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京官,主动申请到偏远的流放之地去做官,原来只为此事!

宋朝京官,主动申请到偏远的流放之地去做官,原来只为此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06 更新时间:2024/2/5 14:39:59

我国古代那个朝代官员的收入高、待遇好?趋于一致的意见是宋朝,大家都觉得宋朝的官员俸禄高,待遇好。

目下这种流行的说法,是依据清朝历史学家赵翼的记载:

“(宋代)恩逮于百官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此宋制之不可为法者也。”《廿二史札记》清·赵翼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北宋的朝廷对于官员,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反过来对老百姓的赋税很重。

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宋朝官员的收入,以北宋为例,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即三百贯), 而小县县令则每月十二千,这两者之间相差20余倍。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宋朝,大官、高官的俸禄的确高得惊人,而基层小官,再下面的小官吏,收入就十分微薄了。

这个数据说明宋朝不是所有官员的收入都高,只能说明收入差距很悬殊。

那时候由于交不便利,物流不发达,各地的物价水平不一样,购买力自然不一样。比如上面举到的小县令,他的这些收入,在偏远地区生活,可能保持小康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生活在京城,有可能就会食不果腹了。

大家如果不信,我们可以举几个实例:

宋太宗时的名臣查道,常“与妻采野蔬杂为薄粥以疗饥”,“道不胜贫,与妻谋,欲去官卖药”。(《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

此时的查道,是馆陶县县尉,八品官,大概相当于县公安局长了。一个堂堂的公安局长吃糠咽菜过日子,逼得和老婆商量要去开药铺,那他手下的捕快们,仅凭薪水,能过上什么日子,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个叫蒋元振的,是厅级干部了,但他为了赡养亲属,听说岭南那边物价低,就求官岭南,单身赴任到广西白州当知府,工资全部留给在潭州的家人,自己吃豆子,喝凉水,拿纸做衣服,过得跟野人似的。

岭南是什么地方,即今两广海南一带,号为蛮瘴之地,唐宋以来是流放罪臣的地方。唐时韩愈贬至岭南,宋朝苏轼也被贬到了那里。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这个蒋元振非要到流放之地去工作,脑子不是进水了,就是被门挤扁了。因为那时的人估计还没有“胸怀全球、放眼世界”的思想境界。

除了这些下级干部,其实就是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薪水也不是很高。

杨亿,著名文学家,“西昆体”代表诗人,七岁能文的神童,官任翰林学士,干着一个叫“知制诰”的活,就是替皇帝起草诰命的工作,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

这个位置,向来被称为“清要贵重”的所在,既清高,又显要,跟皇帝关系亲近,前途极为可观。

但是谁能想到,就是在这么重要位置工作的杨亿,他却给皇上打了辞职报告,不干了,要求外放。

他要去哪里?不是要当什么地位显赫的大官,而是要求去一个物价便宜的州县,当个不起眼的地方官。

他这是犯了什么毛病?

他的辞职报告是这样写的:“我一家三十多口都跟着我来京城,老家没田没地,祖上没半点积蓄,老的老小的小,全靠我这二十五贯工资过活,吃不饱穿不暖,老的怨小的哭。毕竟是朝官,该撑的场面还要撑,要雇帮工,要买马料喂马,总不能三更天起来步行去上朝对吧……眼看微臣就要变成饿死鬼一只了,真饿死了也是给朝廷丢脸……”(杨亿《武夷新集·再乞解职表》)

举了这么多例子,就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宋初的官员,高官的俸禄非常优厚,中下层官员的俸禄就十分微薄了。

其实,这些举例中还说明一个问题,刚才所举例的那些人,都是正派人,都是清官,他们都不搞歪门邪道,只靠正常的薪水过日子,生活就比较艰难了。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是说清朝的官员贪污腐败成风,当上三年官,够吃好几辈子的了。所以那时候的老百姓一提起当官的,给了一个定义——天下乌鸦一般黑。

其实岂止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应该说自古以来,所有的乌鸦都一般黑才对。只要是贪官,在哪朝都会行贪污腐败之事的。

明朝的治吏手段严厉不?明太祖视贪官如水火,治贪手段非常严苛残酷。

明朝刑法《大诰》中,规定了惩治贪官的各种酷刑,包括抽筋、挑膝盖、剁手指、跺脚、剥皮等。

《醒贪简要录》中规定:官吏只要贪污超过六十两以上的银子,就会斩首示众,还要剥皮做成稻草人,俗称“剥皮萱草”。

那么都在哪里剥皮呢?在明朝地方官府衙门左边的土地庙,就是剥皮的地方,所以那时候老百姓又称土地庙为“皮场庙”。

但是朱元璋治贪的效果如何?说实话,还真不敢太恭维,朱元璋之后,贪官如割韭菜一般,割一茬长一茬,前赴后继。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制度建设。

所以说,贪官哪朝都有,清官也哪朝都有。

看一个朝代社会风气的好坏,主要看贪官多还是清官多。

结语:以史为鉴,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治贪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个是从内部来说,各级官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内心强大了,就具有了自觉抵制腐败的能力,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由他律变成自律。

另外在外部来说,还是要加强制度建设,首先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全社会形成一种反腐倡廉的大环境,让那些贪官由不能贪,逐渐转变为不敢贪、不想贪,才算真正的达到了根本的目的。

当然,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但只要坚持下去,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终究会到来的。

雪莱不是有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参考资料:

