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钟毓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了无数个古代的人物,正是这些人物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历史,而他们的故事也让整个历史更加的丰满。能够铭刻在历史的,或许是立下丰功伟绩的人物,或许是留下被人传颂的篇章的文人墨客,总之,这些人定有些不同寻常的值得被人所提及的经历和功绩,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人物,他是古代的著名贤臣,他的功绩除了基本的政治贡献之外,他还帮助李氏唐朝保住了江山,他就是唐朝的狄仁杰。很多人了解狄仁杰是通过影视剧作,虽然有些影视剧夸大了狄仁杰的能力,但是在历史上,狄仁杰确实受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重用,而且当武则天在晚年的时候,有意将李氏江山给武氏家族,而正是狄仁杰的一句话,让武则天改变了注意,也让李唐政权重回李氏家族之手。
历史上的狄仁杰断案如神,不徇私舞弊,这是我们对狄仁杰的影视形象的了解,也是他的真实描写。
狄仁杰做吏丞时期,仅一年就审了将近17,000多件的案子,并且没有冤枉好人,没有人申诉,这让狄仁杰从此名声在外。狄仁杰为官刚正不阿,在同僚们都想方设法巴结上司,寻求职位上的晋升时,狄仁杰却老老实实的为老百姓办事,这让狄仁杰在百姓们当中的口碑更加的好了。
狄仁杰是唯一敢跟武则天说实话的人,这也是狄仁杰优秀的品质之一。
当时武则天的周围都是一些溜须拍马的人物,武则天虽然爱听这些话,但是也知道这些话听多了无益。狄仁杰做宰相的过程中,武则天对他十分的重视,凡是国家大事都会与他商量,而当狄仁杰有不同意见时,也会仗义直言。据史料记载,曾经有一位太学生想要见武则天,武则天是个爱才的人,听到有太学生如此的想见她,于是就答应,而狄仁杰得知此消息后,立马劝武则天说到“皇帝就应该干皇帝的事情,而接见太学生的活就应该让其他相关负责人去做。”而武则天听到此话后,竟然马上取消了与太学生的见面。
武则天到了晚年之后,想要打造一座佛像,但是造价却极贵,国库空虚,只得想其他办法,后来有人给她出主意,让出家人每日施舍一钱,武则天马上就答应了这个方法,可不一会狄仁杰就出现在武则天面前,说了一番肺腑之言,坦言天上没有白掉馅饼的事情,每一个果实都需要前期的不断积累,而想要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皇帝陛下想要获得一个好名声,也需要自己真的做了这些事情才可以,光靠这些佛像是远远不够的。本以为武则天会龙颜大怒,没想到听到狄仁杰的一番良言,武则天竟然马上打消了打造佛像的念头。而狄仁杰的这番劝告也给那些本不富裕的出家人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狄仁杰虽然做了很多有利于民的事情,但是他做的最对的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最有用的事情就是劝诫武则天将李唐江山还与李氏。当年武则天有意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武三思,而当武则天询问狄仁杰的意见时,狄仁杰却说“太宗皇帝的一番辛苦是为了把皇位传给儿子,如今陛下要立太子,却想把皇位传给外姓人,陛下要是把皇位传给儿子,以后可以享受太庙的殊荣,但是要是传给侄子,哪个当皇帝的侄子会把姑姑供奉在宗庙呢?母子关系与姑侄关系哪个更亲呢”?没想到狄仁杰的这句话真的改变了武则天的主意。之后武则天把皇位还给了皇子李显,而李氏江山再次的从武则天手中回到了李氏家族,因此才有了唐朝之后的百年的兴衰。
狄仁杰与武则天之间的君臣之情,更胜似于友情,武则天无条件的信任狄仁杰,而狄仁杰无条件的效忠于武则天。
在狄仁杰晚年因为身体的原因,曾几次请求退休,但是都因武则天的不舍没有被同意。而后来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闻讯竟然嚎啕大哭,坦言朝中再也没有人了。可见武则天真的是非常器重和信任狄仁杰,狄仁杰之所以能够受到武则天如此的优待,与他自身的性格,刚正不阿的办事风格有极大的关系。
—END—
参考内容:
《资治通鉴》
《狄仁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