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被灭时,罗宪、霍戈、姜维和东吴,握有重兵为何没去救援

蜀汉被灭时,罗宪、霍戈、姜维和东吴,握有重兵为何没去救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27 更新时间:2023/12/29 13:34:41

蜀汉亡国之时,蜀汉兵权掌握在姜维、诸葛瞻、霍戈和罗宪之手。绵竹之战时,诸葛瞻惨败给了邓艾。但诸葛瞻死后,姜维、罗宪、霍戈,以及东吴都握有重兵,为何没有率兵救援成都?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夺取了曹魏政权后,曹魏内部不满他的人,不断起兵反抗,这让司马懿和其子司马师,一直忙于平定内乱,无暇顾及蜀汉和东吴。司马昭时期后,曹魏内部稳定了,他决定出兵攻打蜀汉,准备统一全国,所以让钟会、邓艾、诸葛绪,率领20万大军伐蜀。

面对曹魏的二十万大军,蜀军难以招架,所以姜维选择了坚守不出,依托剑阁有利地形阻挡魏军。

曹魏主帅钟会的十多万大军,被姜维挡住止步不前。关键时刻,富有冒险精神的邓艾,选择偷渡阴平,率领3万大军进入了蜀汉腹地。邓艾进入蜀汉腹地后,蜀汉国都成都面临危险,蜀汉各地兵马上书刘禅,请求派兵勤王,但蜀汉成都留守兵马不少,刘禅高估了诸葛瞻,低估了邓艾,觉得诸葛瞻可以击退邓艾,所以没让各地兵马勤王,但谁曾想到,诸葛瞻在绵竹之战中,惨败给了邓艾,诸葛瞻、黄崇、张遵、诸葛尚等人战死,他手下的数万兵马也全军覆没。

诸葛瞻败亡之后,成都的兵马所剩无几。这时,邓艾又以屠城为要挟,逼迫刘禅率众投降了曹魏。

刘禅投降邓艾时,蜀汉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诸葛瞻败亡了,但蜀汉还有姜维、罗宪和霍戈,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可惜,在生死存亡之际,姜维、罗宪、霍戈和东吴,都救不了蜀汉。

一、姜维

蜀汉主力掌控在姜维之手,但邓艾偷渡阴平时,姜维和王平正率兵和钟会的十多万主力大军对峙。

姜维的兵力不如钟会,所以他只能选择坚守不出,死守。如果姜维亲自率兵去救援刘禅,这会削弱蜀汉的防守力量,很可能会让钟会乘虚而入。到时候,蜀汉就危险了,所以姜维不能率军去救援刘禅。姜维可以分出一部分兵马,让其他将领率兵去救援刘禅,但由于剑阁离成都太远,姜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救不了刘禅。刘禅投降之后,下令让姜维等人也投降了曹魏。

姜维等将士愿意为蜀汉死战,但皇帝刘禅先降了,他们也只能投降曹魏。姜维不甘心就此失败,后来和钟会密谋造反,准备复立蜀汉,可惜,被人走漏了消息,他和钟会等人一起被曹魏所杀。

二、霍戈

霍戈是蜀汉名将霍峻的儿子。刘备夺取益州时,霍峻率领几百人镇守葭萌关,刘璋部将扶禁、向存率兵一万多人,攻打霍峻一年时间,都未能攻破葭萌关。后来,霍峻还配合援军击败了刘璋大军。

刘禅在位期间,永昌郡发生了少数民族叛乱,刘禅让霍峻率兵去平叛。随后,刘禅任命霍戈为安南将军,让霍峻统管南郡政事。邓艾偷渡阴平后,霍峻上书刘禅,请求率兵勤王,刘禅害怕永昌郡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乘机反叛,所以没有批准,而到诸葛瞻惨败之后,霍峻想救援成都,但已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救不了成都了。在刘禅安然到达洛阳后,霍戈也率众投降了曹魏。

三、罗宪

襄樊之战中,江东乘机夺取了荆州,还杀了关羽,这让刘备气急败坏,率兵伐吴,但在夷陵之战中,又输给了江东。因为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蜀汉和江东的盟友关系破灭。刘备兵败后,没有返回成都,而是留在了白帝城。在这期间,刘备打造了以永安为核心的防线,防备东吴。

刘禅在位期间,让罗宪做了永安都督。罗宪和霍戈的情况很相似,他开始准备派兵勤王,被刘禅阻止了,诸葛瞻绵竹之战惨败之后,即便罗宪派出了一部分兵马去救援刘禅,但也无济于事。

刘禅投降之后,曹魏内部,邓艾和钟会等人发生了内斗,导致邓艾被杀。随后,钟会和姜维又密谋造反,这让司马昭一直忙于内部事务,无暇顾及蜀汉。江东想乘机夺取蜀汉地盘,江东乘人之危的小人行径,激怒了罗宪,他率兵抵抗到底,多次击退蜀汉。一年后,罗宪被司马昭招降。

四、江东

江东和蜀汉虽然有利益分歧,但两家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蜀汉被灭,江东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因此,蜀汉有难时,江东也积极想办法营救蜀汉。江东一方面派兵攻打曹魏,想牵制住曹魏的兵马,让他们难以集中全部兵力攻打曹魏。另一方面,江东也派出兵马去救援蜀汉,但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终没能救成蜀汉。随后,江东想自救,趁曹魏内斗之际,出兵夺取蜀汉占据的长江上游地区,但被罗宪击败了,这让江东失去了最后的自救机会,不久也被曹魏所灭。

