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成盖世英雄,千古霸王,原因是他创造的成绩,无人超越

项羽成盖世英雄,千古霸王,原因是他创造的成绩,无人超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16 更新时间:2024/2/18 18:22:52

古往今来,任何朝代的变迁,都离不开战争,而正是战争造就了无数个人才,比如,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白军神陈庆芝;老当益壮的廉颇和黄忠;努力撼天动地的武悼王冉闵;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媛;风华绝代的南北朝燕国慕容恪;兵家之祖孙武吴起;兵法之祖姜子牙孙膑等等,可这么些头衔儿,没有一个敢成为霸王的,或者叫盖世英雄的,而我今天要说的正是这么一个人,他就是盖世英雄,千古霸王,他就是天下无二的项羽

可以说,历史上皇帝无数个,王侯万千个,可没有一个担当起盖世英雄这个称号,而他的身上还有一个别人担当不起的称号,就是霸王的“霸“。这也成为他天下无二的理由之一。

项羽,出生在秦末,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奖,是楚国著名将领,项燕的孙子,可谓名门之后,真正的贵族。正是由于他的出现,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叔叔死以后,项羽接过叔叔的权利,成为起义军的首领,项羽作战勇猛,所向无敌,率领起义军灭亡了秦国,然后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对灭和秦的功臣将领进行册封,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这其中就有刘邦,被封为汉王。后来刘邦翻脸,出兵和项羽争夺天下,也就是所谓的“楚汉之争”。最终项羽拜倒在刘邦的手下,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岸。

对于项羽的失败,很多历史学家都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认为项羽是一个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多神勇,少计谋。也有不这么认为的,有的却说,项羽是贵族,刘邦是小人,贵族讲原则,小人讲伎俩,项羽是大英雄,刘邦是真小人。虽然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但小人就是小人,英雄就是英雄。

也有人说项羽是败在了韩信之手,关键是项羽是韩信的师傅,韩信在霸王营中当执戟郎中,亲眼见到项羽的用兵布阵,行军打仗,从霸王这里学到了全部的军事知识,再加上韩信聪明,所以有了一套他自己的军事才能,韩信腾出寂寞给项羽,项羽不用,在项羽看来,打仗就是面对面的,真刀真枪的干,用计谋是小人所为,韩信看在霸王这里没有前途,就奔了刘邦,成了刘邦的左膀右臂,最后却成了项羽的克星,这是项羽的悲哀,他更大的悲哀是他太光明磊落,比如“鸿门宴”,他本可以借此杀掉刘邦。一句话,可他堂堂君子,怎么能干这样的事呢?于是他放走了刘邦,成为千古之恨。但这不影响他成为一个霸王,盖世英雄。在他短短的一生里,他拥有着千古无二的地位。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乱世枭雄英雄辈出,可没有一个能与项羽相提并论,这是因为,项羽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后人几乎无人能够超越。其一,他的勇武无人能有够超越,项羽力大无穷,曾有歌曰:力拔山兮盖世无双……说的就是项羽,天生神力,据说他年少时就能力举千斤鼎,成年之后更是力大无穷。而更主要的是,每每战斗,项羽都亲自登场,冲锋在前,战斗中对手见到他,是沾上死挨上亡。完全是以一敌百,就说最著名的“巨鹿之战”,他以区区的6万人的兵力,却抵挡了40万的敌军,以少胜多,成为军事史上最辉煌的案例,他的战斗力是后来无数个英雄没有一个能抵得上。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其二是他年少称霸天下,项羽自封楚霸王的时候,他才26岁,这个年龄称雄天下,自古以来是从来没有的,很多英雄豪杰,奋斗了半辈子,才得其英明,而项羽恰恰相反,巨鹿之战他才25岁,而当时他的对手,都是身经百战的前辈,在历史上有无数个年少成名,比如霍去病就是年少成名,只可惜他的名声只是在西域这一块,而没有名满天下,这一点和项羽没法相比,项羽26岁就统一了中国,而且是登坛封王。想起那一刻,26岁的他是何等的气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古往今来,打胜仗最多的一个人,有网友就纳闷的问,你在文章前面不是说战无不胜是白起吗?怎么项羽又成了打胜仗最多的人一个人了呢?事情是这样,这要分年限来计算,白起打了30多年的仗,一共打了70多场胜利,而项羽只打了8年的仗,那30多场的胜利,这样对比一下,谁是打胜仗最多的一个人,就一目了然了。显然是项羽胜白起,如果项羽打两个8年就60多场胜利,那白起简直是不堪一比了。而更主要的是每次打仗,项羽都冲锋在前,没有一次躲在后边的,这是跟其他战将完全不同的事情,也是别的将领根本没法比的。

综上所述,项羽称为千古第一,盖世的霸王,并不是浪得虚名,虽然最后自刎于乌江边,可他没有因此而留下一点骂名,倒是让后世人万分敬仰。你用柔情似水,换我豪情万丈,这也就在项羽身上能够体现。

更多文章

  • 项羽和韩信都是军事天才,倘若各领10万大军,谁能取得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和韩信军事能力,项羽和韩信谁带兵能力更强,韩信和项羽同等兵力下谁厉害

