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成功被称为国姓爷,为何后世很少称其为朱成功?

郑成功被称为国姓爷,为何后世很少称其为朱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47 更新时间:2024/2/5 14:44:13

郑成功是我国非常出名的民族英雄,与清军抗争还收复了台湾。当时清军入关,郑家又重新扶持了一位皇帝,这位皇帝还把自己的姓氏赐给了郑成功,所以那段时间里郑成功又叫朱成功,但为什么后来又改回郑成功了呢?其实郑成功虽然被称为国姓爷,但他扶持皇帝也只是为了抗清而已,这个名号对他来说并不是很重要。而且当时在海上郑家的名号已经成为了最强标志,简直是不要太好用啊。

在帝制时代,获赐国姓是无上的荣耀。比如,隋唐评书演义中,那位足智多谋,如同诸葛亮一般的人物徐茂公,就被李唐赐予国姓为“李”,而更名为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公,被唐高宗李渊赐姓李,为李世勣,其后又为避李世民的名讳,而单名为勣),并附宗正属籍(即被视为李唐宗室)。至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李勣之孙--李敬业起兵讨伐武氏,才被武则天追削官职爵位,并发冢斫棺,复姓徐氏

而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也有一个很是荣耀的称呼--国姓爷。国姓爷的称呼,源於郑成功蒙受明·隆武帝赐予国姓“朱”。郑成功为郑芝龙长子,本名森,字大木。明·隆武帝为郑芝龙所拥立,隆武帝很赏识郑芝龙之子郑森的才华,同时也为了笼络郑氏。故赐郑森国姓“朱”,名成功,自此,郑森便更名为朱成功。

那么,既然郑森以获赐明朝的国姓为耀,而民间亦常称其为国姓爷。却为何后世很少称其为朱成功,而通称其为郑成功呢?

其一,郑氏在闽台地区的强大影响力。郑氏为入闽八姓之一(其余七姓为林、黄、陈、詹、邱、何、胡),在闽台地区深有影响力(在闽南及台湾,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俗语)。郑芝龙经营海上数十年,家族力量盘根错节、极为雄厚,而获赐国姓唯有郑森。而由于郑森青史留名、千秋功载,故在郑氏宗法上,也得称呼其为郑成功,以示为郑氏之荣耀。

其二,南明的最终败亡。获赐国姓虽为无上荣耀之事,但南明政权并没有能支撑多久。在国力强盛之时获赐国姓,乃是蒙受国家的恩宠与庇护。而在国家衰败之时获赐国姓,乃是朝廷往往已经要仰赖受赐姓者的支撑才能得以维系,这在实则上已经主客易位了。故而,“国姓”的含金量已然不同,而在明郑政权被满清消灭之后,“国姓”更成为烫手山芋。在满清的统治之下,郑氏战战兢兢,为与明朝撇清关系,也不会再称其先祖为朱成功。

其三,满清的官方影响。“国姓爷”成为郑成功抗清的一块金字招牌,屡屡令满清头痛不已。在明郑政权被消灭之后,满清官方惧怕郑氏残余力量,再以此为抗清的名号(“国姓爷”的名号,在很大程度上就已意味着获得了大明授予的抗清名分),故复其本姓为郑,称其为郑成功。

标签: 明朝郑成功

更多文章

  • 杨坚夺取皇位后,是如何对待周宣帝尚在的五位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杨坚,宇文赟

    周宣帝宇文赟是北周第四位皇帝,但他只做了一年多时间的皇帝,在这期间他却册封了五位皇后。后宫同时存在5位皇后,这是很罕见的一件事,但也体现了周宣帝的荒淫无道。周宣帝做了一年时间皇帝后,为了专心在后宫享乐,将皇位让给了太子宇文衍。不过纵欲过度,使周宣帝的身体出现了问题,22岁就去世了。周宣帝去世时,才2

