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认为此人不可重用,诸葛亮不听,结果蜀军损失惨重?

刘备认为此人不可重用,诸葛亮不听,结果蜀军损失惨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4 更新时间:2024/1/21 16:33:03

马谡不是只会说大话的人,还是有真学问的。他小的时候就熟读兵书,对兵法的理解很透彻,总会有异于常人的想法。如果他没有两把刷子的话,能入得了孔明的法眼吗?两人也就不会聊天很投机。可能在小说里面,作者把孔明写得太神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对带兵打仗不是很拿手,他的强项是处理内政,要说理论方面可能还不如马谡。

文献资料里有记载,马谡这个人很擅长拍马屁,所以才让孔明对他很满意。可实际上孔明也不是那种人,不会被恭维的话丧失理智。他之所以喜欢马谡,必然是因为有用处。再加上马谡的确有料,对他有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马谡的理论学的好,弥补了孔明的短板,所以才会得到重用。而马谡也很感激,被孔明杀的时候没怨恨。

虽然刘备说马谡不能被重用,否则的话会坏大事。可是在他死后,孔明没有听他的话,还是重用了马谡,等于给自己埋下地雷。主要是因为孔明接受了刘备的委托,要辅助刘禅治理蜀汉。可是他太忙了,压力非常的大,需要马谡帮助自己。而且军中有很多派系,他需要自己的亲信,在军中树立威信。相比较其他人,孔明更看好的是马谡,作为接班人来培养。

他经常招来马谡谈话,需要军事理论来发自己的灵感。孔明在北伐中任命他为先锋官,这让很多人反对。因为马谡基本没有实战经验,突然担任先锋大将太唐突了,可是孔明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只要马谡能够争气,在战争中立下功劳,就可以进入核心圈子。这是孔明在为马谡进阶铺路,只可惜的是,马谡却没有把握好机会。

马谡因为太轻敌了,脱离主力冒进,导致在街亭惨败,这让孔明对他很失望。军中对马谡的指责很大,而且也有埋怨孔明,先前不听大家的劝阻,才导致惨败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孔明只好杀掉马谡平息大家的愤怒。虽然他不愿意,可也没有其他办法,不能冒险失去对蜀军的控制。

更多文章

  • 假如秦始皇活到陈胜吴广起义时期,他能战胜刘邦项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广杀陈胜,陈胜和吴广为什么要反秦,陈胜和吴广的故事视频

    秦始皇秦始皇建立统一王朝是一项伟大的功绩,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华夏大地的大一统。但恰恰因为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导致秦朝各项政务的实施都比较困难。原本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流通的钱币,这一下要统一文化,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统一思想文化这件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

  • 曹操为何打不了天下?杨修临终前的一句话,仅有司马懿听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军师司马懿杨修,曹操为何杀杨修而不杀司马懿,曹操和杨修的下场

    杨修杨修是曹操手下的人才,但是由于说话不慎被曹操所杀。当时曹操正在前线驻扎,然而进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又不甘心退兵,正处于进退两难之际,这时候需要制定一个夜间口令,曹操当时正在喝鸡汤,随口就说鸡肋。杨修得知之后,吩咐身边的人收拾东西准备行军,说曹丞相要撤军了。曹操出门巡视,看到不少人都在收拾行囊,大

  • 巨鹿之战,项羽并没有击败章邯,占优势的章邯为啥主动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巨鹿败章邯,项羽在巨鹿霸气说话,章邯真打不过项羽吗

    章邯当时秦国面临天下大乱的局势,感到了危机,迅速调集大军四处平定起义军。其中章邯被委以重任,率领秦军精锐多次打败起义军,还杀死了楚军领袖项梁,也就是项羽的叔叔。项羽接任了叔叔的职位,当然将这章邯视为仇人。因此见到章邯率领的军队之后,项羽迫切地想要报仇。其实凭借当时起义军的实力,并不足以与章邯带领的秦

