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康熙皇帝爷爷辈的大功臣,康熙为何要对他痛下杀手?

此人是康熙皇帝爷爷辈的大功臣,康熙为何要对他痛下杀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594 更新时间:2024/1/16 9:48:42

早在1634年,他就成为一名参将,1638被赐号“巴图鲁(意为勇士)”,此后更是战功卓著,得以一路升迁。

到了顺治亲政后,鳌拜得到重用,授议政大臣,累进二等公,子世袭,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太傅兼太子太傅。

顺治临死前,在遗诏中不仅指定由年仅八岁的玄烨继承皇位,而且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位“勋旧重臣”担任辅政大臣。

对于少年时代就继承大统的康熙皇帝来说,鳌拜算得上是他爷爷辈的功臣。但是由于鳌拜的种种做法实在太过火,以至于康熙最后不得不对他痛下杀手。

在四大辅臣中,鳌拜位列第四,但他有着强烈的权欲,逐渐把其他三人尤其是苏克萨哈当作自己爬上更高权位的绊脚石。

为了除掉苏克萨哈,鳌拜自恃大权在握、势倾朝廷,竟然在上朝时气势汹汹地“攘臂上前,强奏累日”。

最后,鳌拜竟不顾康熙反对,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对于苏克萨哈的儿子查克巨及其他涉及的人犯,鳌拜也一律照自己的意思将他们处死,甚至连当时因怀孕免死而被关在狱中的苏克萨哈儿媳及其分娩后的胎儿,也未能幸免,仍被斩首于市。

经过苏克萨哈一案后,鳌拜的气焰越来越嚣张,让康熙恼火。平时,起坐班行,鳌拜原本居于遏必隆之左。古人以右为尊,意即遏必隆的排位应在鳌拜之上,可是遏必隆对此实在是心惊胆战。

据史料记载,有一天上朝时,遏必隆特意后退数步,点头哈腰地向鳌拜卑让说:“我怎好上座!”

鳌拜听到这番话,不禁哈哈大笑,随即昂首上前而坐。

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让鳌拜越来越膨胀,趋炎附势的人也越来越多。而鳌拜的党羽在上朝列名奏时,索性将鳌拜放在遏必隆前面。有人上奏,一再肉麻地吹捧“鳌拜为圣人”,鳌拜的爵位也一加再加。

公元1667年,也就是康熙即位的第六年,授鳌拜一等公,原所有二等公命其子那摩佛袭替。第二年正月又加鳌拜为太师。

鳌拜同亲弟都统穆里玛、侄儿塞本得、秘书院大学士班布尔善、吏部尚书阿思哈、兵部尚书噶褚哈、兵部侍郎泰璧图等人结成死党,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各部实权,滥用康熙皇帝的权威,专横跋扈。

当时朝中的文武官员,大多出于鳌拜门下。“一切政事,先于私家议定,然后施行”,甚至各部院衙门上朝启奏的官吏,鳌拜也常带往私门商酌。

对于下属,鳌拜一律“所喜者荐举,所恶者陷害”。如户部尚书职位缺员,鳌拜立意让他的亲侄玛迩赛补任,康熙却委任了玛希纳,鳌拜就援引顺治间曾经设过满尚书二名的旧例,将玛迩赛安插在户部。他又通过大学士、内大臣班布尔善把精明练达熟悉部务的户部尚书王弘作票拟革职,令玛迩赛充任户部尚书,独揽大权。

内院缺满学士一人,康熙主张提拔礼贤下士、在朝廷内外很有些名气的奉天国子公来院任职,鳌拜力持不可,结果只得让内院满学十的一个职位长期空着、无人顶替。

相反,蒙古都统俄呐、喇哈达、宜理布等人在议政时,不肯随流附和,鳌拜马上撤掉他们的都统职务与议政资格。

内大臣费扬古与鳌拜有积怨,鳌拜就诬陷他“怨望”,不仅将他处死,还杀了费扬占的两个儿子,并把费家籍没的财产赐给亲弟都统穆里玛。这样,康熙几乎成了傀儡。

鳌拜欺君专权,堵塞言路,威慑群臣,而且举止粗暴,从不遵守朝仪。康熙亲政后,下诏谕令臣下陈述时政得失,而熬拜却明令禁止科道陈言,杜绝官员揭发情弊,甚至拦截奏章,堵塞下情上达。

平时,鳌拜视康熙为幼儿,动不动就在康熙面前呵叱部员大臣。这种做法让康熙极为愤恨。

鳌拜一系列越礼逾矩、恣意妄为的做法,的确是年轻有为的康熙皇帝无法忍受的。康熙从切身体验中已清楚地认识到不除掉鳌拜,他就不能整肃朝纲,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旨意推行政务。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刚到十六岁,他亲政还不满几年,资力尚浅。可是,他的对手鳌拜是二朝元老,经过多年培植,私党盘根错节,他们已严密地控制着中央各个要害部门,针插不入,水泼不进,无怪康熙暗下深叹“其力难制”!

