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创秦桧阴狠毒辣,杀岳飞为何却要救岳云?只因宋朝有条特别规定

原创秦桧阴狠毒辣,杀岳飞为何却要救岳云?只因宋朝有条特别规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79 更新时间:2024/1/17 2:04:56

后世在解读岳飞之死时,常常将原因归结为:迎二圣(迎回徽钦二帝)口号以及抗金等行为威胁到了宋高宗和秦桧等投降派的共同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迎二圣其实不是岳飞提出来的,而是宋高宗在继位诏书中最先喊出“同徯两宫之复”,韩世忠在黄天荡大战时,也曾喊出“还我两宫,复我疆土”的口号。

事实上,秦桧最初想要诛杀的是正是韩世忠。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局势趋于和缓,宋高宗赵构仿太祖赵匡胤先例,先后调张俊、韩世忠、岳飞入枢密院,授予闲职,褫夺了三人兵权。但韩世忠却对秦桧的议和行为极为不满,先后十余次上书力陈秦桧误国,甚至想要设伏诛杀前来和谈的金使,招致秦桧的忌恨。

为了除掉韩世忠,秦桧首先安排淮东总领胡纺诬告韩世忠的亲校耿著,继而以谋反牵出韩世忠。为防韩世忠旧部反叛,秦桧授意岳飞和张俊瓜分韩家军,张俊欣然同意,但岳飞却表示绝不愿“捃摭同列之私”,并书信告知了韩世忠诬告之事。

韩世忠收信大惊,亲自面见宋高宗才躲过一劫。但岳飞的行为却惹恼了秦桧。

回到临安后,秦桧故技重施,买通岳飞部将王贵、王俊,又诬告岳飞爱将张宪谋反,继而牵出岳飞。随后,岳飞、岳云父子相继入狱。

岳飞案的主审何铸原本是秦桧的亲信,曾数次参与对岳飞的弹劾,但在提审岳飞后,何铸却发现,所谓岳飞指使张宪谋反的信件,完全是子虚乌有。而岳飞当庭袒背所示“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肤里,更是让何铸为之动容,转而向秦桧陈情。

不得已,秦桧将主审换成万俟卨,并给岳飞增加了两条罪名:淮西之战逗留不进;自言与太祖俱以三十岁为节度使。虽然同样是口说无凭,但宋高宗却还是下达旨意:“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向阴狠毒辣的秦桧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以刑部和大理寺的名义上奏宋高宗,请求保留岳飞之子岳云的性命。

斩草除根,秦桧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那为什么秦桧却要作出“杀其父救其子”如此奇怪的举动呢?

这还得从宋朝的一条特别规定说起。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后,曾在太庙立下誓约,要求后世子孙不得擅杀大臣及上书言事者,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终北宋一朝,赵氏皇帝都严格遵照执行,即便如卢多逊丁谓这种牵涉皇位之争的大案,最后也只是流放了事。

宋高宗继位的第一年,昏聩的老皇帝宋徽宗还特意通过南归的宋臣曹勋带话给赵构:“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

所以,即便是身居相位的秦桧,也不敢擅自杀掉岳飞,而只能通过皇帝赵构下诏“赐死”。而对于岳云、张宪,秦桧则只是依照大宋惯例申请对其二人免死,并非因为良心发现。

当然,秦桧这一招可谓一箭双雕,既借皇帝的猜忌之心除掉了岳飞,同时又将杀大臣的违誓行为完全推给了赵构。事实上,早在何铸质疑岳飞案为冤案时,秦桧就故意透露“此上意”(皇帝的命令),而韩世忠在得知岳飞下狱后,也跑来诘问,秦桧的回答是“莫须有”(言外之意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无需理由)。

那么,既然同样是下三滥的诬告手段,为什么宋高宗放过了韩世忠,却要将岳飞置于死地呢?

南宋大儒朱熹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张与韩较与高宗密,故二人得全;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遂为秦所诛。”韩世忠曾在苗刘兵变时将赵构从叛军手中救出,因而深得赵构信任。而岳飞却在绍兴七年(1137年)时因抱怨皇帝不给其划拨兵力擅自辞职回到庐山,此后又上奏建议丧失生育能力的高宗立太子。这两件事都引起了宋高宗的严重猜忌,为后来岳飞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参考资料:《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原创忽必烈有9个儿子,却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前面提了一下关于权臣阿合马的事情,阿合马死后,其党羽余有不甘,想要卷土重来,突破口就是皇太子真金。就在此时,一个汉人上疏说道:“陛下年事已高,希望尽早退位,不要有垂帘听政的事情发生。”忽必烈此人戎马半生,权力欲极重,怎么可能会听从这些话语。此人的上疏典型就是找死,说白了就是给真金太子找茬的。而真金得

  • 原创靖康之耻,宋徽宗究竟有多惨?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徽宗与靖康之变,靖康之变宋徽宗回来了吗,靖康之难宋徽宗真实身份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宋徽宗《在北题壁》这是宋徽宗被掳,囚禁于五国城时所作的一首诗。在一个凄冷的夜晚,寒风瑟瑟,吹打着破门户。微弱的灯光,一片昏黄,孤枕难眠。回首家国,天高路远,望断南飞雁。体现了从大国天子沦为阶下囚徒的落魄、无奈与绝望之情。宋徽宗这位天朝大国的皇帝,受尽了屈辱,最后客死他

