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为大明朝续命几十年,为何死后却被万历抄家?

张居正为大明朝续命几十年,为何死后却被万历抄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4/2/8 21:16:52

生前极尽殊荣,死后却被抄家,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张居正的一生,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但他的改革,他的作为终被历史铭记。

实施新政,解大明危机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期,最大的成就就是通过改革解决了大明税收的问题 ,使得大明国库充盈,得以正常运转 ,没有张居正,大明可能就会因为自身的入不敷出而“穷”死。

当时大明朝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其实就是官员的贪腐,这些官员不仅是贪,而且是“贪得无厌”,他们将土地通过买卖形式转移到自己手中,使得国家土地剧减,土地少了税收自然就少了。

收税的人也不从根源上考虑问题,只会加重百姓的税收负担,结果闹得是国库依然空虚,百姓却怨声载道,除了那些把土地据为己有的官员,百姓的日子是苦不堪言,这个时候的明朝简直是摇摇欲坠。

张居正三任老臣,对于国家的问题清楚的很,所以在他上任首辅之后,就决心要做一番大事业,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做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官员进行严密监视,为此采取的方法是“京察”和“考成法”,也就是要求地方官员要随时向中央上报地方情况,中央也会不定期巡查地方,如此就加大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防止官员大贪大腐。

除此就是丈量土地和“一条鞭法”了。当时的张居正深知税收减少的症结在于土地,所以提出要丈量全国的土地,这可动了不少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当时是遭到不少大小官员的反对,但张居正抗住了压力,花费了三年的时间丈量了全国的土地,丈量结束后,全国登记的土地由原先的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顷直接增加到了七百余万顷。

全国土地顿时几乎就多出了一倍,税收自然而然也就差不多翻了一倍,这基本上就解决了税收难题。为了巩固,张居正继续推行了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最核心的就是百姓一年缴纳一次税收,一次性缴清,如此一来,地方官员无法再巧立明目收税,如此及解决了官员贪腐,也解决了百姓赋税中的问题,因此一条鞭法的推行是得到百姓拥护的。

国家有钱,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张居正算是力挽狂澜将危在旦夕的大明朝从生死边缘给救了回来。

张居正改革成功的背后力量

张居正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两个人的支持,一个是太监冯保,一个是李太后,这三个组成了强大的政治联盟,在把高供拉下马后,几乎就把控了大明朝的所有朝政,万历则成基本等同于“傀儡皇帝”。

历史上,“内相”和“外相”鼎力合作的事例是很罕见的,然而冯保和张居正却做到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冯保有别于魏忠贤刘瑾一流。冯保是个文化人,书读得多,他在司礼监任上曾镌刻《四书》、《书经》、《经书音释》等书,不仅通乐礼,还能够自己做一手好琴,被民间流传,重要的是冯保有政治抱负,希望能做一番事业,这一点与张居正不谋而合,所以两人能够组成强大的政治联盟。

李太后是万历的生母,万历自然不敢轻视,而冯保又是李太后最信任的人,如此三人的联合是强大无比的,因此,张居正的改革能够畅通无阻,主要就是和李太后、冯保组成了站在上位的强大的政治联盟。

张居正可预见的结局

张居正的改革是大刀阔斧、轰轰烈烈的而他最后的结局似乎也是可以预见的,这似乎是每一代顾明大臣都逃不过的使命与悖论。

对于历史来说,张居正完成了他的使命,但他的生命终究有限,破旧革新得罪的人多了,有朝一日命丧黄泉,无继任者,改革刚掀起的热潮便瞬间冷却直至消退。

张居正死后被万历抄家,家人有的死,有的被流放,结局甚是凄惨,我们为何说他这样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呢?

一是他的处事之道决定的。张居正有一句话:宁为循吏,不做清流。在他看来所谓“清流”,他们虽行为端正,忠君爱民,但往往沽名钧誉,做事固执死板,干不成几件实事,所以他原做“循吏”。

所谓“循吏”,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手段,如此才能掌握风浪的尖端,评估形势,达到预期的操纵能力。

在这样的处事之道下,张居正做事为达目的不惜手段,从不以君子标榜自己,所以他为了上位也会排挤贤能,一路走到首辅的位置,得罪的人那是好几箩筐都数不完的。

所以在张居正死后,他的政敌就开始纷纷出来咬他了,怎么样也要踩他一脚,这就是 张居正被抄家的导火索。

二是万历皇帝需要立威。作为张居正的学生,万历受了不少的气,再加上朝政被张居正把控,万历心里对张居正早已是很不痛快了,张居正死了,对他揽到大权简直是莫大的好事。

所以有人借机控告张居正是万历巴不得看到的,有了名由,处置张居正就简单多了,再加上有人鼓吹张居正家里有万贯家财,对钱动心的万历皇帝在夺了张居正生前的所有荣耀后,就 顺便派人把他的家也抄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真有那么好?一组数据让人大跌眼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真实资料,宋朝是真的弱还是对手太强,宋朝为什么能坚持3百年

    说起宋朝,在所有的封建王朝中,被当前历史学家公然为最好的朝代。好在哪里?首先,当然是士大夫民主政治,宋朝是所有封建王朝中唯一皇权与士大夫共治的朝代,士大夫对皇权确实起到了空前绝后的牵制和监督作用。其次是经济的高度发达,煤、铁全世界产量第一,人口过亿,全国竟然有七八千个集市。第三,高度开放,海外贸易等

