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最后赢家是雍正,也就是皇四子胤禛。而继位后,雍正除了对辅佐他的十三弟恩宠有加外,对其余与他争夺的弟兄,可是鲜有手下留情。
而作为康熙和雍正都钟意的乾隆爷,他又对这些同根生的皇叔们如何对待呢?下面就让榴莲历史通给大家原景重现。
对于八阿哥胤禩,电视剧中是雍正登基之时,就被赐死狱中。而历史上,雍正却对其粉饰了一下。为了稳定政局,雍正先将其封为和硕廉亲王,命其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
待雍正坐稳江山后,便将其削宗夺爵,圈禁致死,做完这些还不算,并下旨命其改名为“阿其那”,这个名满语的意思是“狗”。
对于九阿哥胤禟,雍正可是没有做任何粉饰,登基后随即将其派往西北大营,之后与八阿哥相同的命运,只是将其赐名为“塞思黑”。
而这个名字比“阿其那”还让人难堪,字面为“讨厌”之意,其实内含为痴肥臃肿、卑鄙无耻的意思。
乾隆是如何对待,这两位他父皇最恨的两位皇叔呢?
在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以两人并没有谋反之名,恢复其原名和宗籍,并录入玉蝶。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但对于这两个王爷和其后人来说,可是莫大的幸福。
毕竟两位王爷已经圈禁致死,雍正给他们的所有耻辱都是由他的后人们承担着,乾隆这样的举措,不仅给自己留下英名君主的美名,也淡化了世人对雍正狠绝的印象。
十阿哥因其母为贵妃钮钴禄氏,不仅出身高贵,而且背后的母族势力相当深厚。而这个十四阿哥,与雍正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他是与雍正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十阿哥与十四阿哥,在“九子夺嫡”时仅充当了八阿哥的帮凶,而且这两个弟弟有因为身份特殊,所以熬到了雍正驾崩,最终成为了乾隆解救的对象。
乾隆皇帝在登基后的第二年,就将十阿哥和十四皇叔解禁,十皇叔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去世,以固山贝子的身份下葬。
十四阿哥也就是乾隆嫡亲的叔叔,被封为奉恩辅国公,后又被封为多罗贝勒、多罗恂郡王、后又封为正黄旗觉罗学,并赐“勤”为谥号。
其实胤祉当时还不足以成为雍正心中的“眼中钉”,他本来可以与十阿哥与十四阿哥一样,可以最后被解救。可是这个倒霉的三阿哥在十三阿哥葬礼时,表现得让伤心欲绝的雍正帝十分不满意,结果以“缺少哀悼之情”而被雍正夺爵幽禁。
最重要的是这位皇子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没有坚持到雍正驾崩,最后病逝于他在景山的禁所。
乾隆皇帝在登基后,对这个“倒霉”的皇叔,还是恩宠有加,死后进行了一系列追谥和封赏后人,虽然死的窝囊,但是也算为家人谋到好归宿。
雍正大肆打压这些皇兄皇弟,在小编看来有很多不冷静的地方,甚至还有赌气的成分。而通过乾隆的怀柔政策,缓解了帝王之家的兄弟叔侄的关系,此举为皇家贴了金。但是,就在这些皇亲国戚长长喘了一口气时,乾隆却很不一样的处理了一位皇兄?下面就来看看曾经废太子的命运。
前太子胤礽,本来无论是身份还是长辈的喜爱,都可以顺利继位。只可惜,这个太子实在是“扶不上墙的阿斗”,在康熙时期就被圈禁。不过这个废太子,雍正对他却没有打压,不仅在他死的时候去哭奠,还重用他的二儿子弘皙,据说这个弘皙在奏折上称雍正为皇父。
不过,这个讨雍正喜欢的弘皙,却被登基后的乾隆整治。
乾隆四年,宗人府密报,这个弘皙伙同其他贝子结党营私,乾隆大怒,削去其亲王职,幽禁在景山东园,令其改名为四十六,不得不说,乾隆恩宠皇叔,却对这个同辈的兄弟却没有温柔以待。
九子夺嫡的腥风血雨,雍正以上位者的身份大清洗。时过境迁,他的儿子乾隆,又把殊荣还给了这些皇叔们,但却并没有“善待”与他同辈的兄弟。
所以帝王的荣宠与殊荣,更多的是给予那些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同时又能为自己赚得好名声的人身上,而对那些对他的帝位、皇权有一丝丝觊觎的人身上,是没有怜悯之心的。
一入皇门深似海,一朝当权再无情,生在帝王之家,再不论兄弟之情啊~"
关注我的文章,带你领略历史。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