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吐蕃战神让唐朝割地,武则天每年派一流氓求和,3年后战神自杀

吐蕃战神让唐朝割地,武则天每年派一流氓求和,3年后战神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81 更新时间:2024/1/5 22:23:35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战争史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光,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国纷争,秦朝之后的楚汉争雄,汉末的三国争霸等。随着战争的延续,越来越多的兵书被开创出来,比如中国著名的《三十六计》,众多的计谋成为后世之人打仗的参考。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究竟哪一种兵法是最强的呢?

兵圣孙武在自己的《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孙武对于战争“全胜”的主要观点,而“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中国古代最求不战而胜的战胜思想。唐朝时期,吐蕃的一位战神逼迫唐朝割地,然而武则天却每年派一位流氓求和,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在3年之后这名战神自刎。

孙武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后世的解说中演化成为“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简单而言通过战争来获胜并不是一种最好的方法,这种方式会使得被征服者并不甘心,而通过攻心战,使得对方心甘情愿地认输投降,内心感到屈服,是最佳的方法,而离间计则是攻心战的代表计策。

在唐朝,吐蕃一直是唐朝的心腹之患,因为高原反应,中原士兵难以攻入吐蕃,这也使得吐蕃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松赞干布曾率军扬言攻入唐朝,大败之后逃回吐蕃,正是依仗着中原士卒们难以适应高原反应,这也是唐太宗之所以答应松赞干布求婚的原因之一,因为唐朝没有办法一战而攻克吐蕃,于是答应和亲,稳定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避免战争的发生。

唐太宗在位期间,虽然与吐蕃和亲,但是两国之间唐朝是处于优势的,然而随着吐蕃与唐朝不断地进行贸易,吐蕃的实力逐渐的强大起来。对于唐朝,吐蕃的统治者也越来越轻蔑,甚至于觊觎唐朝中原霸主的地位。在李治和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吐蕃出兵攻打唐朝,这场大非川之战以唐朝惨败而结束。

等到武则天上位之后,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征战还未曾停歇,甚至于又爆发了一次素罗汉山之战,这场战争唐朝依旧惨败。吐蕃作为胜利者,对于唐朝原本应该是乘胜追击的,但彼时吐蕃的战神论钦陵却反常地表示想要与唐朝求和。吐蕃的反常让武则天不解以及不相信,不确定吐蕃的态度究竟是真是假,还是吐蕃想借此向唐朝提要求,面对吐蕃的这一反常行为,武则天纠结不知该派谁前去与吐蕃商议。

经过考虑,武则天计划派郭元振前去。他的父亲是济州刺史,郭元振算是一名官二代,郭元振本身也是非常的聪明,18岁的时候便考中了进士。才华出众的郭元振却并不算是一名好人,经常的欺男霸女,百姓可谓是敢怒不敢言。在现代郭元振相当于一名有权有势的地痞流氓。

虽然做事流氓,但是郭元振却非常的有政治智慧,他将自己违法犯罪挣来的钱大笔地拿出去用来贿赂相关的官员,收买各路人马,因此这些人对他多有维护。郭元振的恶名传到武则天的耳中,但他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写了一篇文章,被武则天所看重,因此平安无事。

武则天派遣郭元振出使吐蕃,吐蕃的求和果然是另有图谋,他们要求唐朝撤掉安西四镇的守军,实际上是想让唐朝割地给他们,虽然唐朝屡次惨败,但是却不可能割地。郭元振为此想出了一个“离间计”。他的离间计,是离间论钦陵与吐蕃王族之子赞普器弩悉弄,离间论钦陵与吐蕃百姓之间的关系。

郭元振考虑到吐蕃的百姓所受的徭役以及兵役之苦,于是在吐蕃内散播论钦陵想要功绩所以不顾百姓的言论,同时唐朝每年都让人去吐蕃向他求和,但却不愿意割地,这样一来便向吐蕃百姓展现出一种论钦陵不顾百姓,只顾个人功绩的形象,使得百姓对其怨恨。同时唐朝向论钦陵的多次求和,只会助长他的威望,使得王族之子赞普器弩悉弄对其忌惮,这样一来论钦陵便不知不觉得罪了吐蕃的王族以及百姓。

在三年之后,吐蕃果然爆发内乱,论钦陵自杀,吐蕃的掌权者赞婆带领吐蕃投靠唐朝。郭元振的离间计,不费一兵一卒,却为唐朝迎来一场大胜,这就是兵书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在生活中,人们也经常的会和其他人爆发矛盾,有时会暴怒出手,这种方法无疑是不理智的,正如兵书所言,人们需要凭借着自己的个人能力在心理方面征服对方,而不是凭借武力。

参考资料:

