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
比如战败被俘、后来又投降且为清朝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大汉奸洪承畴,他在帮助清朝平定天下后,只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轻车都尉是比公侯伯子男中最低的男爵还要低的爵位,而且还是第三等,也就是轻车都尉中最低的,可以说这样的一个爵位对于为清朝征服全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洪承畴来说就是一个羞辱。
洪承畴
到了乾隆皇帝时候,洪承畴又被羞辱了一次,被录入《贰臣传》,不过这次洪承畴不太孤单,和他同时入选的还有120多人。乾隆之所以这么做,有他的政治考量,乾隆时期清朝的统治已经趋于稳定,统治者希望人民能够忠于朝廷,忠贞成了朝廷希望看到的品质,而不是像清初的降臣那样投降,所以很自然这些降臣会被列入《贰臣传》。当然,作为太平时期的皇帝,乾隆也是从心底里瞧不起这些降臣的。
贰臣传
但是,这仅仅是对于这些降臣而言,乾隆皇帝一生最为推崇的一位偶像也是降臣。
乾隆皇帝是一个附庸风雅的皇帝,没事喜欢写写诗,画画,题个字什么的,他身为皇帝,所以自然有机会鉴赏到很多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当然很多作品就遭到了乾隆皇帝的毒手。乾隆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这些艺术品的空白处题个字,盖个印,而中国的字画讲究的是留白,而乾隆的这些题字和印章就将这些留白都填满了,艺术品的价值不增反减。其中,遭毒手最多的当是宋末元初的艺术家赵孟頫,而乾隆皇帝也将赵孟頫视作艺术上的偶像。
赵孟頫 人骑图
然而,比较讽刺的是,乾隆皇帝的这位偶像却是他自己最为鄙视的“贰臣”。赵孟頫出身高贵,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秦王赵德芳的十世孙,他的五世祖是宋孝宗的父亲,所以可以说家世显赫,但是到了赵孟頫生活的年代,宋朝却走到了穷途末路,在赵孟頫25岁的时候,宋朝灭亡了,赵孟頫成了一个亡国的遗民。
赵孟頫像
原本,身为宋朝宗室的赵孟頫应该与元朝具有不共戴天之仇,他虽然无力抵抗,却也可以选择不与元朝政府合作,但是恰恰相反,赵孟頫做了元朝的官。1286年,元朝寻访江南的宋代遗臣,而赵孟頫入选并且见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而且获得了忽必烈的青睐。
忽必烈
之后,赵孟頫在元朝的仕途顺风顺水,受到了忽必烈祖孙三代的重用和尊重,而赵孟頫也成了元朝的忠实臣子,从这个角度来看,赵孟頫无疑是大宋王朝的贰臣逆子,但是这样一个贰臣逆子却成了乾隆皇帝的偶像。虽然乾隆皇帝十分看不起投降的贰臣,但是赵孟頫恐怕是一个例外,因为他太有才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