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诗人留下一句诗,100多年后,让一个皇帝丢了江山

唐朝诗人留下一句诗,100多年后,让一个皇帝丢了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20 更新时间:2024/1/19 5:46:40

唐朝覆灭后,天下分崩,中原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林立,众多小国割据一方连年混战。北方诸国中,以李从珂的后唐最为强大。李从珂早年曾是一员战将,骁勇善战沉稳坚毅,他的后唐综合实力在北方割据势力中首屈一指。但李从珂也并非高枕无忧。在他的心中,有一大内忧和一大外患,时刻让他寝食不安。

外患是雄踞北方的契丹人,他们凭借剽悍绝伦的强大骑兵,对锦绣中原虎视眈眈。中原各地的众多割据势力,内斗起来个个如狼似虎,却都对契丹人威猛无敌的铁骑十分忌惮。内患则是后唐的太原节度使石敬瑭。石敬瑭手握重兵,为人狡黠诡诈,对李从珂的帝位时存觊觎之心,双方已经处于一触即发的剑拔弩张状态。

后唐皇帝李从珂,闻听石敬瑭招兵买马,广积钱粮,反形已露,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大臣中有明白人,看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资治通鉴》记载,端明殿学士李崧、大臣吕琦都认为,石敬瑭若要造反,必然会首先联合北方契丹人。只要后唐与契丹交好,断绝石敬瑭的外援,石敬瑭就翻不了天,消灭他易如反掌。

李崧等人认为,当时契丹皇帝的亲弟弟,因争夺皇位失败投奔后唐。契丹皇帝一直想把他索要回去,因此很想与后唐搞好关系,多次提出和亲的请求。如果后唐能放下架子,与契丹结盟和亲,每年再给契丹十多万贯的财货,契丹人必然会倾心交好。如此一来,不仅能置石敬瑭于死地,且每年还能节省下大笔征战契丹的用兵费用。

后唐皇帝李从珂听后,觉得很有道理。马上命人起草一封《遗契丹书》,准备付诸实施。谁知此事被大学士薛文遇知道了。他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并对皇帝讲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大道理:“堂堂中原天子,低三下四交好夷狄之族,是不是也太屈辱了?契丹人要求和亲,难道真把您的爱女公主嫁给他?”

为了加强说服力,薛文遇还念了唐朝戎昱的一句诗:“安危托妇人”。这句诗出自唐朝戎昱的《咏史》,诗中认为,堂堂中原大汉王朝,却要依靠一个弱女子王昭君千里远嫁番邦,来保障国家安危,实在是一种奇耻大辱。皇帝李从珂一听,当即面红耳赤,立即把献计的李崧和吕琦招来,痛斥他们丧权辱国,同时交好契丹之事就此终止。

李从珂一时冲动,把唐诗当成治国良策,终于吃了大亏。后来李从珂与石敬瑭开打,石敬瑭果然勾结契丹,契丹人出动铁骑大军南下,与石敬瑭联合攻击后唐。李从珂抵挡不住,最后被迫自尽,身死国灭。戎昱死后才百余年,他的一句诗就毁掉一个国家。

戎昱的《咏史》,乍一看大义凛然,把和亲夷狄当成一种奇耻大辱。其实这纯属书生之见。以汉朝、唐朝国力之强大,尚且把和亲当做一种有效的外事策略,达到怀柔远人、止息干戈之目的。李从珂即使实在转不过来这个弯,也不妨把交好契丹当做权宜之计,待到灭了石敬瑭,再全力对付契丹。想当年汉高祖为解匈奴“白登之围”,唐太宗为保住长安不被颉利可汗攻破,都曾与外族结盟。待到日后羽翼丰满,再大张挞伐,把夷狄外族打的灰飞烟灭。

李从珂死不足惜,更为恶劣的后果,因后唐不与契丹结盟,导致石敬瑭乘虚而入,把幽云十六州当做见面礼送给契丹,使得中原王朝痛失屏障,危害后世数百年。石敬瑭卖国求荣罪不容诛,后唐皇帝李从珂也要对此负很大责任。

更多文章

  • 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李治为什么被称“昏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为什么叫李治,唐高宗李治是怎样死的,李世民李渊李治的关系

    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评价,只是因为后世的历史学家为了防范武则天式的改朝换代再次出现,因而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连带着也把唐高宗弱智化了。在这个丑化的过程中,以宋代史学家如司马光等人发挥的作用为大,这又与宋代曾有多位太后深入参政的政治现实相关。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

  • 他是唐朝的一个侍卫长,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官员都要让他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最忠勇的人是谁,唐朝宫廷侍卫图片,唐朝最厉害的五个谋士