  • 原创封建社会最发达的朝代是宋朝,为何又是最弱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最无能的朝代,宋朝是最优秀的朝代吗,宋朝是不是最繁华的朝代

    赵匡胤上台的第一件事,把能征善战的大将慕容延钊,石守信,韓令,等解甲归田这就是史书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一反历代有做为的朝代的传统,开拓彊土而重用文人,让文官取代武官的许多权力企图解决历朝军阀割据的问颢,从他起种下苦果,。在随后的与辽的战爭中体现,两次伐辽失败,大将扬业重伤被俘,绝食而亡。北敌强大

  • 原创秦桧在岳飞死后,后人带领全家投水而死,是对岳飞的一种安慰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死后秦桧活了多久,岳飞死后秦桧怎么对待岳飞家人,岳飞与秦桧的故事传说

    但是岳飞如果在天有灵,会为此欣慰吗?我想是不会的。岳飞一生,图的是保家卫国,光复河山,而不是个人恩怨。应该说他会欣慰看到一个成功守住了薪州的秦矩,而不是以一个被敌人攻陷的城池成全秦矩的英雄之名。而且秦矩是英雄,与秦桧又有多大关系。秦桧、赵构都遭了天罚,断子绝孙。秦桧与妻子王氏没有生儿子。不得不过继了

  • 原创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又足,为何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为啥能打败建文帝,建文帝和朱棣军事实力对比,建文帝与朱棣实力

    朱元璋大肆封王给朱允炆留下难题,遗诏成为朱棣起兵借口每一个新生的朝代,开国皇帝都会根据前朝的执政得失来规划自己国家的未来,以求千秋万代。朱元璋一生有26子,除了皇太子朱标外,其他的都封了王,就是为了让他们帮忙镇守边疆。就不会出现像唐朝那样的藩镇,也不会像宋朝一样为了防止藩镇割据而导致无力抵挡北方外敌

  • 原创忽必烈真的算得上一代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忽必烈是个明君吗,忽必烈算不算上明君,忽必烈真的算上一代明君吗

    1294年,忽必烈卒于暴饮暴食之中。历史对他的记忆,是一位试图适应汉族习惯的蒙古大汗,他为大元的政权稳固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依靠汉化实现了统治,但元帝国却在建国八十余年就死于非命,这就是忽必烈遗留下来的分级制度,沉珂的赋税与骄奢淫逸的皇室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尤其是对人进行人为的划分等级,屠杀“贱

  • 原创靖难之役中,百战百胜的朱棣为何在济南城望而却步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靖难之战打了几年,朱棣是怎样打赢靖难之役的,靖难之役朱棣一开始有多少实力

    铁铉是忠义之士,洪武时期任都督断事,他善于审理案件,深得朱元璋器重,赐他“鼎石”的字。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铁铉听说李景隆溃败,他回到济南与参军高巍酌酒盟誓,收集散兵,誓死守城。朝廷召回李景隆后,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左都督盛庸为大将军。燕军兵临城下,燕王给铁铉送了一封降书,劝他早日投降。铁铉

  • 原创究竟是谁射杀了晁天王,宋江为何要篡改晁盖的遗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江为什么射杀晁天王,晁盖为何叫晁天王,宋江和晁天王谁厉害

    先说晁盖之死。晁盖之所以会被毒箭射死,在于他轻敌中计了。之所以中计,是因为两个和尚。这两个和尚说了一番话,晁盖听了觉得可行,遂上前去。两个和尚跪下告道:“小僧是曾头市上东边法华寺里监寺僧人,今被曾家五虎不时常来本寺作践罗唣,索要金银财帛,无所不为。小僧已知他的备细出没去处,特地前来拜请头领入去劫寨,

  • 原创忽必烈戎马一生,晚年为何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问题到底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忽必烈死于痛风吗,忽必烈简介及其故事,忽必烈历史贡献简介

    年轻时的忽必烈,身体可以说非常健康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蒙哥、阿里不哥与旭烈兀是他的亲兄弟,原本按照成吉思汗的意愿,汗王之位是留给窝阔台一脉的,与忽必烈家没什么关系。然而,成吉思汗虽然将汗位留给了窝阔台,却将军队与财产都留给了拖雷。果不其然,汗位在窝阔台家族最终断绝,转向了拖雷的家族,而拖雷家族中第一

  • 原创忽必烈立孙子为帝,他的儿子们为何不起兵造反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忽必烈把皇位传给谁,忽必烈是怎么继承皇位的,忽必烈怎么当上皇帝

    因为,就在元朝的至元十年,也就是公元1273年的2月,忽必烈已经明确地把自己的次子,孛儿只斤.真金立为皇太子,当时被立为皇太子的孛儿只斤.真金且身兼中书令,正所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一时之间,仿佛无人能够撼动!而就在孛儿只斤.真金被立为皇太子之时,做为皇太子之子的孛儿只斤·铁穆耳已经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