  • 朱棣在位期间,他采取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朱棣

    如果只是在明朝中选最厉害的皇帝,那朱棣肯定是最强候选人之一。朱棣被称为具有世界眼光的皇帝,不仅开创了永乐盛世,更是把明朝的文化带出了世界。朱棣能够当皇帝也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最后还是做到了。朱棣建立自己的权位,不仅让国内的文化多点齐放,还于很多周边国家发展成了还有关系。毕竟朱棣的野心并不小,也让封

  • 晚年时期的朱元璋是怎样的?他发明了什么残酷的刑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名从底层出身的皇帝,和刘邦的身世比较相似,不过朱元璋要比刘邦更加极端一些,不管是在处理朝政还是治理贪官,朱元璋所表现出的态度往往令人感到心生畏惧。在历史中,对于朱元璋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朱元璋是一位好皇帝,有人认为朱元璋是暴君,其实这两个说法都不算错。朱元璋的功绩的确不能掩埋,但他

  • 揭秘历史上最无耻的将军,竟然娶自己的亲生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金朝,孔彦舟

    在我国历史上很多将军都是武科出身,还有很多最开始只是一个地皮无赖,参军后有一些小战功才得以发迹如朝为官,这些人当了官之后只会变得变本加厉,更加的为虎作伥,而宋朝的孔彦舟就是这类人之中最杰出的代表,不仅欺压百姓,在最后更是叛宋投金,做了实实在在的卖国贼。孔彦舟起初只是一个地痞无赖,平时欺男霸女,烧杀抢

  • 魏忠贤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吗?真相确实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魏忠贤

    纵观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宦官和文官之间经常发生争斗,皇帝似乎是双方争斗的位置。皇帝有时重用宦官和文官。但不管怎么说,皇帝自然是亲近太监的,因为太监的权力来源于皇帝缺少后代,也就是没有退路。他们为皇帝贪钱,杀魏忠贤只是后来的一句话。不像公务员。他们的权力来自科举和他们的派系。他们的后代有退路。换主人是大

  • 明朝灭亡时锦衣卫为何不出手?它能帮明朝起死回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锦衣卫

    在明朝末年,其实锦衣卫的数量也并不多。而且就算有锦衣卫,你让他怎么帮明朝起死回生?当时锦衣卫的定位就是类似于今天的特殊组织,或说是特工一样。锦衣卫最大的作用就是查贪污腐败之类的,你如果让它发挥作用的话,那你就是说当时的皇帝命令锦衣卫去查一查他手下有哪些贪官污吏,以此来整治他们。那这样的话我觉得大明朝

  • 崇祯皇帝为什么宁愿自杀亡国,也不愿接受李自成讲和的提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崇祯,李自成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明朝末年,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可以说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一直想着扭转局势改变现状,但他同样也有很多缺点,刚愎自用。官僚体系的腐朽,天灾人祸,使得明末时期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则算是起义的首领。不过,李自成曾经对

  • 鼎盛时期的李自成有一百万将士,为何面对清吴联军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李自成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鼎盛时期的李自成大概有一百万人的军队,管辖地区也有数千里,还攻克了明朝的皇宫,但是在面对只有十余万的清吴联军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李自成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过硬的军事实力,通俗点讲的话,就是没有一支精兵。李自成虽然拥有一百万人的军队,但是我们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一反常态,在自己盛年之时主动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就是那个在很多人眼中,默许甚至是纵容秦桧将岳飞陷害致死的南宋皇帝,也许有人会因为对岳飞的惋惜,连带着就会对秦桧和赵构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不过,宋高宗却在自己还没老的时候,退休不干,不做皇帝,改当起了太上皇,这又是怎么回事?赵构为何要一反常态,连皇位也不要了呢?封建社会中皇帝这个职业基本上

  • 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王朝,大理国啥时候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理国

    说起存在于中国历史上的王朝,那简直就数不胜数到了,中华文明蔓延至今,不仅仅是史书能记载的。今天小编带你们了解一个史书没有记载,但皇帝名字却家喻户晓的王朝。我们大多人对中国朝代的印象都是像唐宋元明清这样的光辉时期,虽然有着盛极一时,但也慢慢衰败,这些我们都记得。除了那些大起大落的王朝之外,有一个连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