩土,将大明发扬光大。朱元璋一直的培养便是如此,朱标也没有让其失望,朱元璋对其是相当满意。

如果让朱标和朱棣相比,朱棣更像朱元璋,开疆扩土有的一说,甚至更甚前者,可是论起治理国事,增强民生国力这一块,朱棣是绝对不及朱标的。可惜朱标死得太早,他死后朱元璋是简直崩溃了,为了保住下一任太子朱允炆的江山,杀尽一切对其有威胁的大明功臣,他情愿背负着千古骂名,也要为后世朱允炆留下安稳的大明江山,一切都是为了保住老朱家的江山啊。

标签: 明朝朱标朱棣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堪称最有魄力的皇帝?杀了很多官员明朝还没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元璋

    在封建社会的那么多皇帝当中,明太祖朱元璋杀了很多文武官员,也算是很有魄力的皇帝了。可是,明朝非但没有乱,还开拓了为人称道的洪武之治。自此,明朝成为大一统的国家,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两百多年。明太祖杀了那么多人,明朝依然大治,这主要是因为明太祖杀的人大多是贪官污吏。几乎没有动过广大的老百姓。相反,他还

  • 嘉靖皇帝数十年不上朝,为何明朝没有出现大的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嘉靖

    嘉靖皇帝继位后一直不上朝,虽然修仙炼丹是其一原因,还有就是上朝会受朝上文官的集体挟制,所以嘉靖不懈余力的对文官集团进行打压,还发明了廷仗,甚至出现了一次廷仗百于名官员的奇观,而后频繁更换内阁首辅,并制造派别摩擦,将权利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加上嘉靖是一位比较有能力的皇帝,政务处理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 陈友谅手握大军,为何却打不过朱元璋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陈友谅,朱元璋

    历史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始终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天时指陈友谅出兵的时间,是1363年4月,这是初春的季节,江南即将耕种,而军粮储备不足!地利是指洪都位于鄱阳湖边,虽有利于陈友谅水军的协助攻城,但也便于朱文正进行补给运输寻求外部援助!人和指陈友谅的上位,是通过政变手段,用血洗清自己的地位,麾下

  • 大辽的一代仁君:耶律隆绪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辽朝,辽圣宗

    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1年公元1031年)在位时间:公元982年公元1031年曾用年号:乾亨、统和、开泰、太平谥号:文武大孝皇帝庙号:圣宗安葬地:庆陵公元971年,耶律贤的儿子耶律隆绪出生。公元982年,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公元986年,宋辽雁门之战,宋军大败。公元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

  • 晚清灭亡前的四件怪事,难怪说清朝的气数已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甲午战争

    在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朝灭亡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在社会当中发生的事情已经预示着大清的气数已尽。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大清国在灭亡之前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四件怪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戏子只知唱戏,不知屠杀将至,宛如行尸走肉这件事发生在旅顺,1894年11月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攻进了这座城

  • 揭秘: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为何比其他朝的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皇帝

    唐朝有活了77岁高龄的唐玄宗李隆基;宋朝有活了81岁高龄的宋高宗赵构;清朝有活了88岁高龄的清高宗弘历。明朝寿命最长的太祖朱元璋比这三人中最短的李隆基还要短。甚至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也比唐、宋和清三朝短。难道真的是因为明朝皇室存在严重的遗传病吗?据相关资料显示,唐、宋、明和清四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分别为4

  • 清朝晚期的洋务运动长达30年之久,为什么期间西方的列强没有再次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洋务运动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深远,曾经一度成为世界上的一流大国。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我国国力越来越弱。1840年,西方列强入侵我国,拿钱又拿地,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1860年以后,清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工厂、海军,发展军事,展开了洋务运动,时间长达30年。在

  • 晚清时期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为什么没有造反?他有想过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汉族,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书生门第家庭。同治中兴第一功臣,湘军的创立者、统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

  • 清朝入关之后朝廷专门拨款养着他们,养一个八旗子弟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八旗子弟

    八旗制度是清朝赖以立国的根本制度,它不仅是一项社会制度,也是一项军事制度。正因为八旗制度的存在,才使得爱新觉罗家族可以一步步统一女真各部,以至于最后问鼎中原统治全国。在八旗制度下,八旗子弟作为最基本的军事单位,为清朝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因如此,清朝入关之后,对八旗子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清朝的八

  • 晚清甲午海战的清军装备:炮内装沙子并非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甲午战争

    经典影片《甲午风云》是1962年摄制的。片中,邓世昌命令致远舰上的水兵将弹头拔下,从炮弹中倒出的竟然是沙子。看到这一情节,每个中华儿女必然无比愤慨,没想到清廷的腐朽竟至于此。然而,为什么大战在即,北洋海军的炮弹中却装满了沙子呢?原来,当时北洋海军各舰使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另一种则是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