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身死马嵬坡,日本却繁衍出贵妃县,山口惠子:我就是她后代

杨贵妃身死马嵬坡,日本却繁衍出贵妃县,山口惠子:我就是她后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83 更新时间:2023/12/8 11:54:53

但好景不长,3年后武惠妃病逝,年迈的唐玄宗却将灼热的目光盯到了儿媳杨玉环身上。如此不伦之恋,必须要做好妥当遮掩,才能避免其恶臭张扬,中年人李隆基深知这个道理。

所以唐玄宗没有对杨玉环贸然下手,而是以为太后祈福的名义,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就这样在“孝道”这面大旗的遮掩下,杨玉环被迫离开了恩爱异常的寿王李琩,开始了后半生所有的不幸。

从此,杨玉环不再是寿王妃,也不再是唐玄宗儿媳。所谓强取人之所爱,威逼之后便是利诱,唐玄宗又为寿王李琩迎娶了太子妃韦氏。继而再召女道士“太真”入宫,一番偷梁换柱后,昔日的寿王妃就成了如今的杨贵妃。

就这样,唐玄宗以高尚的祈福为名,达成了“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卑劣目的。只是留下了夜半时分黯然伤神的杨玉环,和受尽了世人风言风语的寿王李琩。

但上帝欲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唐玄宗机关算计的背后,是一代雄主意志的沉沦。得到杨玉环后的唐玄宗,先是逼死“开元第一名将”王忠嗣;接着重用志大才疏的杨国忠;信任胡人安禄山;逼得哥舒翰带病出潼关……

最后,一手塑造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落下了个“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凄凉晚年。在逃亡蜀地的路上,陈玄礼于马嵬坡发动兵变,禁军一致要求处死宰相杨国忠。

杨国忠死后,愤怒的禁军将士又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苦求无果。只能命高力士将杨玉环赐死于佛堂之下,继而将尸首呈给陈玄礼观看,才平息了马嵬坡的兵变。

这就是杨贵妃魂断马嵬坡说法的由来,故事本该到此结束。但到了蜀地的唐玄宗,又派人查探马嵬坡贵妃墓时,只发现了一个香囊,却未找到杨玉环尸身的一幕,又使杨贵妃之死变得扑朔迷离。

再加上白居易《长恨歌》中,“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的描述,于是就有了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坡的说法。

其中,杨贵妃远赴重洋,东渡日本躲过战乱的说法传播最广。日本学者渡边龙策,在《杨贵妃复活秘史》一书中,声称唐玄宗与陈玄礼达成交易,与高力士合谋用侍女替代杨贵妃假死,并派亲信护送杨玉环出海逃至日本油谷町久津,并在那里安享晚年。

这种说法的物证是日本山口县,至今被称为“杨贵妃之乡”,到处都充满着杨贵妃元素。那里供奉着“杨贵妃观音堂”;当地的特产大米叫做“杨贵妃之梦”;每年十月都要举行祭祀杨贵妃的“炎之祭”。

另外日本二尊院主持惠学法师还写了一本《杨玉环传》,详细描述了杨贵妇东渡日本并于该寺下葬的事迹。书中称与唐玄宗相处多年无子的杨玉环,在这里怀孕生子,当地人认为这是吉兆,所以视杨玉环为“送子观音”。

至今这里仍保存着许多“杨贵妃送子观音像”,和完好的“杨贵妃之墓”。当地许多人以杨贵妃后人自居,并且编有族谱为证;1963年一档电视节目中,一位日本姑娘就向观众展示了自己的家谱;甚至就连著名女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后人”。

此外,1994年周洁主演的《杨贵妃秘史》等影视剧,也有许多杨贵妃马嵬坡幸存,最终东渡日本安享晚年的版本。这些都是杨贵妃远赴重洋,于日本躲过战乱说法的由来。

那么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杨贵妃东渡日本的说法靠谱吗?

首先,在《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杨贵妃有死于乱军、佛堂自缢、以及刘禹锡吞金而死多种说法。但无一例外,正史中杨贵妃都是死于马嵬坡了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其次,从现实因素考虑,陈玄礼逼死杨国忠,却放走杨贵妃属于养虎为患,很容易招致唐玄宗日后报复,优柔寡断不符合一个敢于兵变之人的性格。再者从鉴真东渡日本的艰难程度来看,战乱时期杨贵妃一个女子,远赴重洋并不现实。

综合来讲,杨贵妃虽然至今在山口县影响深远,但本人远赴重洋可能性并不大。《长恨歌》属于文学作品,艺术性大于纪实性,“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不排除是文学描写。

白居易生活的年代,距“安史之乱”不远,杨贵妃墓官家保护严密。民间不可能真的挖掘墓穴查看,必然是众说纷纭,白居易只是选取其中传奇性更佳的说法描写,杨贵妃没有死于马嵬坡的说法本身就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爱护。而盛唐又是日本留学生最多的年代,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十分利于在民间传播。

当时日本上层腐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与“安史之乱”后衰退的盛唐非常相似。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种通俗易懂、又饱含对贫寒百姓怜悯的诗句,非常符合当时日本社会状况。

所以白居易的诗歌著作,在日本风靡一时,其受众群体甚至远高于李白杜甫,是唐朝对日本影响最大的白话诗人。而《长恨歌》作为白居易代表作,也是广为流传,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

最终各种话本、演义、传说,塑造了一个山口县的杨贵妃,口口相传的年代杨贵妃也被编入了当地人的族谱。继而形成特色祭祀文化,一代代传承至今,这就是杨贵妃东渡说法由来始末。与其说杨贵妃真的远赴重洋,倒不如说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破碎的意难平!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当年称帝的苦衷:当太后很失败,队友太坑,只能下场自己拼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称帝片段,武则天先改国号还是先称帝,武则天用哪八个字保住了性命

