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了一下关于权臣阿合马的事情,阿合马死后,其党羽余有不甘,想要卷土重来,突破口就是皇太子真金。就在此时,一个汉人上疏说道:“陛下年事已高,希望尽早退位,不要有垂帘听政的事情发生。”忽必烈此人戎马半生,权力欲极重,怎么可能会听从这些话语。此人的上疏典型就是找死,说白了就是给真金太子找茬的。而真金得知此事后深为恐惧。御史台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就将大臣的奏章暗中压了下来。阿合马余党探知此事,决计发难,准备向元世祖揭发。
拥护太子的右丞相安童知道此事已瞒不下去,干脆抢先向忽必烈陈述事情本末,指出阿合马余党欲借机陷害太子。忽必烈听到有人居然要他提前让位给太子,勃然大怒,厉声责问道:“你们就没罪吗?”安童带头认罪,但同时向皇上指出,阿合马的党羽此举目的是要危及太子,搞乱天下。经过劝说,忽必烈才怒气稍解。阿合马的余党虽然没有成功,并受到严惩,太子真金也给吓得心惊肉跳,忧郁成病,不久撒手归天,年仅43岁。
真金死时,忽必烈已年逾古稀,接班人只能在真金的儿子中选。真金与其妻阔阔真共生三子,长子晋王甘麻剌,次子答剌麻不剌,三子铁穆耳。阔阔真偏爱小儿子,怂恿大臣劝说皇上立铁穆耳为皇储。为使铁穆耳积聚掌权的资本,就先遣他出镇北边,争取军功,并委派重臣玉昔帖木儿辅行。
玉昔帖木儿是成吉思汗的四杰之一博尔术的孙子,曾屡立战功,深受忽必烈重用。他在受命之际,劝忽必烈把真金的旧玺授予铁穆耳,以正名分,为以后登基抢占先机。阔阔真又搞到一块秦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交给铁穆耳,以为“受命之符”。
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享年79岁。宗室诸王会集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议立新君。宗王大臣讨论了三个多月,仍难拍板。当时,唯一能与铁穆耳分庭抗礼的是他的大哥晋王甘麻刺。甘麻剌也曾出镇岭北,统领成吉思汗的四大宫帐和北方诸军,管辖蒙古本土,拥有相当大的势力。支持甘麻剌的宗王认为长孙继承帝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铁穆耳一派坚持先帝爷爷留下了遗言,这遗诏是绝对不可更改的,关键是铁穆耳得到了当年参与灭南宋大将伯颜和玉昔帖木儿两个重臣的支持。眼看双方争执不下,伯颜也不客气了,直接拔出宝剑,立于大殿上,说立铁穆耳乃是先帝所命令的,哪个敢质疑的我就送谁去见先帝。这气势跟两百多年以前的述律太后废长立幼有的一拼,眼看伯颜这么玩了,其他大臣一看铁穆耳就铁穆耳吧,反正也不会是自己,于是三呼万岁。
此时玉昔帖木儿则向大哥甘麻刺施加压力说:“先帝去世已经三个多月了,皇位空虚,迟则生变,你作为兄长,有何态度?甘麻剌也不傻,看伯颜那吃人的样子,知道如果不表态就得去陪伴先帝了,只得无可奈何地表态:“给铁穆耳当皇帝吧,我外放给你守护草原。”于是在群臣的劝进下,铁穆耳终于当上了皇帝,是为元成宗。
元成宗继承祖宗创下的偌大家业,史书上称他“垂拱而治,善于守成”。实际上也就是坐吃前人的遗产,混混日子的一类。元成宗即位五年,还不知六部官员名字是谁。在元成宗一朝,政府机构庞杂,贪官污吏横行。元成宗晚年多病,更是不管国家政事,皇后卜鲁罕和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各自拉帮结派,元成宗一死,两大政治势力又为夺取帝位展开了一场血腥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