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桧后人高中状元,乾隆问他先祖是谁?他巧妙回答令乾隆龙颜大悦

秦桧后人高中状元,乾隆问他先祖是谁?他巧妙回答令乾隆龙颜大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3/12/5 20:56:26

自从宋朝以后人们就会因为自己名中有桧而感到羞愧,如今我来到岳飞的坟前,也深深地为自己姓秦而感到羞愧。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因为这个秦大士并不是一般的人,他出生于1715年,从小便非常的聪明,而且非常地热爱学习,算得上是天赋加勤奋的典型人物。

虽然没有达到“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的那一种天才程度,但是在十岁的时候便已经能够,写出辞非常优美并且思想深刻的文章,在乡野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名声。在这个“读书”的主业之外,秦大士还非常精通于画画以及书法,每一天都有很多人去他家求字,并且价钱还不低,所以秦大士年纪轻轻就能够凭借着一首出色的好字养活家人,并非那一种百无一用的书生。

虽然小小年纪就已经背负上了家庭的重担,但是秦大士并没有因此而荒废学业,从童生到秀才,从秀才到举人,再从举人到进士,他的科举生涯也非常顺利,尤其是他在考进士的时候,更是一不小心就考中了状元,那时候是乾隆十七年,本来是没有会试的,但由于皇太后过六十岁生日,所以就添加了一次科举考试以增加喜庆气氛。

从这点来看,清朝前期的皇室还是可以的,皇天后过六十岁生日让很多人都可以升官,而不是像后来的慈禧太后那样为了过六十岁生日,挪用掉上千万的海军军费以至于军队惨败。秦大士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机会,而成功考中了状元,结果乾隆皇帝在听说了他过往的事迹,知道他在岳飞目前吟有这么一句“愧姓秦”的诗以后,就非常好奇地问他:“爱卿,你的先祖是谁?你真是秦桧的后人吗?”

面对着这么一个问题,秦大士当时也是一身汗,不过他非常巧妙地回答了7个字,令乾隆皇帝听完以后立马就龙颜大悦,他说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就是说如今时代已经改变了,自己与秦桧肯定是不一样的,请皇上放心。有文化的人就是这样,哪怕是表忠心也是如此的含蓄。

后来查明秦大士还确实与秦桧具有血缘关系,也能够算得上是其后人,他是秦桧哥哥秦梓的后代,秦梓虽然是秦桧的亲哥哥,但是两人的行事作风却完全不同,是南宋著名的忠臣。虽然现在人们已经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彼此的祖先,大家对此也并不是特别在意,毕竟彼此交往还是看对方的品性与能力,然而像秦桧那样的作为,确实是给后世子孙蒙羞,也难怪秦大士会说“愧姓秦”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清朝野史大观》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60岁大寿,刘墉送一桶生姜,大臣嘲笑,乾隆却看了龙颜大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60大寿刘墉送生姜视频,乾隆对刘墉说上下轻重缓急6个字,刘墉对乾隆说的上楼梯的话

    后来李保田、王刚和张国立根据这个逻辑和素材在《宰相刘罗锅》里,出色地将这三个人物形象给演绎出来了,而且刘罗锅的形象在百姓心中印象深刻。和正史上的刘墉不同,剧情中的刘墉诙谐幽默,既是一个清官形象,又是一个谐星形象,令人捧腹大笑。他经常捉弄大贪官和珅,和珅还拿他没办法。他不但时常捉弄和珅,而且还经常让乾

  • 遗民如何记载吴三桂请兵入关, 为红颜甘当走狗还幻想拥立崇祯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吴三桂带兵救崇祯,崇祯和吴三桂的关系,吴三桂为什么不帮助崇祯

    今天笔者给大家解读的是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北略》所记载的一篇关于吴三桂请清兵的记载——《吴三桂请兵始末》。计六奇生于1622年,江苏无锡人,著有《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两本重要的笔记,是研究明末清初易代史的重要史料。 明季北略 该文开篇介绍了吴三桂的武装力量,“部下有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

  • 虽然同是清朝总督,但职衔全称不同,哪个地位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的总督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清朝陕甘总督周志林,清朝总督在哪办公