    在以往咱们的印象当中,武则天之所以最终会选择登基称帝,完全是因为这个女人对权力的无限执着。以至于在通往至高权力的道路之上,甭管是谁挡着了女皇掌控权力的道路,那都是被瞬秒的节奏。所以她的那些苦命儿子们,最终也只能无奈地接受,李唐皇位被贪权老娘攫取的残酷现实。然而,有一个问题,咱们其实很多人没有仔细揣摩

  • 不想努力!诗人给武则天写情诗,想爬上龙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最著名的情诗,武则天写情诗,心机宫女爬上龙床还怀上了龙种

    武则天,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做过皇帝的女人,他和男性皇帝一样也有自己的后宫,他的男宠比较出名的有薛怀义和张易之兄弟。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也希望像薛怀义一样爬上皇帝武则天的龙床,但是他没有成功,这个人就是诗人宋之问。宋之问,唐代初期的诗人,出身不是富贵人家。但是自己的父亲也是十分有学问的人,在父亲的影响之下

  • 上官婉儿:从女奴到巾帼宰相,我的人生就是一部《喜剧之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上官婉儿真实的一生,纪录片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欣赏上官婉儿的原因

    一日万机,两朝专美。文/倪志峰起先,她是一名出生在掖庭的女奴。不仅身份卑微,吃糠咽菜,每天还要干着数不尽的脏活累活,谁都可以欺负她。可是有时命运就是这般神奇。14年后,这名女奴竟然成了武则天的贴身秘书;27岁时她参决政事,负责起草朝廷所有文件的工作,类似今天的中央秘书长一职;43岁那年她被唐中宗封为

  • 李渊差点被杨坚灭门,历史差点改写,到底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坚与李渊谁厉害,李渊和杨坚年龄对比,李渊和杨坚死因相同吗

    一次,隋文帝杨坚做了一个梦,梦见十八个孩子追着自己他打,接着便是洪水滔天,把都城都淹没了。古时医学不发达,不知道梦是怎么来的,认为梦是上天对自己的启示,为此有了解梦术士这一专业,皇帝尤其信这个东西。被此噩梦惊醒的杨坚立马向术士咨询解梦,术士是这么说的,十八子那就是李,洪水滔天证明大臣名字中有三点水的

  • 历朝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何李世民没有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五条改革措施,贞观之治李世民晚年,李世民为什么要斩白马

    但凡是开国皇帝,多是一帮忠心耿耿的实力派“兄弟”帮他打天下的。而一帮兄弟一起打天下,往往是推举最年长的来做首领,除非是实力能力相差太远。于是,老皇帝死的时候,会留下一大帮老练的、经验丰富的权臣大将,和一个年轻的、经验不足的小皇帝。像刘邦死时,刘盈只有十六岁。赵匡胤死时,儿子赵德昭(就是传说中八贤王赵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啥还能坚持150年?在之前的100多年里实在太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举几组数字为例。安史之乱后的唐宪宗时期,宣武节度使韩弘有一回向朝廷进贡,“献马三千,绢五千,杂缯三万,金银器千”;但这只是九牛一毛,他的库存是这样:“库厩尚有钱百余万缗,绢百余万匹,马七千匹,粮三百万斛”,而且,这只是他手里的现货。唐穆宗时期,卢龙节度使刘整曾经一次性随手向朝廷进献战马1.5万匹。所

  • 唐代有位官员不过是个三品官,却令文武百官都惧怕,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官职最高三品,历史上的唐代三品官,唐代三品官为什么很多

    唐朝却有位三品官让满朝文武百官战栗,没有敢挑战他权威的人,他是谁呢?又为什么会让其他官员这样害怕呢?“神探”狄仁杰这位三品官就是狄仁杰了。狄仁杰在历史上确实担任过大理寺丞,主管刑狱案件,帮助过许多无辜百姓保全性命,可是他的本职并不在此,之后的多次升迁更多的是主管民政和钱财的宰相,刑狱只不过是附带的罢

  • 商朝为何会失败,原来是纣王听信妲己杀了这位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追求与目标,那就是推翻的残暴的商纣王的统治,而在正史记载当中,商纣王的形象也是非常残暴的,比如说他发明的炮烙之刑就非常残忍,炮烙是将犯了错误的人放在一个烧红的大铁板上,直到犯人忍受不住疼痛,最终被活活烧死。妲己和纣王看到这里是不是让人感觉头皮发麻呢?其实除了周武王之外,还有很多王公

  • 元始天尊已经传多样法宝给姜子牙,陆压为何还把斩仙飞刀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始天尊最怕的三个人,斩仙飞刀的图片,陆压斩仙飞刀有多厉害

    “不去蟠桃飧寿乐,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的陆压道人,早已“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已经不生不灭的陆压,本可以不问世事,游遍三山五岳;然而他却没有闲坐,几次三番下山帮助姜子牙助周伐纣,共渡“封神榜”初次登场,陆压便使用法宝斩仙飞刀斩杀''烈焰阵''阵主白天君,并授钉头七箭书予姜子

  • 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崛起,周王室为何不能像诸侯国一样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制度的最优状态我觉得是一强多弱的情况下是最好的,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只有中央政府一强各个诸侯国才会积极听从命令。要是有两强或者多强的话就容易出现有地方诸侯不服你中央号令,但是中央去打又不一定能打的过,时间久了中央的权威性就会下降,同时其它小国就会出现观望和不服从命令的情况。因此这在当时看起来很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