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赵恒是一个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庸皇帝,总是会冤枉杨家将。在野史中如此,正史中亦如此。正史中记载的他的负面新闻也非常多,例如后半生专注于修炼长生不老丹药等等。但其实他的前半生的功绩还是非常值得歌颂的。
赵恒在位期间干了不少大事,脾气也十分的好,对待官员们毫不吝啬,说涨薪就涨薪,还曾一度涨到历史最高,羡煞了许多后代官员。
这样好脾气的皇帝在整治贪官污吏上面其实比那些我们印象中那种雷厉风行的皇帝还要下功夫,尽管他没有用那种一言不合就砍头的手段,但他却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成功创造出了一个廉洁的北宋王朝。
一、制约裙带关系。
众所周知,官员们之间会形成裙带关系,但是这种问题在北宋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说是已经泛滥成灾。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们一般会形成两种极端,一种是混吃等死明哲保身型,不去推荐新人;而另一种则是想要培养势力,疯狂举荐新人型。
于是赵恒针对这一现象出了一个制度,要求所有人必须每年至少推荐三个人,并且推荐人与被推荐人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这一政策非常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那之后,推荐官员便成为了官员的一大难题,被推荐人会被监督,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主动揭发,请求对自己宽大处理。这将原本懒散的朝廷氛围变得活跃了起来。
二、《会计录》。
《会计录》的诞生解决了贪官污吏们做假账的问题。以前的官员们非常不愿意查账,因为他们的真假账簿非常多,难以查清。但赵恒的这本《会计录》专门用来记录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假账再多都没用。
三、冤假错案。
赵恒对于处理冤假错案的方式也十分的有效。若是官员手下出现了冤假错案。便会被处以流放的刑法,同时还设立了纠察部门,专门检查那些已经判完的案子,一经发现错判,就会立刻追究责任。
再加上地方豪强的铲除等等这些治理手段,让北宋踏入了一个廉洁活跃的时期。所以对于他另一方面“君明臣良”的历史评价,是绝对担当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