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的重大失误帮助了秦国统一天下,对于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六国的重大失误帮助了秦国统一天下,对于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55 更新时间:2024/1/19 16:33:1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的确,六国在谋求自己发展的策略上,和在面对秦国的吞并战争时,存在很多失误,有些失误是非常重大的,这些失误的累积最终造成了六国自己的灭亡。

春秋时期,晋国首先送给秦国的一份“大礼”,就是“三家分晋”,晋国变成了三个国家,韩、赵、魏。

[var1]

三家分晋前晋国的形势

赵和魏在战国时期一度都非常强大,都有机会可以灭掉秦。即使是三晋中最弱的韩国,坚守宜阳也可以顶得住秦国半年时间。

可想而知,如果韩、赵、魏三家是一个统一的晋国,秦国哪有兵出函谷关的机会,能不能在战国混得下去都不好说。

可是,晋国分家了,这就给秦国创造了各个击破的条件。但是,即使晋国分家后的三国,仍然非常的强大,逐个击破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先说说魏国,魏国最先采用李悝变法,强大了起来,几乎能够完全替代晋国的历史地位。

[var1]

魏国鼎盛时期的形势

但是等用李悝变法的魏文侯一去世,很快吴起就流失了,魏国的国土面积就不再增加;

紧接着商鞅也逃离了,魏国的变法也始终没有更大的突破;

再接着孙膑也离开了,魏国彻底跌下了头等强国的宝座;

后来范雎也离开了,魏国也再没有振兴的机会;

只剩下一个魏国公族出生的大帅哥信陵君,最后也因魏王中了反间计,气愤离职,郁郁而终,信陵君去世没多久,魏国再也撑不住秦国的进攻,灭亡了。

魏国的失误就在于人才的大量流失,每一个人才的流失对于魏国都是成倍的损失。

再说说韩国,韩国的“失误”是没有人才。

[var1]

韩非子

韩国历史上总共出了一个半人才,那半个是申不害,申不害还是一个研究“治国之术”的法家,“术”只维持了韩昭侯在位不长的一段时间,其后就再没有什么用处了。

终于出了一个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可是已经是战国的晚期,韩国已经非常弱小,仅有两个郡,即使韩非子当了国君也已回天乏术了。

况且韩国对韩非子也是使用不当,就给韩非子安排一个外使,大材小用了。

赵国就更惨了,失误更大。

[var1]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早期,已经具备了灭秦的所有条件,结果因为赵武灵王一会想让小儿子接班,一会又觉得大儿子可怜,想让大儿子当代王,最后把精力都放在处理家务上,还没有处理妥当,自己都被饿死了。

到了赵武灵王的孙子辈,赵孝成王竟然对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工作能力不信任,帮助秦国拿掉廉颇,致使长平之战赵国被歼四十余万赵军主力。

到了赵孝成王的孙子辈,做得更绝,赵王迁直接帮秦国把自己的大将军李牧给杀害了,最后导致了赵国的灭亡。

对于赵国所犯的错误,实在令人可气、可叹,万分惋惜。

再来看看楚国的失误。

[var1]

秦楚形势图

楚国是战国初面积最大的国家,直到秦发动统一战争前,楚国的面积都绝不逊于秦国。

楚国最终被秦国一战击溃,根本原因还是楚国没有进行深刻的变法,自身没有足够的强大。

楚国和秦国就像两个同样体重的拳击运动员,秦国通过变法不断瘦身,浑身“肌肉”,楚国则是不肯变法全身都是肥肉,虽然体重一样,但实战能力则一目了然。

燕国失误则是缺乏远见。

首先历史没有记录燕国有影响力的变法,看燕国历史上的种种表现,缺乏有远见的国策,地处北京及辽东半岛的有利位置,但燕国并不富强,至于秦国大军陈兵燕境的时候,燕军主力没能组织起一次像样的阻击。

[var1]

燕国形势

最后说说齐国,齐国的失误是不善武备。

这里的“善”是善于的意思,不善武备指得是不会好好用武备,不该用武力的时候滥用武力,齐湣王灭掉了宋国。

[var1]

齐遗址博物馆照片

到了齐王建的时候,还有几十万军队,国土面积豪寸未失大的形势下,举国投降,放弃了武力抵抗,齐王建也只好落得一个饿死松林的结局。

所以说,六国不断的丢分,秦国不断的加分,最终秦与六国之间就形成了绝对的差距。

更多文章

  • 雍正曾经允诺给他尊荣与富贵,但是却因一件事多次惹怒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对雍正的态度评价,雍正是怎样登上王位的,雍正有哪些隐藏的细节

    张廷玉出生于康熙十一年,张廷玉在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后来又承袭其父大学士张英的职责,任职于内廷。由于恩师张英的缘故,所以在雍正即位后,一直都对很有才干的张廷玉寄予厚望,而张廷玉也因此担任了许多紧要官职。雍正临终前曾经任命张廷玉为顾命大臣,并且允诺他配享太庙,这对于张廷玉来说当真是极荣耀的赏赐。辅政十三