《陇西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叔宝剽悍善战,唐太宗称帝后咋屡屡抱恙?专家:高明的保命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叔宝生平,历史上秦叔宝怎么样死的,秦叔宝重伤养血好转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在离开越国后,给大夫种书写了一封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事实上,这句话就是历朝历代许多属下臣子的真实写照,许多能臣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大唐的名将秦琼那么骁勇善战,却在李世民登基后就一病不起就解释得通了。01秦琼,字叔宝,在隋末唐初之时跟随李渊、李世民

  • 武则天为何将皇位传李家人,假如她不传,历史会不会多几个女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是怎么传位给李家人的,武则天为啥不传太平公主,武则天临死前为何把江山归还李家

    "唐代司晨有牝鸡,灭残宗室殆无遗"。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除了武则天以外,其余帝王都是男性,由此可见武则天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了。但是这么一个具备传奇色彩的女性,其晚年的做法却让人相当的不解,就是武则天将皇位还给了李家后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01可能当时的人们还不理解,但是直到两百年之后,人们才发现

  • 李渊心中的继承人一直都是李建成,为何还会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渊为什么传位李建成,李渊李建成结局,李渊和李建成谁厉害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兄逼父得来的,他的父亲李渊心中的理想皇位继承人一直都是李世成的大哥李建成。既然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为什么还要让李世民手握重兵呢? 李渊其人 关于李渊这个人,在《大唐创业起居注》、《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不管哪本书,都有关于李渊为人豁达,宽仁大度,待

  • 姜维离世82年,他写给刘禅的密信出土,东晋权臣:诸葛亮可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姜维投降过给刘禅写过信吗,姜维临终写给刘禅的话,姜维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三国时期处于多事之秋,涌现了诸多有勇有谋的贤能人士,虽然那个朝代无法完全还原,但通过一些关于三国时期的电视剧或古籍,人们仍然能够了解彼时的事情。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无疑是作为神一般的人物存在,他的谋略不仅让彼时的人为他折服,就连后世都对他称赞不绝。而他的弟子同样是个传奇的人物,他叫姜维。 姜维离世8

  • 狄仁杰有多厉害,要不是他,或许武则天就把李唐政权给武氏家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狄仁杰为什么让武则天还李唐江山,狄仁杰恢复李唐王朝,狄仁杰是死在武则天之前还是之后

    编辑:钟毓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了无数个古代的人物,正是这些人物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历史,而他们的故事也让整个历史更加的丰满。能够铭刻在历史的,或许是立下丰功伟绩的人物,或许是留下被人传颂的篇章的文人墨客,总之,这些人定有些不同寻常的值得被人所提及的经历和功绩,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人物,

  • 才子佳人,李白与杨贵妃之间是否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白和杨贵妃真实关系,历史中李白与杨贵妃的关系,李白赞美杨贵妃的诗完整版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怨情》描述了一个哀怨的故事: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道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杨玉环,唐朝第一美女,有“羞花”之貌,天姿国色,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这两个身份地位迥异的人,在电视剧《杨贵妃秘史

  • 李渊退位后生下30个孩子,李世民头痛不已,武则天一狠招彻底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和武则天是啥关系,李渊武则天有后代吗,武则天跟李渊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的能力有目共睹,他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不久,便逼迫李渊退位。60岁的李渊本该在帝位施展才华,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也不得不移位给李世民。李世民为了体现自己的仁君形象,在逼迫李渊退位后,对李渊礼待有加。不仅充分考虑李渊的物质生活,在精神上也极尽可能满足。可这个精神上的满足却让李渊在晚年留下了不少后代

  • 五代十国的演变:各割据政权为什么如此频繁更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上文《朱温篡唐》已对朱温的后梁做了专门阐述,本文从后唐开始。1、后唐公元923年,李存勖登基,国号唐,历史上称后唐。李存勖就是唐庄宗。李存勖打仗不愧是战场上的英雄。但战争结束以后,他认为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享乐,他的认知观就是不享乐打天下干嘛!因此他变着花样儿的玩。李存勖喜欢穿上戏装,上台演戏。他还给自

  • 唐朝有个地痞无赖,草草下葬亡父时偶遇龙穴,不料三十年后成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历史人物传记,唐朝有一无赖地痞,李淳风看龙穴

    每个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外界却对人有限定。即使这样,每个人也有无限可能。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种族、肤色,但是我们也可以不被任何外在原因束缚,不接受任何世俗的框架定义。一个人的基因虽然来自父母,但绝不会只是父母生命的一个延续,一个人的出生也不可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虽然在历史上,许多有名人

  • 唐朝有一无赖地痞,草草埋葬亡父时遇到龙穴,30年后成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之中,白手起家、平民出生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元璋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生活经历种种磨难,连安葬亲人的钱都没有,最后拼搏一番,成就帝王之业。而除朱元璋之外,还有诸如此类出身卑微的皇帝,前蜀高祖惠皇帝王建便是其中一号人物。王建何许人也,五代十国的皇帝之一。 王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