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哪3户?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与他们也有关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哪3户?楚国800年江山亡于秦,与他们也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42 更新时间:2024/2/27 4:18:26

[var1]

众人都以为这句话里面“楚”指的是楚人,因为最终带领起义军消灭秦朝的就是楚霸王项羽。但其实这里的“楚”指的极为广泛,并不是单指一个人或一个族群。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楚虽三户”,到底指的是哪三户?

秦国灭楚

在探究“三户”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年秦国灭楚的往事。在各大诸侯国中,楚国本是最为强大的,自建立之初,实力就在其他国家之上。后来即使差点惨遭覆灭,也迅速恢复了强盛,实力地位远不是当初仍被称为“蛮夷”的秦国可比。楚国的最后一任国君楚怀王即位后,曾重用屈原等一干德才兼备的朝臣,对楚国进行一系列的维新变法。这本来是一次让楚国脱胎换骨,更加强盛的壮举,却遭到了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致使此事以失败告终。

[var1]

当时秦国已经开始了蚕食各国的战斗,先后拿下了几个效果,正在与齐国交战。齐国战力雄厚,秦国难以攻陷,而如果齐楚联合,更是让秦国难以对抗,统一六国的计划也将无法实现。为了杜绝这一情况,秦惠文王便派遣张仪前去与齐国谈判,以六百里土地为条件,换取楚怀王与齐国的决裂。楚怀王当时变法失败,正愁无法为国增益,自然不会拒绝这个合作。

但他没想到的是,他照做之后,秦国却直接毁约,只给了六里的土地。

[var1]

楚怀王被戏耍,异常愤怒,当即举兵伐秦。但那时秦国已经吞并了齐国,实力大增,楚国完全不是对手,大败收场。秦国大胜后,不仅各种占领土地,将楚怀王骗到一处,秘密杀害,还进入楚国的都城各种烧杀抢掠,屈原投江自尽就是因为不忍看到秦国的赶尽杀绝。后来新王即位,曾一度恢复楚国实力,却仍是不敌秦国,最终楚国彻底灭亡。虽说各国都曾被秦军烧杀抢掠过,却只有楚国最惨,不仅八百年江山毁于一旦,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骗,就连都城与朝臣也都被逼死,王室也是几乎死绝,而楚国的惨案也是上面这句话的源头所在。

[var1]

三种说法

讲完了楚国灭亡的悲惨,我们再回到这句话本身,看看这“三户”到底指的是什么?关于这个,学术界争论不断,说法也有许多,最据说服力的只有三点,分别是地点、姓氏与比喻。

先来说说地点,地点中的三户指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三户城,位于河南浙川的西北方向,乃是楚国最早的发源地,楚国先祖就是在这里发展壮大,这才有了后来庞大的楚国版图。

[var1]

而另一个地点指的就是“三户津”,位于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的附近,在秦末时期被称为“三户津”。巨鹿之战时,项羽曾率军在此地与秦军发生交战,虽然规模不大,却为巨鹿之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关键的贡献。除了地点,这“三户”指的还是三个姓氏,分别是屈、景、昭三个楚国立国的大姓。楚国族姓为芈,分支便是这三个姓氏。当时除了楚国最尊贵的就是这四个姓氏,以王室芈为尊,其他三姓虽不及王室,但也是贵族世家。

[var1]

而除了这四个姓之外,其他就是平民百姓或是外来人口了,楚国王室被灭之后,这三个大姓就成为了楚国最后的血脉。而在后来的伐秦的队伍中,有很多都是楚人出身,也与姓氏血脉遥相辉映。而这第三种说法,说的却是“三户”乃是一种比喻,其中的三户指的是三户人家,虽然与秦朝这棵参天大树比起来能力不足,但必胜的决心却是极大的。同时这三户,也代表了一种团结的力量。毕竟后来秦朝被推翻,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var1]