更多文章

  • 关羽被杀后,刘备为何没有立即伐吴,而是拖延一年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死后几年刘备伐吴,关羽死后刘备为何打东吴,刘备起兵伐吴是为关羽报仇吗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公元220年是个不幸之年。首先,集团内部出现了很多问题。就在刘备得知荆州陷落、关羽被杀消息的同时,东北部的上庸又出现了问题,守将孟达率领部曲投降了曹魏。之后,曹丕派夏侯尚、徐晃率军夺取了上庸诸郡。刘封逃到成都后,受到了刘备的谴责,最终刘备含泪赐死刘封。由于曹魏进攻并夺取了上庸诸郡,

  • 汉武帝早年和匈奴不死不休,为何晚年说不打就不打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其实汉武帝还真的并非完全的放弃了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大汉都没有取得胜利,李广利曾几次出击,结果不尽如人意,就连他自己都投降了。所以,在几次战争之后,汉武帝不得不停止对匈奴的讨伐。第二战争是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的,汉武帝之所以在早期能够如此频繁的发动战争,主要是之前文景之治带给他的

  • 三国演义中,为何张飞见吕布破口大骂,而关羽会尊称一声吕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飞吕布关羽大战,吕布关羽张飞哪个厉害,三国中张飞能打过吕布吗

    吕将军的出处说起吕布,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骁勇!得益于三国演义的流传,吕布直接被塑造成了三国第一猛将,不过虽然吕布在武功上受到了众人的称赞,但是在个人品德上,他却遭到了众人的唾弃!原本吕布的义父是丁原,结果他为了一匹赤兔马,竟然选择了背叛丁原,你说背叛就背叛吧,三国时代,背叛主公的事情也不少见,当年徐

  • 周朝从盛世到衰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从哪一代开始衰落,周朝的盛世局面,周朝啥时开始衰败

    周武王姬发他的儿子姬诵继位,就是周成王。那时,周成王只有13岁,不能处理政务。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行使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直接称呼周公旦的名字,只称周公。周公旦 周公周公尽心尽力辅助成王、管理政事、但还是遭到他的弟弟管叔、蔡叔的猜计、他们在外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篡夺王权

  • 隋炀帝驾崩后,貌美的萧皇后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萧皇后是什么人呢?她是出身兰陵萧氏的贵族女子,因为容貌出众,肤白体柔称为“萧美娘”,很多人就见到她就走不动道了。后来碰上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选妃,杨广接连选了好几拨都没有中意的,每次都要求“来人,给本王换一批!”直到萧皇后登场,杨广估计口水都流出来,定了!就要她!萧皇后也就跟了自己第一个男人。两人结婚

  • 武则天宠爱一和尚背后,是见色起意,还是另有筹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见怀义和尚,武则天为什么选择和尚,武则天晚年为什么被人宠

    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哪个皇帝夺得江山后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样样齐全。不过自古皇家多薄情,嫔妃不过也是皇帝用来争权夺势的工具罢了。对于皇帝而言,床榻之乐始终比不过皇权重要,世间的好女子常有,失了这个还有下一个。而权力,也在争夺中变得更加珍贵。但在三皇五帝、男权当道的年代,偏偏就出现了一个女皇帝

  • 武则天第一次宠幸和尚后,为何会忍不住颤抖?有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最宠幸的太监,武则天有没有受先皇宠幸过,武则天秘史和尚被公主打死

    自封建社会出现后,女性的权利就受到了极大的压迫,男尊女卑是历史的常态。地下的地位让她们只能依附在男性身上,当一个附属品。而男性也为了让男权社会更好地维持下去,不管是从礼还是法上对她们都进行了限制,可是即便如此也没能完全阻碍女性的发展,武则天的出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李世民时期,武则天就进宫了,武才

  • 杨玉环为什么会认比自己大16岁的安禄山为干儿子,还为他时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玉环认干儿子安禄山,杨玉环跟安禄山有男女关系吗,为啥杨玉环要认安禄山做儿子

    身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无疑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个。貂蝉没什么说的,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用了离间计,关键是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还有待商榷。王昭君和西施也都算为国家做了贡献的人。唯独杨玉环,在历史上背负的骂名最多。而她最为人所议论纷纷的,就是和干儿子安禄山之间的故事了。要知道,安禄山可以说是唐朝的最大反动

  • 3吨重的清朝沉香“龙床”现身,专家建议上交,收藏家:给我8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20亿沉香龙床图片,沉香龙床收藏家,清代沉香木底座

    很多人拼尽全力去赚取更多的钱财,就为了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古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过度地追求权力和金钱,不惜手足相残,虽说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但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宝贝,也就是“古董”。在二零零七年,3吨重清朝沉香“龙床”现身福建莆田,专家建议上交,收藏家称要给他8亿。 一件真正的古董,分

  • 嘉庆:一位勤勤恳恳的好皇帝最终一事无成,难怪现在没几人认识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皇帝悲惨一生,嘉庆皇帝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客观评价嘉庆皇帝

    嘉庆:勤勉一生事,声名何不彰 历史上皇帝声名的大小,丰功伟绩自是主要方面,可另一方面,这野史笔记,戏剧小说,乃至文学艺术,花边逸事也占有很大的成分,比如我们成都的孟昶,不是他那花蕊夫人,能有几人知道这后蜀末帝?再如那李煜,如没有那“千古词帝”傍身,有谁能晓得还有个南唐小国?在有清一朝的12位皇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