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刘宋时代,即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首个朝代,也叫南朝宋。曾经的“四大家族”庾、桓开始中落,新的势力悄悄兴起,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兰陵的萧氏一族。萧道成就
是成长于这种背景,传说他是萧何的后人,但实际上到底是不是,还真的难说。但能确定的是,他是汉朝名臣萧望之的子孙,萧望之是西汉名臣,他原本出身于农民家庭,后来发达了,强行与萧何扯上关系,他这一族越来越兴旺,成为兰陵地区的大族。萧道成在祖荫下成长,并承袭了家族的男爵爵位,一入职就担任了当时的首都行政长官职务,前途一片光明,让人羡慕不已。
之后,萧道成以文官起步,最终却走上了军旅之路,与他的父亲一样的人生轨迹。刘宋后期,诸侯们纷纷叛乱,此起彼伏,北方战况严峻,萧道成披荆斩棘南征北战,成为朝中首屈一指的大将。然而立下赫赫战功的萧道成引起了宋明帝刘彧的忌惮,皇帝数次想要除掉他。后来刘彧的儿子刘昱即位,他感受到来自萧道成的威胁越来越大,对萧道成的猜忌更加强烈,甚至把他做成木雕放在宫里,每天用箭射他玩,这得是多深的仇恨。
刘萧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深,直到刘昱闯入萧道成的府邸,想要用火烧死他,二人之间是彻底撕破脸皮,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所以,当后来暴君刘昱的头首被砍下来后,侍卫们直接赶去萧道成的家里“报喜”,并把刘昱的脑袋从墙外扔进来,这件事的背后既暗藏玄机,但又不免令人浮想联翩。刘昱的死到底真的是民心所向,还是根本就是萧道成谋划的?
到了第二天,朝中的大臣们聚在一起开会时,这件事情的真相就更加清晰了。萧道成假装把掌管国家的大权谦让给其他辅政重臣时,只要有谁稍稍迟疑,他的五官就拧成一团了,十分紧张,急于掌权的心情极其迫切,而他旁边的铁杆追随者王敬则更是在卖力的烘托气氛,把皇帝戴的帽子使劲往萧道成脑袋上扣,还要大声威胁道:“天下大权,只能是萧公的,如果任何人胆敢有一句异议,就得死在我王敬则的刀下!”
事情演义到这一步,所有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了,或许刘昱的死萧道成感到意外,但极有可能是他早就布局好的。皇帝死后二十四小时内他就迅速掌管大权,这要不是早有预谋,谁会信呢?
当然,就算萧道成策划得再稳妥,也避免不了天下人的议论纷纷。没过多久,荆州地区就有人造反了,萧道成就此利用这个机会,把荆州的叛军消灭清扫了,与此同时,又把当初宋明帝托孤的几位辅政大臣逐一铲除,从而把政治权利掌控在手里,实现了一人独尊。
一切铺垫功课做好后,萧道成开始下手了,果断把小皇帝赶下去,终于自己成为了皇帝。他接下来的操作就更狠了,把刘宋宗室成员几乎都斩尽杀绝了。
但是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虽然萧道成在对待前朝皇室成员上比较残忍,但是他的治国思想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他对前朝皇室的奢靡荒淫深恶痛绝,早在掌握大权辅政时就提倡节俭之风,把宫中、府邸中的昂贵装饰用品一律废止,当上皇帝后,又对繁文缛节进行多次改进,追求节俭和方便于民。使得在刘宋末年被摧残得苦不堪言的国家和人民得已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萧道成对自己的执政生涯也很有一番抱负,他曾自信地说:“给我十年时间,让天下遍地黄金。”这句话说得当然有些夸张,但在当时人们也不觉得他只是吹牛,因为他确实是想对国民有所作为。只可惜他没能撑到做皇帝十年,只三年多后,萧道成就死了。
他死后,由太子萧赜继位,即齐武帝,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他是位明君,除继承父皇的节俭之外,还下令办学、富国安民,实施友好边境政策,开创了一个盛世“永明之治”。
萧赜去世时给皇太孙萧昭业留下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这个虽然刚刚建立十四年的王朝,却充满活力和希望。然而命运发生了反转,只不过十年后,这个齐王朝就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