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男子名叫周佑钱,不过他更喜欢别人称他为爱新觉罗·州迪。据他自述,他是多尔衮的10世孙、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堂弟,如果皇室还在,按辈分他应该是“八阿哥”。从小他父亲就告诉他,他们家是隐居的清末皇室,虽然因为时代原因要低调生活,但不能够忘祖背宗。
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州迪从小就对先祖十分崇拜,他每年会跟着家人去扫墓祭祖,甚是虔诚。在他们家还有一本据说流传百年的《爱新觉罗氏多尔衮家族谱》,上面就记载有州迪的个人经历和特征:出生于广州,留有祖先特征,即出生时有六根手指,后来通过手术将其切除。
2002年起,州迪产生了“能保留一点是一点”的心态,他觉得祖先传统文化不应该被抛弃,于是开始束辫子,只穿明黄色服装、还将家里装修成了古色古香的模样。进入州迪的家门,客厅悬挂着显眼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多尔衮的画像,屋顶镶嵌了大清八旗,墙上还挂着刻了“满古堂”三个字的匾额,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尊贵的“王府”一般。
州迪这样的穿着和行为,无疑会招来很多质疑的声音,在出门时人们也常常会向他投以异样的眼光。不过这一切州迪表示他并不在乎,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只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生活。
唯一一次让他觉得失落的,是在2007年时拜访溥任的经历。溥任是醇亲王载沣之子,也是溥仪的异母弟,他是真正的毫无疑义的皇室宗亲,但晚年生活得低调而平淡。当时溥任已经是88岁高龄,当他见到一身清装、束起发辫的州迪时,没有过问他的身份,只是摇摇头留下一句:“不要眷恋清朝,不要搞特殊化,改去清装,做回一个寻常百姓。”
这次拜访无疾而终,回到广州后,州迪并未接受溥任的劝告,而是继续我行我素。他说自己身上明黄色的清装是皇族的象征,发辫更是满族先祖为了方便骑马打猎而留下的传统,这些都是文化的一个环节,不能随意丢弃。
对于州迪信誓旦旦的“皇族身份”,人们始终报以怀疑的态度,特别是“多尔衮10世孙”这个身份,在很多人看来根本站不住脚。广州市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长汪宗猷表示,正史记载多尔衮生于1612年,死于1650年,仅仅活了38岁,只留下了一个女儿东莪,连儿子都没有。这种情况下,“10世孙”到底从何承续而来?
此外,在广州西边靠南地区有满族的小聚居区,是1756年时乾隆派遣1500名八旗官兵前来驻扎时形成的。而按照州迪的说法,他的先祖定居地是在广州的现中山六路附近,祖屋则在文明路附近,这两处地点均不是“旗民区”。
最可疑的一点就是“州迪”这个名字,满族皇室对于辈分的排列是非常严格的,皇子们都有自己的字辈,比如溥仪那一辈就得用“溥”字开头,上一辈用的“载”,下一辈用的“毓”。而“州”这个字辈并未出现过。
州迪说自己的汉人名字叫“周佑钱”,又说自己是溥仪的堂弟,这显然是有悖常理的,因为如今留下的爱新觉罗后人都是用的“金”做姓氏,比如金友之、金志坚、金韫和等等。
州迪还说过自己家中世代经商,这种经历明显和满族人历代相传的规定相违背。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佟顺表示,满族人有明文规定不得经商,所以如今的广州八旗后裔都是遵从祖训,最多做些劳力或者小贩生意来养家糊口,绝不会像州迪的家族一样存在经商史。
除了这些有据可查的疑点以外,州迪对皇族“特权”的执着也令人怀疑他是否动机不纯。他曾在做客一档电视节目时对观众开玩笑说“你们都应该向我跪安”,2002年2月春运高峰,他还因为买不到火车票而专门找上工作人员,希望以“皇族”的身份得到插队特权。
爱新觉罗·州迪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多尔衮后代,此时已经很难证实了,或许他眷恋的不只是文化,还有满族曾经的辉煌。不过时代不同了,且看那些真正的皇室宗亲都已经学会了低调做人,州迪却还沉浸在皇族的梦中不愿醒来,到头来也只是给人徒增笑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