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国在西戎称霸的同时,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兴起吴、越两个国家搭上了春秋霸主的“末班车”。
提起吴、越,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
勾践的隐忍和谋略为越国后世的发展赢得一时的光辉,然而“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到了战国时期就销声匿迹,是什么导致越国的没落,它从此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诸侯毕贺,号称霸主
吴、越作为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兴起的国家,双方都在为吞并彼此而相互攻伐。
吴国的兴起离不开阖闾麾下伍子胥、孙武等人的协助,其衰亡与夫差自身骄傲好战,拒绝接纳伍子胥想要直接杀掉勾践、攻灭越国的建议有很大关系。
正是吴王夫差的一念之差,给了越王勾践绝地翻身的机会。
勾践采取一切屈辱的方式向吴国求和以回到自己国家,通过亲自下地种田、纺纱织布,来鼓励国人重视生产。
并且在范蠡和文种两位谋士的辅佐下,越国的实力一步一步强盛,20余年后终得“三千越甲可吞吴”。
俗话说“树大招风”,一雪前耻复兴国家的勾践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目前越国的实力根本不足以与经济军事实力雄厚的北方国家抗衡,因此选择结交邻邦的政策。
他向周天子进贡,被周元王成为“伯”,之后又将吴国北侵占领的土地归还给各国。
越王勾践的一系列拉拢行为获得各国领导者的认可,他北上渡过淮河与齐、晋会盟与徐州时,各国都纷纷前来祝贺。至此,越国成为江淮地区名副其实的唯一霸主。
我们不得不说勾践的一系列睦邻友好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越国在江淮地区的平稳,但是“好战”的行为在越国之后的几代统治者中彰显地淋漓尽致,从而步入吴王夫差的后尘。
一味征伐扩土,难逃衰微之势
春秋末期名震一时的越国,在战国时期几乎平白无故地在历史上消失了。
但是在“三家分晋”的初期,《吕氏春秋》中有“越,猛虎也”的言论,《墨子》一书中也提及齐晋楚越是“今天下好战之国”。由此可见,越国在当时各国征伐之间依然是一支无比强大的力量。
勾践去世后,其子孙继承了国力强盛的越国,到了朱勾时期,通过出兵吞并小国,越国成为勾践之后国力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前441年,越王朱勾主动向齐国发起战争,其来势汹汹以致齐国不得不靠修建“齐长城”来进行抵御,最后不仅攻破“齐长城”的门
户,还在襄平击败齐国主力军。
越国北上对齐的征伐几乎延续了三十多年,在韩赵魏联合攻打齐国时,当时的越王翳更是不会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好时机,将“猛虎之势”进行到底。
在越王翳与齐鲁两国会盟时,鲁国国君为他驾车,齐国国君陪侍在他身旁,其声威如日中天。
常言道“物极必反”,在越王朱勾和翳时期,越国通过征伐吞并各个小国出现强盛势头。然而“攘外必先安内”,此时的越国内部出现的“越人三弑其君”情况和贵族之间的相互斗争都在一步步削弱国家的实力。
从朱勾靠杀死其父不寿“上位”,再到七十余年后,其子翳被亲儿子诸咎杀死,越国持续几代的杀戮动乱在由内而外地瓦解本国的根基,
而“好战”的心理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越国的最后一任领导者无疆,像当年吴王夫差一味想要北上伐齐一样,后方打本尚且不够稳固,就想“一口吃成胖子”,其结果适得其反。
当时中原地区,齐楚秦三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加之齐、越之间本就是多年的宿敌,因此越王无疆想借助出兵伐齐,以挽救国事衰微的局面。
齐威王便派遣使者向越王无疆游说,您与其攻打我们齐国,不如趁楚国与各国征战,国内兵力空虚时期,拿下楚国直接称霸。
而越王无疆对当时的局势判断并不明晰,只是觉得自己国家与秦国交好,楚秦之间有刚好在战后有一定的内耗,此时出兵定能手到擒来。
然而,“饿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就算经历战争损耗,但是经济和军事实力依然在越国之上。
越王无疆在齐国的引诱下出兵楚国无异于“以卵击石”,最终楚国“大败越,杀王无疆”。
越王无疆自以为此战势在必得,在亡于战场前压根没有定下继承人,国内贵族势力也蠢蠢欲动,越国分崩离析之势也就此开始。
成王败寇,越国不复存在
越王无疆败于楚国后,越国大部分领土皆被楚国占领,其参与势力退居会稽,并成为楚国的附庸。此时的越国名义上尚且存在,但早已名存实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越王无疆的后代无诸和摇不再自称为王,而是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郡长,统领当地越人。
秦朝衰亡,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无诸和摇率领越人协助刘邦攻打项羽。
刘邦建立西汉后,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领,立无诸为闽越王,封地在闽中。汉惠帝时期,因摇的功劳更大,又立摇为东海王,建都在东瓯,世人称东瓯王。
而汉武帝时期,东瓯国和闽越民众相继迁居至江淮地区,从此越国领地彻底空虚,再不见以往越国的兴起、辉煌与衰落的痕迹。
对于越国的兴衰,我们无法完全以“好战”和“国内动乱”来判定,毕竟当时南方的越国与北方的齐楚等大国相比,其农耕水平所影响的经济实力就相差甚远。
加之当时的北方正处于变法和变革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相继壮大国家实力,而人才匮乏的越国未能在变法中积累综合国力。
因此,一国之兴衰非一日之举、一人所为,乃国内外局势共同决定。
参考资料:
1.我爱历史网:越国灭掉吴国之后,为何很快就国力衰弱了?
2.中国历史网:春秋霸主越国为什么没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