  • 雍正另辟新墓地,真的是因为他篡位屠杀兄弟,死后没脸见康熙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他在位也仅仅只有十三年的时间,但是人们对他的评论,却都是褒贬不一,雍正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他上位之后就处理了当初和自己夺位的兄弟,有传言说他的皇位,是篡夺来的,总之弑杀兄弟这个罪名,他是逃不掉了。不过雍正不承认啊,而且还亲自些了一本书,为自己来辩护,其实这也是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有些人为了皇位,杀父杀子

  • 雍正反腐堪称一绝,只用了三招就无人敢贪,自己却死的不清不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三招治贪,雍正用了哪三招就不敢贪,雍正治理了贪腐吗

    此人就是雍正皇帝,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开创了一个盛世,而继他之后的雍正皇帝就责任重大。盛世之年,大家生活舒适,贪官也因此泛滥,雍正皇帝即位后就面临这一严峻事实。不过还好雍正皇帝是一个勤勉的皇帝,在位13年,批阅的奏折达35000多件,因此自然很清楚当时朝中存在的漏洞。他在清理钱粮亏空时就意识到,产生

  • 雍正到底是如何继位的?因为一个人的存在,他根本不用篡改遗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真的是靠篡改遗诏登基的吗,雍正继位的真实历史是什么,雍正继位的五大原因

    雍正的继位很多人都怀是篡改了遗诏,所以他登基是名不正而言不顺的。不过,历史的真相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了,可不要被影视剧给骗了,那么历史的雍正继位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首先,雍正篡改遗诏这个传说最大的破绽,就是说康熙遗诏中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被雍正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这么一改好像是天

  • 多尔衮死后不久就被毁墓掘尸,孝庄为什么如此痛恨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多尔衮死时孝庄多少岁,多尔衮与孝庄的正史,多尔衮死了孝庄为什么不哭

    当年,皇太极死后,最有实力接续皇统的多尔衮遭到豪格(皇太极长子)和代善(努尔哈赤长子)的制衡,最终讲皇位让给了仅有六岁的福临(皇太极幼子),但即便如此,随着满清入关,多尔衮的时代还是到来了,在这重要的事件当中,整个清朝都得依靠多尔衮的才能才可以顺利入主中原。多尔衮是满清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多尔衮死后

  • 雍正为何残酷打压胤禵?他们兄弟间究竟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为何没杀胤禵,胤禵被雍正圈禁十三年,胤禵是雍正吗

    胤禛和胤禵之间交恶,并非康熙众皇子中的孤例。按照清朝的传统,身份卑微的女子是没有资格抚养皇子的,老四胤禛胤禛生于1678年,当时他的生母还是庶妃,而胤禵出生于1688年,在这十年间,其生母乌雅氏已经获得两次晋升。结果,胤禛未能同胤禵一同长大。另外,康熙朝时,老五胤祺和老九胤禟,也是被分开抚养的,这两

  • 雍正爱惜羽毛,为何十分信任“老十三”胤祥?因为胤祥太会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老十三胤祥与雍正,雍正为什么对十三弟胤祥好,胤祥怎么帮助雍正的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件很有名的事情,就是九龙夺嫡,总而言之,就是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了皇位互相争夺的事,最后皇四子胤禛从中脱颖而出,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的皇位是与兄弟们你争我夺大费周章才得到的,所以他对一些兄弟并不友好,但是唯独对他的十三弟胤祥十分宠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在雍正登基

  • 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者”?官方公布康熙遗诏是否能说明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是改了康熙的遗诏吗,雍正篡位是历史之谜吗,雍正真的是篡位来的吗

    首先在小编看来,官方现在所公布的遗诏其本身并没有任何指向性的意思,这个遗诏很久之前就能在网上搜到,大家想怎么看都行,现在只不过是由官方将原件发布出来了而已,但是并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台湾故宫和辽宁省档案馆每年都会不定时发布出一些珍贵的藏品给大众观摩,而这个遗诏只不过是恰好被选中用来展览而已。所以小编认

  • 雍正为自己洗白,乾隆好心却帮了倒忙,结果让雍正背负骂名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对雍正的态度,雍正如何评论乾隆,乾隆的一个举动暗示了雍正的死因

    雍正登基后,将自己以往对立的人都弄死,就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没有放过。不仅仅如此,就连自己的生母也因他丧命,所以雍正在历史上算是名声不太好的皇帝。曾有说,雍正一生只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登基前和兄弟斗争,二是登基后铲除兄弟。不管怎样,雍正的所作所为似乎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后来,雍正便想了一个办法为自己洗白,

  •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为什么要杀掉雍正帝的女婿?雍正帝:他妄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情景是这样子的,西北起来战乱,雍正做皇帝自然是要派兵去镇压的,于是让年羹尧领兵出征。就在张廷玉和雍正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张廷玉说道了哈庆生。就是说雍正的女婿哈庆生和人来说过几次话,看能不能商量一下把他从西北大营调回来,雍正的火气蹭了一下就上来了“他妄想”!把张廷玉给吓得。受人之拖,张廷玉只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