  • 宋朝商业高度繁荣,为何商会却在明朝才得以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的商业政策,宋朝商业主要变化,宋朝商业发展最主要表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过于重农抑商的朝代,在建立初期,宋太祖就诏令:“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也诏令:“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细碎交易不得收税)。并严禁官吏勒索、刁难商贾,官吏如果“滞留(商人)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

  • 宋朝历史上的3大“饭桶”,第1位一顿能吃10斤猪肉,自称从未饱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最突出的三个特点,宋朝最厉害的饭桶,宋朝历史上的奇葩事

    第一位是张齐贤。张齐贤是一个典型的吃货宰相。他到底有多能吃?自称从未吃饱过。史书记载他“健啖”,“体质丰大,饮食过人”,意思就是特别能吃,胃容量惊人,似乎永远没有饱和的时候。《邵氏闻见录》上记载:“张齐贤饮啖兼数人,自言平时未尝一饱。”他出身贫寒,很少有吃饱的时候,只有等到村里人哪家还愿,施舍斋饭,

  • 张三丰享年212岁,明朝16位皇帝曾寻找,只为长生不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三丰长寿的秘密,张三丰的死亡之谜,张三丰一生的故事

    在正史里,张三丰出生于1247年,这个时候朱元璋都还没出生,而有人曾考证说张三丰是在1458年去世的,当然这只是猜测,并没有实际证据。在《明史》中,又有了另一种说法,他是于1464年去世的,享年218岁。更玄乎的是,在清朝时也有传言,说是李涵虚在道光年间遇到过张三丰以及吕洞宾,如果这样看来的话,那张

  • 宋朝商业贸易发达,经济富有,为何富而不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最富有的地方,宋朝商业发达的地区,宋朝商业发展情况说明了什么

    宋代建筑艺术,较之汉唐,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建筑最大的一次转型,它由汉唐的雄浑质朴、宏伟大气,转变为宋代的柔丽纤巧、清雅飘逸。最具特征的是,宋代建筑挑据,不似汉唐的雄浑稳重,而是翘立飞扬,极富艺术感,并且相当柔美细腻、轻灵秀逸。宋代建筑显然是一种世俗化亦贵族化的表现。这可以说是受到唐代晚期

  • 威震明廷近300年的锦衣卫,在明朝灭亡之时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被灭15万锦衣卫去哪,明朝的锦衣卫有多厉害,明朝末期有没有锦衣卫

    锦衣卫几乎活跃在明朝每个时期,可以说和明朝是“命运共同体”,但到明朝灭亡的最后时间里,威震明廷近300年的锦衣卫去哪里了?先来说下锦衣卫的老大,被称为指挥使的首领,明末最后一任指挥使名叫骆养性,此人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穿三朝元老周延儒谎报军情。1644年3月,李自成率大军攻占了北京,骆养性被农民军抓获,

  • 太子朱标为救老师宋濂而跳河,为何救人的侍卫却被朱元璋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标被朱元璋吓得跳河,朱元璋为什么杀宋濂,宋濂墓

    话说当年胡惟庸案牵连甚广,连太子老师,大文豪宋濂也被牵连其中。宋濂何许人也,其乃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刘伯温、高启齐名,被人称之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作为一代大儒的宋濂,初期和中期虽然略有坎坷,但基本上是顺风顺水。无论在官场还是文场,皆是超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

  • 在明朝被锦衣卫追杀怎么办?学他把鞋子脱掉吧!这样就能活命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派出锦衣卫去日本,锦衣卫对明朝的浓缩史,锦衣卫对明朝有影响吗

    明朝朱元璋时期的胡惟庸案就是毛骧一手所为,不过后来他也因为犯了众怒被杀,而后面的一些指挥使仗着他们的权利,有人开始参与皇位的争夺,有人陷害大臣,有人贪赃枉法,锦衣卫在明朝就是皇帝的一双眼睛,但这双眼睛也有欺瞒的时候,他们会在皇帝与情报之间进行欺瞒,不过因此丢掉性命的锦衣卫也不在少数,锦衣卫是皇帝的一

  • 徐达攻占元朝皇宫,把一个酒碗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却放声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与徐达的恩怨,徐达哪年投奔朱元璋,朱元璋打徐达原因

    1368年,距崖山之战过了90年,一个叫朱元璋的汉人一统江南,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八月,明军在徐达等人的率领下,越过长江天堑,直逼元朝大都(今北京),元顺帝携后妃、太子逃到上都(今锡林郭勒盟),后又弃城逃往蒙古草原。蒙古在中原长达百年的统治终于结束,明朝取得了长城以内的统治权,收回了儿皇帝石敬

  • 宋朝时期杨家将威名远播,那靖康之耻发生时为何不见杨家将身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的杨家将真的存在吗,南宋时期的杨家将真的那么厉害吗,宋代历史有没有杨家将

    杨家将的故事,相信大家多少都听说过。毕竟前几年什么《杨门虎将》、《杨门女将》等题材的电视剧火的是一塌糊涂。忠义杨家将保家卫国的故事一直被后世歌颂。话说杨家将是宋朝时期非常厉害的一支队伍,为什么发生靖康之耻时,没有杨家将的身影呢?其实杨家将里面很多人物都是虚构的,真正历史上宋朝杨家将是有,但是只有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