    项羽与韩信,都是楚汉时期争霸最为耀目的两位军事天才,一位是世人心中难以逾越的骁勇大将,一位被后世称为“兵仙”。那么,作为同一个时期最为杰出的名将,他们两谁的军事才华更为出众呢?倘若当时项羽和韩信同样率领10万大军,谁又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呢?项羽以五万军力赢了40万秦军,后来在彭城之战中,又以3万兵马胜

  • 项羽为何自刎也不过乌江?并不是他放弃了,而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秘项羽为什么要自刎乌江,项羽为什么宁可自刎也不渡乌江,项羽为何自刎乌江

    历史上有很多的英雄,在生前的时候就应该努力做世间的杰出的人,在死后也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说起英雄大家就会想到历史上的楚霸王项羽。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辉煌的,他最辉煌的事情就是带兵将秦朝打败,为百姓们谋得了生机。真正上的项羽引起了很多的争议,有人说他是一个真男人,又有人说他是一个懦夫,不过大家的确是对

  • 韩信走陈仓小道出川夺取了天下,诸葛亮为什么不学韩信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是怎么到达陈仓的,韩信如何攻破陈仓,诸葛亮出斜谷是到陈仓吗

    那么多年以后的诸葛亮为何却不能如法炮制地出川呢?第一,出川的路都被曹魏大军给堵死了,不再有陈仓小道。其实这件事说起来要怪韩信了,如果当时韩信没有想到用陈仓小道出川的话,那后人也不会相信这种小路能走出千军万马来。从而对四川的防守也就会变得松懈下来。可是韩信偏偏用了这一招。他用了这一招以后,也就代表着诸

  • 韩信当年穷得吃不上饭为什么不去打工赚钱,反而宁受白眼吃白食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的尊严被削了,韩信衣锦还乡完整版,韩信是如何受到重用的

    当时的韩信,没有任何人的举荐,所以不能被推择为吏,又没任何人自助本钱,所以没法去经商,韩信还没田地,所以不能在家务农,最后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整天四处吃白食,受尽了白眼。据记载,韩信身材高大,照理说,身材高大的人一般都一把子力气,最起码是可以靠一身力气吃饭的,可韩信为什么宁愿挨白眼,也要吃白食呢?其实

  • 匈奴最后一位单于是谁?扳倒西罗马帝国,被称为上帝之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匈奴单于谁最厉害,匈奴都有哪些单于,匈奴史上最伟大的君王

    霍去病带兵打匈奴提到匈奴,人们就会想到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一大帮名将,其实真正将匈奴降服的并不是汉武帝,而是东汉时期的光武帝刘秀及子孙。匈奴发迹于哪? 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啥意思呢?也就是说,匈奴是夏桀的后代。夏朝灭亡后,匈奴来到北方生活,随畜牧而转移。当

  • 都说“既生瑜何生亮”,但后面还有一句,真正体现周瑜的胸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瑜最柔情的一段话,既生瑜而何生亮下句,周瑜说的最霸气的一句话

    导语:说到三国的顶级谋士,这两人肯定不会少。一个用了短短7年时间,帮只有6000兵马的孙策打下整个江东,孙策死后继续辅佐孙权,以区区4万水军击败曹操20万大军的东吴大都督周瑜;另外一个则是年纪轻轻被刘备请出山,凭借自己逆天的智商和谋略把刘备一个漂泊半生的老屌丝,用了9年时间变成三分天下的蜀汉皇帝,刘

  • 这种武器用木头而作,却威力无比,关羽、张飞、赵云都喜欢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神用木头制造赵云的兵器,自制赵云武器,用木头做简单武器

    那么,在文学作品中,古代用长枪最厉害的名将是谁呢?我们先由古代的长枪说起。长枪在魏晋时代逐渐兴起,唐朝时得到了广泛使用。而在此之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是长柄武器“矛”,“矛”算得上是枪的“祖先”。枪和矛在材料、构造、用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古人描绘某一武将或者某场战斗时,其实很少会写到兵器的使用。即使描述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为何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懿和刘裕,刘裕是司马懿后人吗,司马懿和刘裕谁更厉害

    “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如果一个人成了一位英雄,就不要再问他的出身如何,如果一个人富贵了,那就要思考一下他富贵的原因是什么了?我们每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英雄也是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成为自己心中的理性人物。比如说讨过饭、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卖过草鞋的刘备。他们虽然出身卑微

  • 赵飞燕生理上有一种缺陷,让汉成帝十分迷恋,不惜为她荒废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飞燕怎么吸引汉成帝,赵飞燕与汉成帝,赵飞燕是不是汉成帝的皇后

    “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这是形容我国古代知名美人赵飞燕的一句词。根据记载,赵飞燕身姿纤巧,能够在人的掌心跳惊鸿舞,所以才会有掌上飞燕的说法。这也就成为了一个形容一个女子身姿卓越,舞姿惊艳的时候会用到的一个成语。由于这个原因,汉成帝非常宠爱赵飞燕,几乎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过你知道为什么赵飞

  • 外蒙发现匈奴“龙城”,上书“天子单于”四字,匈奴人也用汉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匈奴简史,西汉的匈奴人有自己的文字吗,汉和匈奴交流史实

    伴随着对“龙城”遗址的深入发掘,考古专家们在现场惊奇地发现写有汉字“天子单于”、“与天无极,千(秋)万岁”的巨型瓦当,其中“天子单于”瓦当在蒙古国境内尚属首次发现。“龙城”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王昌龄《出塞》里头的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更是家喻户晓。然而,此“龙城”非彼“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