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攻克阴平和武都两郡,司马懿为何置之不理,原因很简单

诸葛亮攻克阴平和武都两郡,司马懿为何置之不理,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54 更新时间:2024/1/25 6:23:11

诸葛亮攻克陈仓后,又夺取了建威地区。后主刘禅派遣大将陈式前来支援,诸葛亮全军主动,再度经祁山向曹魏发动攻势。战前,诸葛亮告诉手下众将,曹魏一定会分兵固守,自己打算夺取阴平和武都两郡。姜维王平自告奋勇,要求领兵前往。

得知诸葛亮再度进犯,郭淮张郃镇守长安,孙礼驻扎雍城,自己率部来到郿城,同时上表向魏明帝曹睿求援。曹睿命司马懿为大都督,统率陇西各部兵马,率部赶往长安指挥西北战事。

司马懿来到长安后,命张郃为先锋,戴陵为副将,率十万大军进入渭水以南安营扎寨。此后,司马懿又通过与郭淮、孙礼的汇报判断,诸葛亮主力很可能前往阴平和武都二郡,便派郭淮和孙礼统兵二千前去支援。

不过,二人尚未达到目的地,就得知阴平和武都已被北伐大军攻占。二人连忙下令退军,不料诸葛亮早已在此设伏。经过一番厮杀后,郭淮、孙礼大败,只得弃马爬山而逃。大将张苞在追赶途中不慎跌落山涧,身负重伤。诸葛亮下令将张苞送回成都疗伤。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攻占阴平和武都后,判断诸葛亮一定会在当地安抚民心,命张郃与戴陵兵分两路包抄北伐大军营寨。不过,司马懿的这一计策被诸葛亮识破。诸葛亮将计就计,将张郃、戴陵团团围住。张郃大展神威,在万军丛中左冲右突,终于冲出了重围。战后,诸葛亮对张郃的神勇表现大为感慨。

小说中描述的此次战事,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但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按照小说的描述,此战被称为诸葛亮的“三出祁山”。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情况却并非如此。从地理位置来看,阴平郡和武都郡都在祁山的西南部。诸葛亮攻击两郡,根本不用经过祁山,直接从汉中向西即可攻入武都,然后再向西可达阴平。

至于提到诸葛亮此次北伐的过程,其实远比小说中的描述要简单。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诸葛亮进攻阴平和武都两郡后,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率部增援。诸葛亮随即以主力进攻建威地区,企图切断郭淮大军的退路。郭淮见势不妙,立即全军撤退,诸葛亮随即拿下了阴平和武都两郡。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张郃大战诸葛亮及张苞跌落山涧之事,完全是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作者之所以如此设计,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突出诸葛亮的智慧,二是为张苞的最终结局埋下伏笔。按照小说的描述,此战过后,张苞便在成都病逝了。

从历次北伐战争的过程来看,几乎每一次都是诸葛亮先攻占曹魏西北地区的部分城镇,之后曹魏大军进行反扑,将北伐大军赶走,恢复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唯独这一次,当诸葛亮夺取阴平和武都两郡后,曹魏却一直没有出兵夺回两郡。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发生在汉末年间的汉中之战说起。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从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开始,魏蜀两家便在汉中地区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最终,曹操被迫退出汉中,刘备控制了该地区。

不过,就在撤退之前,曹操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据《三国志•杨阜传》载:“及刘备取汉中以逼下辩,太祖以武都孤远,欲移之……前后徙民、氐,使居京兆、扶风、天水界者万余户,徙郡小槐里。”《三国志•张既传》亦载:“(曹操)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结合以上记载来看,曹操在撤军前已经将武都、阴平及汉中等地的绝大部分百姓迁到了关中地区。因此,刘备占据的包括武都、阴平在内的汉中地区几乎变成了无人地带。之后尽管曹魏重新控制了阴平和武都两郡,但仅仅是将其作为与蜀汉之间的中间地带,不但没有在这些地区发展农业,也没有进行任何人口迁移。

因此,当诸葛亮进攻两郡时,曹魏对此并不在意。毕竟这两个郡没有任何资源,即便丢掉也对曹魏毫无影响。但如果是天水郡、安南郡、广魏郡有失,曹魏必将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夺回,后来的北伐战事也充满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前期的曹真还是后期的司马懿,都没有采取夺回阴平和武都两郡的军事行动。这才是诸葛亮轻而易举拿下阴平和武都两郡而曹魏置之不理的真相。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多智近妖!为啥到27岁才出山,还选择了实力偏弱的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诸葛亮真实带兵实力,诸葛亮为什么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在刘备手下的真实地位

    其实这跟诸葛亮的家庭有关系。诸葛亮年幼丧父,一直是他的叔父将其养大,诸葛亮的叔父也是个人物。叫做诸葛玄。诸葛玄在公元197年去世,当时的诸葛亮只有十七岁。按照古时候十五岁就可以结婚来看,十七岁的诸葛亮想要出去闯荡天地是很正常的情况。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出去投靠明主呢?因为诸葛玄死后,自己在孩子中就是最大

