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担任丞相时,为何发动的战争死亡人数不过数万

吕不韦担任丞相时,为何发动的战争死亡人数不过数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36 更新时间:2024/3/7 16:32:56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逐渐强大,成为当时一流强国,秦军变成闻名天下的虎狼之师。有了军功爵制,每个秦国士兵都敢上阵杀敌,因为有了敌方人头,就可以晋升爵位,爵位又可以带来财富和地位,白起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发动的战争中,动辄杀伤数十万人的例子并不少见,这是将士们都乐意做的。

可是,从公元前247年到公元238年,吕不韦当秦国丞相十年来,秦军虽然没有停止吞并六国的脚步,可是战争却起了变化,最大的一点就是死亡人数大大减少。公元前245年,秦将麃公攻打魏国卷城,斩敌人首级三万;公元前244年,秦将蒙骜攻打韩国,夺取十三座城池,杀敌一万;公元前242年,秦将蒙骜攻打魏国,占领二十座城池,斩首二万。

这些战争取得的战果并不小,但是杀敌人数却不多,如果放在白起当将军的时候,一般都动辄斩首十万以上,可是如今杀敌最多才三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是蒙骜等将领不如白起嗜杀?或是秦国士兵不再敢于拼命?都不是,而是因为这段时期秦国的策略发生了改变,并不再是单纯地用武力来解决战争。

毫无疑问,商鞅制订的军功爵制度让秦国国富兵强,战士们不怕牺牲,敢于拼命。但是也带来了两大隐患,一是斩杀敌人虽然很多,但是自身死伤也不少,比如长平之战,虽然杀赵国45万军,秦军也死伤了30万;二是六国虽弱,灭亡是历史趋势,可是面对秦兵的屠杀,六国人当然要反抗,反正战也是死,投降也是死,不如战一把来得爽快。

虽然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实力居于七国之首,可是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商鞅推行的军功爵制不再适应。这时候吕不韦推行的是《吕氏春秋》提出的主张,“兼儒墨,合名法”,强调以德为本的礼乐教化,强调赢取民心的王道仁政。用这一思想治国能缓和社会矛盾,让百姓休养生息,对恢复经济十分有利。

也正因为如此,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大多采用了温和的方式,如果还像白起那样,可能不等六国灭亡,秦国的士兵就先死伤殆尽。可惜由于吕不韦的个人过失,秦始皇在执政后期对《吕氏春秋》弃而不用,否则秦国或许是另一番模样。

标签: 战国秦国吕不韦

更多文章

  • 孔子原本能在齐国大有作为,那为何他坚持要离开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朝,东周,春秋,鲁国,孔子

    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孔子并不是鲁国人。根据史料的记载,孔子的祖先是宋襄公,宋襄公的八世孙孔防叔受到当朝大夫的迫害,被迫出走鲁国,在此地定居。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成年后,成了鲁国的士大夫,后与孔子的母亲颜氏野合。由此可见,孔子并非嫡出,他只是叔梁纥的私生子。叔梁纥在孔子很小的

  • 龙阳君真的是魏王的男宠吗,龙阳君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龙阳君

    一说到龙阳君,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成语“龙阳之好”,这是一个专门用来形容同性之间感情的词语,而这个词的主人公就是战国时期的龙阳君和魏安釐王。据说龙阳君就是魏安釐王的一个男宠,自然也是有一些“以色侍人”这样的词语安排在龙阳君的头上,但是即便是众人都这样说,也不见得就是历史真实的情况,到底龙阳君和魏王是什

  • 周考王姬嵬,他在位期间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朝,东周,春秋,周考王

    公元前441年,姬嵬杀害其兄周思王自立,是为周考王,在位15年。公元前426年周考王去世,其子姬午接替即位,是为周威烈王,葬处不明。周考王姬嵬在位期间,封弟姬揭于王城,以继续周公的官职,史称周桓公。时人称此国为“西周”。周桓公死,传位于子威公。威公死,传位于惠公。惠公长子史称

  • 廉颇是一代名将,为何赵王要放弃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朝,东周,战国,赵国,廉颇

    “负荆请罪”的故事可谓是世人皆知,简单的来说,战国时期强大的秦国想要吞并其他国家,而在这些国家中,只有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开始强盛起来,但是赵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都有将相不和的问题,大将廉颇与丞相蔺相如经常因为政见不合而闹不愉快。在战国时代,有

  • 秦舞阳才13岁,为何要派他和荆轲一起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燕国,秦舞阳

    公元前227年的战国已经接近尾声!有一天,秦国咸阳宫外来了两个燕国使臣,荆轲和13岁的秦舞阳,一个捧着人头,一个捧着地图,两人受燕国太子丹之命前来刺杀秦王嬴政,可是没想到一上线行我就害怕了,为了防止被识破了,于是荆轲就独自上前给秦王乘上地图。地图翻到尽头,匕首出现,唉这就是图穷匕见的来历吗!荆轲突然

  • 胡服骑射对赵国有什么影响,赵国实力强劲为何还会被秦国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周,战国,赵国

    很多人都知道,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上实行的一次改革,而经过了这一次的改革,赵国的战斗力可以说是大大的增强了,可以说胡服骑射就是赵国历史上一次非常大的变革运动,而这之后的赵国实力突飞猛进,那么究竟赵国的实力增加到多厉害呢?据说赵国一度能够和秦国相提并论,这是真的吗?但是既然赵国这么厉害,为什么最

  • 如果商鞅没被处死,秦国会不会提前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周,战国,秦国,商鞅

    商鞅也叫卫鞅,公孙鞅,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商鞅自幼便熟读百家经典,是一位满腹经纶之人,但他主修的是“”法家之术”。商鞅一直希望遇到一位伯乐,于是早年曾周游列国,后来到了魏国,但始终未能得到魏惠王重用,正在他倍感失望落寞之时,得到了秦孝公的一道求贤令,这道求贤令内容

  • 孔子的真正身世如何,为什么他的母亲不愿提起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周朝,东周,春秋,鲁国,孔子

    在遥远的夏商周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礼节来教化人民,但相当多的人还是生活在野蛮未开化的状态下,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路思想流派开始涌现,人们的行为才开始逐渐受到约束,现代伦理道德观念也初具规模,而这些众多的思想流派中,最为闪耀,对中国影响极为深远的,当属孔子的儒家学派了。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

  • 秦国统一天下的六大功臣,他们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秦国,秦朝

    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统一王朝,这个王朝有太多可书写的内容。我们都知道秦朝的统一并不是一代人的努力,而是代代贤君名臣努力的结果,但是秦国统一除了君主之外,臣子之中谁的功劳最大?秦国统一天下的6大功臣排行榜:商鞅排第二,王翦排第五。第一位:白起之所以把白起排在商鞅之前,完全是因为白起是军功,在历代的统一

  • 春秋五霸最后都有什么结局,春秋一代霸主最终有几个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周,春秋,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春秋时期,周天子逐渐没有存在感,各诸侯国相继各显神通。像楚、秦、齐、晋这样的大国经常扮演着“天子代表”的角色去制约其他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有五位君主因为非常给力而先后成为了“春秋五霸”。关于五霸有几个版本,这里就来看个大众版本。但这五位霸主的结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