三个人

其实除了上面的三种猜测之外,世人还有第四种推测,那就是这“三户”泛指的是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与伐秦起义息息相关的陈胜、项羽与刘邦。先来说说陈胜,他与吴广联合在大泽乡发起起义,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头人。秦朝的腐败统治虽然致使天怒人怨,但没人敢第一个站起来反抗,陈胜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需要的恒心与毅力缺一不可。

[var1]

而冥冥中注定的是,陈胜就是地地道道的楚人,因为当雇工时受欺压的悲惨遭遇,决定站出来奋起反抗。虽然他起义过程不过六个月,最后也兵败垂成,但也激励了其他人起兵伐秦,乃是秦朝灭亡早期重要的先驱。说完了陈胜,我们再来说说项羽。如果说陈胜是作为底层民众对秦朝的讨伐,那么项羽代表的就是地地道道的楚国势力了。楚国灭亡之后,项羽一家并未选择隐退,而是一直在蛰伏隐忍,等待推翻秦朝。

[var1]

后来项梁拥立楚怀王的孙子为新的楚怀王,彻底继承了楚国残留的实力,开始发展壮大。正因如此,项羽才能在伐秦初期能带兵杀敌,占尽优势。后期项羽占领天下,自封为楚霸王,也是把自己当做楚国正统自居。大家可能会问,陈胜与项羽都是楚人,项羽带领的又是楚国的兵将势力归属于“楚”无可厚非,刘邦这个草莽又与楚国有何关联呢?刘邦虽然祖上是魏国人,却也与“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虽然父辈是魏国,自己却是生在楚国的,而且他领导的队伍中,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兵,也大多都是出自楚国的。可以说,刘邦也算是楚国旧人。由此看来,“楚三户”指的是他们三个,也是说的通的,毕竟这三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与楚国有所关联。

[var1]

结语:虽然上面列举了许多关于“亡楚三户”的分析,但归根究底这句话的主旨落在了灭秦这件事情上,所以“三户”所指极为广泛,既可以说是地名,也可以说是姓氏甚至是人。但不管怎么解释,这句话都代表了世人推翻腐败秦朝的决心。当年秦国灭楚时的残忍,腐败的秦朝也需要为此付出代价了。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大禹,真实的夏朝、真实的夏都,真实的治水,究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朝大禹的真实生活,大禹时期的夏朝版图,大禹建立夏朝在哪里

    华夏文明来自于夏朝,夏朝的建立得力于尧、舜、禹三代形成的文明禅让制度。对于尧、舜、禹三位帝位传承者,所形成的接班禅让制度,现代人普遍认为是一种神话传说,尧、舜、禹也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很能相信他们是实实在在、从普通人中成长起来的、具有高尚品格的帝王。从怀疑尧舜禹人物的真实性,到怀疑禅让制度的真实性,

  • 聪明绝顶的商纣王,为啥加速了商朝的灭亡?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商朝六百年,它经历了多次迁都、频繁的盛衰循环,可谓命运多舛。我们先认识下商朝的两大特点:第一,“殷因夏礼”,商朝本质上是对夏朝的延续。名为“朝”,实际上其实是部落的联盟,商王居住在都邑,定期巡守天下,统治着分散在各地的部落君长(即所谓的“诸侯”)。他们直接关系松散,一旦商王室实力衰落,就会面临来

  • 先秦:“牧野之战”前的大阅兵之周武王观兵孟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观兵 周武王九年,武王姬发在毕地给先君献完祭品之后,直接率领准备充分的大军向东方的天下之主殷商而去。那么周武王这一次的目的是什么呢?历史上把周武王的这次军事行动称为“观兵孟津”,也就是定义为了一次阅兵行动。周文王治理周国将近五十年,所以在诸侯国中有很高的声望,因此周武王为了对外宣扬自己的正统性,这

  • 先秦:周穆王征伐犬戎之战一无所获的尴尬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穆王征伐犬戎,犬戎国,犬戎是什么意思

