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要说朱元璋的刑罚手段到底有多狠那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叫做蓝玉,他曾是朱元璋的开国大臣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最后还是不得善终,被朱元璋处以极刑“剥皮实草”。
所谓的“剥皮实草”就是指把人皮剥下来然后往里面填充稻草,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刑罚,那么为什么朱元璋会对曾经的开国功臣施以重罚呢?朱元璋将蓝玉剥皮后,那个蓝玉的皮去哪儿了?这些迷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一、交好时期
朱元璋在成为明朝皇帝之前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民间疾苦,尤其是对官场上的暗箱操作深恶痛疾,所以朱元璋从小就对贪污腐败等问题非常的痛恨,只不过碍于自己的身份他无计可施。
可是等到他成为一国之君以后就有了足够的权利和能力,所以明朝时期对于贪官污吏的惩罚可以说是封建统治时期最严厉的了。
虽然朱元璋如此不遗余力地整顿朝廷,但是结果如何大家也是知道的,当官的该贪还是贪,该腐败还是腐败,并没有因为朱元璋的打击而减少。
再加上朱元璋登基以后有些暴政,惩处方式和极度都极其的残忍,所以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人的不满。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明朝灭国的原因,也就是那些宦官的存在。
对于贪官污吏都能绝不姑息的朱元璋对于叛徒或者是谋反者肯定是更加的痛恨了,而蓝玉正好犯了这个大忌。
要说起来一开始的时候蓝玉是非常受朱元璋器重的,蓝玉自从从军以来就经常带领着自己的队伍打胜仗,他与朱元璋的相识也是一场缘分,说起来他与朱元璋还是亲戚关系。
当时蓝玉是在他的姐夫也就是常遇春部下从军,常遇春可是太子朱标的岳父,所以这样算下来蓝玉也算得上是太子的舅舅,所以在常遇春将蓝玉引荐给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欣然接纳了蓝玉,加上蓝玉后来的表现很优秀,所以朱元璋对他也有了一种亲上加亲的感觉。
要说这个时期的蓝玉为什么这么风光,那就是因为蓝玉这时候的立场站得对,甚至后来还因为朱标跟燕王反目。所以看到蓝玉如此维护朱家,朱元璋心里很开心,一开心就就会更加的信任和赏识蓝玉。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君臣和睦的景象并没能维持很长时间,在1393年的时候朱元璋下令将蓝玉剥皮实草,并且抄家灭三族,与之有关的人员均受到了牵连。这一次的案子影响十分深远,甚至现在还专门出现了一个词条就叫“蓝玉案”。
二、反目时期
要深究“蓝玉案”的原因那就需要把时间往前推来到蓝玉被杀前三年的时候,当时蓝玉已经是战功累累的明朝大功臣了,在平定西南返朝后朱元璋对蓝玉十分的客气,毕竟蓝玉是自己的功臣又有些裙带关系,所以朱元璋给足了蓝玉面子,可是蓝玉却开始恃宠而骄起来了。
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无论是蓝玉的恃宠而骄还是朱元璋的不满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
蓝玉的娇纵是在每一次征战胜利中逐渐累积起来的,每胜利一次娇纵之心就涨一分,相应的蓝玉每娇纵一份朱元璋对他的不满就升一级,所以日积月累下来两人的关系就不复从前那边和谐。
可是自是功高的蓝玉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沉浸在自己的骄傲之中,甚至有一次在蓝玉凯旋回城时因为城门迟迟不打开惹恼了蓝玉,于是他就一声令下命令自己的士兵攻打入城,当朱元璋听说之后肯定是非常不高兴了,可是他也没有表示什么。
没有得到教训的蓝玉从这之后更是随心所欲,有的时候还会当面反驳朱元璋等等,要说忠言逆耳的反驳历朝历代都有,可是蓝玉的这个“逆耳反驳”并非是忠言进谏,就因为蓝玉种种的“不敬”朱元璋还警告过他很多次,都是无功而返。
有一次朱元璋为了表示对蓝玉的嘉奖就封他为太子太傅,可谁料蓝玉对此不是很满意,还直言不讳的质问朱元璋为什么他要位居宋、颖二公之下,以自己的功绩当个太师还是合理的吧。这番话很是惹怒了朱元璋最后还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这个杀身之祸就是1393年的时候,蓝玉以谋反罪名被捕,之后就被朱元璋剥皮实草了,还连坐了一万多个与蓝玉有关的人也都送了性命。
至于蓝玉被剥皮以后怎么处理了,那就要提到另一个人了,他就是张献忠,他是明朝末年时候的农民起义军的将领,当时他正领军经过成都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雕塑,看起来栩栩如生工艺十分了得。
于是就上前仔细观察,用手摸了以后更是觉得这个雕塑非同一般,做工直逼真人的触感,等到张献忠把雕塑的外衣除去以后才发现原来这个雕塑就是蓝玉的人皮充草所做而成的。
据野史记载朱元璋之所以保留了蓝玉的人皮是因为当时“蓝玉案”的牵扯范围非常的广,所以为了以示圣威朱元璋就下令将充草人皮放到了皇城之上示众。
后来还是身为蓝玉之女的蜀王朱椿的妃子苦苦哀求之下才使的蓝玉的充草人皮保存了下来,不然蓝玉的人皮可能还会继续展示下去。
蓝玉的一生有功有过,究竟是功过哪一个占上风已经不再重要,至于为什么他会被剥皮实草也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而他的叛国说也有人说是朱元璋有意设置的文字狱并非真相,不然为什么在蓝玉死后朱元璋还能同意将他的人皮保存,而且还身着绫罗绸缎的富贵衣服,这些问题只有历史知道,但是历史是不会说话的,所以历史的答案都是见仁见智的,毕竟谁也不知道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