    一、直隶总督。直隶总督的职衔全称是: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这个官职非常厉害,有实权,而且是九大总督里地位最高的。二、四川总督。四川总督的职衔全称是:总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四川总督是九大总督里唯一一个只管理一个省份(四川)的总督,那是因为四川的盆地的地势不

  • 明朝末年名将,两次投降清朝,死后坟墓却在加拿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一览表,投降清军的明朝将领,明朝战死将领名单

    祖大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祖大寿世代居住在关外宁远,也成了这里的望族,同时肩负着守卫宁远的职责,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那是一员猛将,曾追随名将李成梁征战,因为战功被封为辽东副总兵。祖大寿从小耳濡目染,也继承了父亲的职业,成为一个游击将军,走上了与后金战斗的道路。但是祖大寿面临的状况并不少,在李成梁的默许

  • 乾隆65岁得一女,受尽三朝宠爱,乾隆:若是男儿,必立为储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最疼爱的十个人,乾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乾隆的后宫谁最得宠

    虽然有些话无法用科学道理来论证,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多多少少得到了证实。就比如很多人都说,女儿应该去富养,儿子应该去穷养,其实不管是在豪门家庭还是在普通家庭当中,这句话都得到了一定的认证。威严的父亲往往对女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在65岁的时候得到的一个公主,从她出生到她以后的成

  • 张之洞比李鸿章差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之洞李鸿章分不清,历史上李鸿章与张之洞,张之洞李鸿章什么关系

    老大曾国藩(1811年-1872年),湘军领袖,湖南长沙人。老二左宗棠(1812年-1885年),民族英雄,湖南长沙人。老三李鸿章(1823年-1901年),淮军领袖,安徽合肥人。老四张之洞(1837年-1909年),清流领袖,直隶南皮人。曾国藩主要功劳是为清朝镇压了太平天国。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没有

  • 郑成功坚持抗清,但是他的父亲、叔叔却都在帮助清朝,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成功为何痛恨清朝,郑成功抗清贡献,郑成功为什么在抗清之战中会失败

    郑成功 首先,第一个就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关于郑芝龙降清的事情,在笔者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过,简而言之,就是郑芝龙企图保存自己的军队实力、维持自己当时相对独立的状态,清朝看准了郑芝龙的小心思,便以封王和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之地诱惑之,于是郑芝龙便投降了清朝。结果,投降之后清朝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

  • 为何康熙刚死,雍正就将宜妃赶出宫?雍正:你看宜妃母子俩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中雍正与宜妃的矛盾,康熙死后为什么把宜妃踢出皇宫,康熙和宜妃之死

    先帝嫔妃们若没有得罪新君,那她们还有可能在宫中颐养天年,甚至是出宫与亲生子女团聚。不过,有一类妃嫔的下场注定不会太好,那就是儿子陷入皇位之争的漩涡中,并且还落败的妃嫔。康熙皇帝的宠妃宜妃就是如此。康熙刚死,雍正就迫不及待地找借口将宜妃打发出宫,次子胤禟也被剥夺皇室身份,关入大牢,那么宜妃母子为何令雍

  • 魏忠贤余党被多尔衮任命为首辅, 为诸汉奸之首, 多尔衮意欲何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多尔衮控制过两黄旗么,魏忠贤权倾朝野后金进山海关,多尔衮为什么不参与八王议政

    范文程像 而1644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引领之下入关后,如何平定中原、统一天下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目标,而要治理如此之大的天下,仅仅凭借范文程、洪承畴等少数几个文臣是不够的,必须大批招揽人才。当北京城破时,很多的官员都投降了李自成,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投降清朝,毕竟李自成是同文同种的汉族人,而清朝则是一

  • 领导吴三桂镇压孔有德, 明末贪官在金华抗清两月, 最终杀身成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明末抗清名臣朱大典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朱大典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先后任山东巡抚、漕运总督、弘光朝兵部尚书等职,朱大典为人爱财,据史书记载,他在漕运总督任上“四处搜刮,敛聚的财富富可敌国”,由此可见他不是一个清官,而且是个大贪官。 如果在和平年代,也许朱大典只是明末贪官中普通的一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