    李庆远“狡诈轻险”,善于揣摩官场上的关系学,知道那些苦心钻营者的心理,不过是想走后门,通过他曲径通幽、攀龙附凤,所以,他时时不忘显示自己与太子的“亲密关系”。大凡官员聚会,他都混迹其中,狐假虎威,四处招摇。一日,宰相府大宴宾客,李庆远装模作样地前去捧场,可他入席后刚吃了几口,就有人在门外高声急唤:“

  • 探访唐中宗定陵:唐朝最窝囊的皇帝,武则天最窝囊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中宗复位为何不杀武则天,武则天晚年真实事迹,武则天与唐中宗共患难

    李显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在两个哥哥和母亲的斗争失败以后,李显成为李治之后的皇位继承人,成为大唐的第四位皇帝。但是李显第一次做皇帝仅仅55天,就被武则天废黜了,并将他贬为庐陵王,流放到今天的湖北。此后的李显很消沉,但是她的王后韦氏不断安慰他、鼓舞他,陪他度过了14年幽禁岁月。终于有一天,

  • 此人是唐王朝的掘墓人,手握重兵,比曹操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王朝最后的掘墓人,唐王朝十大名将排名,历史上最残酷的唐将

    到唐僖宗时,内外交困,激起民变,黄巢大起义席卷全国,锋芒正劲,一路势如破竹,唐僖宗惊惶失措,自己逃入四川剑南的同时,传檄天下讨贼。各路节度使各怀鬼胎,边剿边壮大自己,义军内部也出现分化,黄巢手下朱温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打得找不到北,又因内部不和,见势不妙,向唐王朝投降,唐僖宗欣喜之余,赐名全忠,没想到

  • 唐代的时候有一个丞相在鉴宝的时候曾经被赝品蒙混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的十大国宝,古画被鉴宝师刘岩定为赝品,吴焕章鉴宝赝品

    结 果这宝贝还真是被这位有心人给找着了。曲阜县内有一个农民,在开荒耕地时,几锄头下去,挖出了一件古代器物,叫做“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盘,腹大口 小。这个盎容量约有三斗,按行话说,短颈鸟足,圆口方耳,古朴拙重,里面还装满了土。农夫将上面的泥土洗干净后,又用纱布打磨好,在盎的腰部忽然隐隐约约 出现

  • 山东农妇效仿武则天,34年前称帝招男童建后宫,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山东村妇效仿武则天称帝事件,1986年山东效仿武则天的人,农妇效仿武则天称帝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这句诗出自黄光任的《女皇》,其中的“女皇”自然是指武则天,这句诗也正是对武则天的高度赞扬。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不论其功过,仅凭她能力排众议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登上专属于男子的龙椅称帝,就已经足够成为天下女子争相模仿、崇拜的对象了,今天要讲的这位女子便是

  • 掌权的女人有多可怕?武则天的男宠曾与她如胶似漆,后遭不测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左传·隐公元年》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坏事做多了,自然会遭到惩罚,我们只需要静静的等待惩罚降临到他身上就可以了。在现代社会之中,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往往会选择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可是我们根本不用为此而气恼,因为这样的事情做多了,总有一天他会

  • 他是宇文成都的老师,斩首李元霸为徒报仇,堪称隋唐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宇文成都大战李元霸同归于尽,宇文成都师傅杀李元霸,李元霸大战宇文成都在哪一集

    在三国中,并没有说吕布的老师是谁,而在《说唐全传》中,不仅介绍了宇文成都的老师,他这位老师还斩杀了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为徒弟报仇。“鱼俱罗虽然没有回头,却在留心听后面的声音。知道李元霸已经逼近自己了,就迅速把马调头。趁着李元霸发愣,鱼俱罗接近他拿出自己的刀,一刀斩下了李元霸的头。鱼俱罗终于为自己的徒

  • 唯一留下姓名的唐朝第一代公主,特长备受称道,武则天也敬她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最有名的四个公主,唐朝除了武则天还有三位女人,武则天算不算是唐朝皇帝

    众所周知,在重视君权、父权与夫权的古代,女子的地位相对较低,大多只能作为丈夫的附庸。在家谱记载中,许多人家不会将女儿的姓名记录其上,有些人家则只记载一个小名。像历代皇后、妃嫔及公主,即使在史书上留下身影,大多也只有姓氏而没有名字,同时也是因为作为帝王的附庸而被记载。不过历史上总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

  • 吐蕃战神让唐朝割地,武则天每年派一流氓求和,3年后战神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战争史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光,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国纷争,秦朝之后的楚汉争雄,汉末的三国争霸等。随着战争的延续,越来越多的兵书被开创出来,比如中国著名的《三十六计》,众多的计谋成为后世之人打仗的参考。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究竟哪一种兵法是最强的呢?兵圣孙武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