    01犬戎犬戎是上古时期就开始活动于我国西北一带的部族,他们可能是游牧民族,也可能是半农半牧民族,是华夏文明认定的西戎的一部分。早在夏代就有犬戎的记载,《竹书纪年》中记载,在夏朝第四代王“相”的第一年,夏王朝就进行了一次征伐犬戎(畎夷)的战争。此后犬戎就时不时地出现在史书上,商王朝与犬戎作过战,周文王

  • 为前途韩信几次背主,带兵赢家却结局凄惨,只因功高盖主不知收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韩信是不是最会带兵的人,韩信带兵有多厉害,韩信交出兵权的原因

    但是众所周知,韩信在项羽那里没有受到重用,而是当了一个非常普通的郎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项羽的侍卫。时间一长韩信觉得升迁无望,所以就投靠了刘邦。但是韩信当时真的是升迁无望么?这点从韩信当时的职位就能看得出来,侍卫虽说没有什么明面上的权力,但其实在古代的军队中将领的贴身侍卫要比一般的千户官权力都要大的

  • 刘备东征孙权时,为何诸葛亮死活不跟随,13年前孔明就已道明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诸葛亮孙权刘备关系,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

    刘备后来还拥有了五虎上将等一些著名的勇猛将士。在公元219年和曹操大战汉中的时候,刘备获胜。但是在公元220年,蜀国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败走麦城,中了曹操和孙权的奸计,死在了临沮,因为关羽这个人一直都是忠义之人,宁可战死也不投降,所以最后死在了孙权的手上,而荆州又丢了,这彻底的激怒了刘备。在公元221

  • 魏,蜀相继称帝,为何远在南方的孙权不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形成,孙权在哪里登基称帝的,孙权为何称帝那么晚

    时隔一年,公元221年,蜀中刘备听闻曹丕已经称帝,于是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作为三分天下的孙权集团却在229年称帝,国号吴,为何同为天下三分之主,却称帝这么晚呢?历史上对于孙权登基时间晚,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不妨我们以上帝视角去分析下孙权这也是明智之举。其一:没有合理的登基理由曹氏家族虽然一直是挟天子

  • 赵云比关羽强?为何文丑大战赵云不分胜负,却被关羽三回合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云为什么杀颜良文丑,文丑跟赵云大战为何被关羽秒杀,文丑和赵云的对决

    现如今许多的影视作品也是以这一时期作为背景、素材进行拍摄的,一些人也喜欢在闲暇时间观看这类影视作品打发时间,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最让人感到着迷的也许就是当时将领们之间的争锋与对决。不知道大家对于颜良这个人又有怎样的看法,我想提及到这个问题,一些人则会认为其身为袁绍阵营中才能最为出众的将领,下场确实极为凄

  • 魏延得不到诸葛亮的信任,关羽却对他惺惺相惜,其中暗示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延给关羽的三个忠告,赵云魏延关羽蜀枪,魏延与诸葛亮有关系吗

    在正史中似乎诸葛亮五次北伐,也并没有让魏延担任什么重要职务。可是“五虎将”中最为心高气傲的关二哥,对魏延可以说是惺惺相惜。按说关羽都看不起黄忠,为何却对“叛将”魏延欣赏有加?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敕封五虎上将,并且将魏延封为镇北将军。公元219年彼时的刘备还未称帝时,安排汉中太守这个职位时,

  • 魏延屡次被刘备委以重任,为何诸葛亮却不信任他,原因竟是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接受魏延的建议,诸葛亮为何重用了魏延,魏延有多怕诸葛亮

    首先,就要说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描写的一个情形,那就是北伐后期,诸葛亮自知自己的命数,为了能坚持完成北伐大业,他用七星灯为自己续命,但是在严密部署的情况下,魏延却突然闯入他的帐中,破坏了七星灯的阵法,导致诸葛亮的谋算失败,从诸葛亮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那等同于害命,虽然这个故事出自演义,其中有很多作者的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