  • 诸葛亮收服了南蛮,为何北伐时不带这孟获?其实诸葛亮早就说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北伐带孟获吗,孔明智擒南蛮孟获,诸葛亮为什么活捉孟获

    诸葛亮孟获诸葛亮在准备收服南蛮的时候,就跟刘后主刘禅说过,他只需要收服南方,让南方人能够安居乐业就可以,并没有想要去带着南方的人一起去打仗的想法。因为诸葛亮深知南方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隐患,而且根据诸葛亮的处事风格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主张武力就能解决事情的人,该安抚的时候诸葛亮绝不愿意动用武力,让天下

  • 诸葛亮提出重要建议,为何遭刘备断然拒绝,原因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云长大惊,随捉宋忠至新野见玄德,备言其事。玄德闻之大哭。张飞曰:“事已如此,可先斩宋忠,随起兵渡江,夺了襄阳,杀了蔡氏、刘琮,然后与曹操交战。”玄德曰:“你且缄口。我自有斟酌。”乃叱宋忠曰:“你知众人作事,何不早来报我?今虽斩汝无益于事。可速去。”忠拜谢,抱头鼠窜而去。玄德正忧闷间,忽报公子刘琦差伊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含泪杀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历史意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告诉了我们什么

    诸葛亮主政的属国,并不是铁板一块,对于他的北伐事业,反对的人很多,尤其是蜀地本土派反对的力量最大。只是本土派不掌握军权,所以不能明着反抗。现在,诸葛亮的亲信马谡违背军令,打了败仗,就给了本土派一个反对诸葛亮的理由。因此,诸葛亮如果不杀马谡,就会失去威信,很难再理直气壮地治理蜀国了。刘备从荆州带过来心

  • 诸葛亮手下有3个人,都适合去守街亭,他却一个都不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派谁去守街亭,当时诸葛亮用谁守街亭最好,诸葛亮手下有人能守住街亭吗

    原本人们心中无往而不利的诸葛亮,在这次的安排中出现了很明显的失误,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失败,失了街亭的马谡也因此入狱而亡。其实当时诸葛亮在安排人员守街亭的时候,有三个人非常适合这个任务,有很大的几率能够帮助诸葛亮守下街亭,除了赵云之外还有两个人。在当时进攻祁山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应该派这两个人去守,

  • 诸葛亮怎么不废刘禅?三顾茅庐当他说出那4个字,就已经废不成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刘禅嫡长子的地位摆在那,刘备虽然不止他一个儿子,但也没有办法,好在自己死后,阿斗身边还有个诸葛亮,诸葛亮才能出众,忠心耿耿,甚至在“演义”中刘备对他的信任,让他说出了:“要是阿斗实在不行,彼可取而代之!”这样的话。刘备死后,阿斗果然一事无成,在位期间,全靠诸葛亮治理国家,可以说诸葛亮完全有能力

  • 明朝有一种大蜘蛛能捕食虎豹是真是假?背后隐藏着一段辛酸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十大最强蜘蛛,历史上最恐怖的蜘蛛,黑颚蜘蛛和花纹蜘蛛哪个厉害

    但随着环境变迁发展,大型动物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越来越狭小,很多体型巨大的动物,都在进化过程中被大自然淘汰,永远消失在过往时空中。人类出现以后,很快成为地球主宰者,大型动物在一些动物门类中更是难得一见,比如昆虫类动物中,体型巨大者就极为稀少。但史书记载,在明朝有人发现过一种大蜘蛛,大如车轮,吐丝粗如绳索

  • 76岁老臣回乡养老,每日耕田种地,朱元璋却下令: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76岁老臣告老还乡,朱元璋的统治下老百姓过得好不好,历史朱元璋抄家

    所以相对而言,中国长达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重点,而这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就像是一条滚滚而来的大河,有众多的支流,而其中最大的一条支流,应该就是封建社会时期,因为它占到了两千多年,将近一半的年头。说到封建社会,那涵盖是非常广泛的,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威震天下开始,到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结束,

  • 宋朝就因为失去这个地方,使整个国家被威胁了160年,名字很耳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包括后来的清政府,也选择了割地赔款的方式来乞求洋人的原谅,但是很显然,从古到今,每一个割地赔款的国家都没有一个很好的下场,因为这样不仅仅助长了敌人的威风,还会强大敌军的实力,所以可以说的上是得不偿失了,割地赔款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方式,也只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宋朝被威胁160年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

  • 听闻丈夫战死,成吉思汗女儿亲自带兵屠城,死难者多达174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特别是在西征的时候,蒙古大军堪称其他国家的噩梦,在与花剌子模的战争中,蒙古大军几乎是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击溃了这个不可一世的王朝。成吉思汗那勇猛无边的力量让人震撼,他的儿女也不遑多让,特别是成吉思汗的女儿,当得知自己丈夫战死的时候,亲自领兵出征,最后竟然屠城泄愤,让174万人死于非命。蒙古第一次西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