  • 荆州之战,如果刘备派赵云帮助关羽,荆州还会失守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假如赵云帮关羽守荆州,荆州交给赵云能守住吗,赵云打得过关羽吗

    荆州之战在关羽发起襄樊之战后,关羽取得节节胜利,曹仁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于禁和庞德前来助战,没想到一个被关羽斩杀,一个被活捉。之后曹操又派出徐晃等名将来支援樊城,就在这时候,吕蒙偷袭了荆州,糜芳、傅士仁投降,导致荆州门户大开。这糜芳、傅士仁都是关羽比较信任的人,因此关羽敢亲自带领大军到前线,所以关羽在

  • 龙且有多重要?为啥龙且一死,项羽就知道自己快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龙且之死对项羽的影响,龙且与项羽谁厉害,项羽得知龙且之死大哭

    项羽项羽这个人英勇善战,只是有些狂傲自大,不愿意相信身边人的建议,很多重要的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因此在项羽身边,很多人才都没有得到重用,以至于后来都离开了项羽。刘邦与项羽正好相反,刘邦本身实力有限,非常依靠身边人,他的江山几乎都是萧何、韩信等人帮助他打下来的。当年项羽与刘邦大战,最初刘邦节节败退,但

  • 齐国寓言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海国寓言故事,齐国寓言故事365,齐国的寓言

    [var1]【原文】《艾子杂说》齐王于女,凡选婿必择美少年,颜长而白晰,虽中无所有,而外状稍优者必取之。齐国之法,民为王婿,则禁与士人往还,唯奉朝请外,享美服珍味,与优伶为伍,但能奉其王女,则为效矣。一日,诸婿退朝,相叙而行,傲然自得。艾子顾谓人曰:“齐国之安危重轻,岂不尽在此数公乎!”【故事】齐王

  • 12岁时便已进入丞相吕不韦门下的甘罗,死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正史上的甘罗之死,神童甘罗几岁成为丞相,甘罗死了吕不韦为什么让李斯出去

    (一)甘罗其人说起古代的神童,大家随口都能报上几个名字,而我们要讲的甘罗,就是政治上的神童,因为他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宰相![var1]在民众的印象中,宰相位高权重,是封建王朝中仅次于帝王的人物。而有能力坐上这个位置的人,不是饱经沧桑、胡子一大把的耄耋老臣;就是八面玲珑,深得皇帝信任的中年干臣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哪3户?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与他们也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亡秦必楚和楚秦的关系,历史中的秦国灭楚,秦楚之战有哪些

    [var1]众人都以为这句话里面“楚”指的是楚人,因为最终带领起义军消灭秦朝的就是楚霸王项羽。但其实这里的“楚”指的极为广泛,并不是单指一个人或一个族群。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楚虽三户”,到底指的是哪三户?秦国灭楚在探究“三户”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年秦国灭楚的往事。在各大诸侯国中,楚国本是最

  • 真实的大禹,真实的夏朝、真实的夏都,真实的治水,究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朝大禹的真实生活,大禹时期的夏朝版图,大禹建立夏朝在哪里

    华夏文明来自于夏朝,夏朝的建立得力于尧、舜、禹三代形成的文明禅让制度。对于尧、舜、禹三位帝位传承者,所形成的接班禅让制度,现代人普遍认为是一种神话传说,尧、舜、禹也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很能相信他们是实实在在、从普通人中成长起来的、具有高尚品格的帝王。从怀疑尧舜禹人物的真实性,到怀疑禅让制度的真实性,

  • 聪明绝顶的商纣王,为啥加速了商朝的灭亡?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商朝六百年,它经历了多次迁都、频繁的盛衰循环,可谓命运多舛。我们先认识下商朝的两大特点:第一,“殷因夏礼”,商朝本质上是对夏朝的延续。名为“朝”,实际上其实是部落的联盟,商王居住在都邑,定期巡守天下,统治着分散在各地的部落君长(即所谓的“诸侯”)。他们直接关系松散,一旦商王室实力衰落,就会面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