《武夷新集·再乞解职表》宋·杨亿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

《宋史》元·脱脱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更多文章

  • 宋朝一诗人,写了首“奇诗”,男人顺着读,女人倒着读,寓意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最怪的诗,宋朝最奇葩的十首诗,宋朝奇诗56个字

    纵然不说宋词,宋诗与唐诗相比,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唐诗善于写情,宋诗长于写理。且宋朝诗人与唐朝诗人相比,也泾渭分明,宋朝诗人学问更高,很多诗人都身居庙堂高位。如苏轼、杨万里、朱熹等。而唐朝诗人很多地位很低,甚至有的为僧道、或一介平民。然而,宋朝有一位叫李禺的诗人。他名气很小,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流传的

  • 她是明朝第一位贵妃,乾隆要挖开她的墓地,却被八个字吓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贵妃,乾隆墓地的五个女子,熹贵妃和乾隆历史上是亲母子吗

    明宪宗不一定是明朝最好的皇帝,但却是最重感情的皇帝,明宪宗幼年时期过得非常坎坷,因为他父亲被蒙古人抓走了,他的叔叔继承了皇位,他叔叔总是想着废了他,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所以明宪宗年幼的时候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宫里的人也不是很照顾他,后来他的太子之位也被废除了。这时候明宪宗身边的人都纷纷离开了他,只有

  • 徐达的这个女儿,连明成祖朱棣都追不到,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达之女是怎么嫁给朱棣的,朱棣和徐达有后代吗,朱棣与徐达关系好吗

    古代的帝王里还真有如歌名描述的“情种”,远的不说,清朝的顺治帝就是其中之一。对那些有所作为或者正常一些的皇帝来说,当然是江山更重要。帝王富有天下,坐拥大好河山,还有什么得不到的?《倚天屠龙记》剧照还别说,即便贵为天子,也有追不到的女生。明朝的永乐大帝,也就是明成祖朱棣,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威名四海远播

  • 小时候特别相信,东林党是好人,个个铁骨铮铮,抵抗阉党灭亡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东林党其实代表着地主官僚的利益,皇权则是地主官僚利益的代言人,阉党寄生于皇权,代言人要是被换了阉党也会跟着一起完蛋,但东林党不会,他们可以投到新的代言人门下继续做地主官僚。大明皇帝要有这个觉悟:这个朝廷如果被别的朝廷给替代了,军头到了新的朝廷还能当军头,地方大员到了新的朝廷还能当地方大员,唯独姓朱的

  • 张居正为大明朝续命几十年,为何死后却被万历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生前极尽殊荣,死后却被抄家,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张居正的一生,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但他的改革,他的作为终被历史铭记。实施新政,解大明危机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期,最大的成就就是通过改革解决了大明税收的问题 ,使得大明国库充盈,得以正常运转 ,没有张居正,大明可能就会因为自身的入不敷出而“穷”死。当时

  • 宋朝真有那么好?一组数据让人大跌眼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真实资料,宋朝是真的弱还是对手太强,宋朝为什么能坚持3百年

    说起宋朝,在所有的封建王朝中,被当前历史学家公然为最好的朝代。好在哪里?首先,当然是士大夫民主政治,宋朝是所有封建王朝中唯一皇权与士大夫共治的朝代,士大夫对皇权确实起到了空前绝后的牵制和监督作用。其次是经济的高度发达,煤、铁全世界产量第一,人口过亿,全国竟然有七八千个集市。第三,高度开放,海外贸易等

  • 宋朝商业高度繁荣,为何商会却在明朝才得以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的商业政策,宋朝商业主要变化,宋朝商业发展最主要表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过于重农抑商的朝代,在建立初期,宋太祖就诏令:“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也诏令:“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细碎交易不得收税)。并严禁官吏勒索、刁难商贾,官吏如果“滞留(商人)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

  • 宋朝历史上的3大“饭桶”,第1位一顿能吃10斤猪肉,自称从未饱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最突出的三个特点,宋朝最厉害的饭桶,宋朝历史上的奇葩事

    第一位是张齐贤。张齐贤是一个典型的吃货宰相。他到底有多能吃?自称从未吃饱过。史书记载他“健啖”,“体质丰大,饮食过人”,意思就是特别能吃,胃容量惊人,似乎永远没有饱和的时候。《邵氏闻见录》上记载:“张齐贤饮啖兼数人,自言平时未尝一饱。”他出身贫寒,很少有吃饱的时候,只有等到村里人哪家还愿,施舍斋饭,

  • 张三丰享年212岁,明朝16位皇帝曾寻找,只为长生不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三丰长寿的秘密,张三丰的死亡之谜,张三丰一生的故事

    在正史里,张三丰出生于1247年,这个时候朱元璋都还没出生,而有人曾考证说张三丰是在1458年去世的,当然这只是猜测,并没有实际证据。在《明史》中,又有了另一种说法,他是于1464年去世的,享年218岁。更玄乎的是,在清朝时也有传言,说是李涵虚在道光年间遇到过张三丰以及吕洞宾,如果这样看来的话,那张

  • 宋朝商业贸易发达,经济富有,为何富而不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最富有的地方,宋朝商业发达的地区,宋朝商业发展情况说明了什么

    宋代建筑艺术,较之汉唐,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建筑最大的一次转型,它由汉唐的雄浑质朴、宏伟大气,转变为宋代的柔丽纤巧、清雅飘逸。最具特征的是,宋代建筑挑据,不似汉唐的雄浑稳重,而是翘立飞扬,极富艺术感,并且相当柔美细腻、轻灵秀逸。宋代建筑显然是一种世俗化亦贵族化的表现。这可以说是受到唐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