康熙感到要从鳌拜手里夺取权力,这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周密的考虑和巧妙的安排。他经过反复思虑,决意力避打草惊蛇,最终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除掉了鳌拜及其党羽。

更多文章

  • 康熙最宠爱的汉妃,八年生下三位皇子,受尽三代皇帝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皇帝最宠爱的皇子,康熙皇帝的恩宠,康熙皇帝一生之中最宠的妃子是谁

    来自江南的神秘汉女根据官方记载,顺懿密妃王氏是汉军旗人,知县王国正的女儿,母亲黄氏,为苏州人氏。然而,在《圣驾南巡惠爱录》这份史料中却记载王氏的父亲是在苏州东城开机为业,王氏长大后被人带到京城。这样来看,知县王国正又似乎不是王氏的生父,或者说,王国正在担任知县之前曾经开过作坊。河南学政汤右曾曾经写了

  • 乾隆后宫大赢家:抚养天子,一生六次册封,生封贵妃,死封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皇帝后宫妃子名单,历史上真正的乾隆的后宫,乾隆皇帝一生册封了几个皇贵妃

    1、清朝皇帝纳妃途径我们先来看一下清朝皇帝纳选妃嫔的途径:第一种是三年一次的外八旗选秀。遴选范围是那些满、蒙、汉八旗,且三品以上官员家的女儿。一般来讲,这些秀女家世较好,被选入宫后起点较高,初封便是贵人,比如说乾隆六年被选入宫的舒妃,初封就是贵人。第二种是一年一次的宫女选秀。为了充盈后宫,内务府每年

  • 雍正唯一的妹妹,康熙用四个字评价她,雍正:封固伦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正妹妹固伦公主,康熙和固伦公主的关系,雍正登基时康熙还剩几位女儿

    康熙一生有九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其中有七位被嫁到了蒙古,剩下的两位,一位是五公主,即固伦温宪公主,另一位是九公主,即和硕悫靖公主,这位五公主便是雍正唯一成人的妹妹。1、康熙宠妃之女固伦温宪公主的母亲是康熙四妃之一的德妃乌雅氏,乌雅氏原本是一名宫女,被康熙宠幸后获得册封,先后被封为德嫔与德妃。当然,乌雅

  • 清朝第一个被追谥的亲王,弑妻邀宠,妻子被三位叔叔瓜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不幸的童年阴影豪格的生母是皇太极的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原本是乌拉部贝勒博果铎的女儿,1607年乌碣岩一战,乌拉部被建州击败,乌拉那拉氏的父亲博果铎也被代善斩杀。随后,害怕招致建州报复,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便将堂妹乌拉那拉氏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事实上,这并不是乌拉部与建州的第一次联姻,早

  • 为努尔哈赤生下五胎的女人:被满门抄斩,后代出了五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努尔哈赤的五个妃子,努尔哈赤最年幼的嫡子,努尔哈赤赐死9个儿子真相

    01嘉穆瑚觉罗氏是满洲姓氏之一,这个姓氏其实是伊尔根觉罗氏的一个分支,因居住在嘉穆瑚地方,而被称为嘉穆瑚觉罗氏。嘉穆瑚觉罗氏是觉罗氏中的大支,为了与皇室加以区分,在其觉罗前面加“伊尔根”或“嘉穆瑚”,表明他们是“民”的身份。据史料记载,嘉穆瑚地区原先有两位领主,分别是纳木占巴颜、噶哈善哈思瑚兄弟二人

  • 姐妹二人都是宫女,姐姐被乾隆宠幸,妹妹却成永琪一生最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儿子永琪简历,乾隆永琪生平,乾隆怎么对待永琪

    1、内务府世家之女瑞贵人,索绰罗氏,正白旗包衣,礼部尚书德保之女,乾隆帝之贵人。永琪侧福晋,索绰罗氏,正白旗包衣管领下人,左都御史观保之女,原为永琪侍妾(格格),后追封为侧福晋。大家可能发现了,这瑞贵人与永琪侧福晋,也不是亲姐妹啊。对的,她们的确不是亲姐妹,瑞贵人的父亲德保与永琪侧福晋的父亲观保是堂

  • 13岁少女被乾隆一眼看中,46年不得皇宠,最终还被大火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看上一位18岁女孩被强制进宫,乾隆三大谜案,少女被乾隆打入冷宫

    1、清朝顶级豪门之女恬嫔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生年不详,父亲是广东监运使、左迁湖北盐法武昌道查清阿。关于恬嫔的家世,很有必要说一下。清朝有四大家族,即镶黄旗钮祜禄氏、正黄旗赫舍里氏、镶黄旗佟佳氏与镶黄旗富察氏,其中,镶黄旗富察氏在乾隆一朝达到极盛,出了像孝贤皇后、傅恒、福康安这样的大人物。恬嫔正是来

  • 乾隆真容长啥样?一个意大利画师偷偷画下幅画像,很像一个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真实的乾隆画像,乾隆真人画像欣赏,乾隆的高清画像

    但是有一名意大利的西洋画师,给乾隆皇帝画出了明星的质感。乾隆皇帝是大清朝的第6个皇帝,生于1711年,他从小就很热爱学习,也很聪明,在众多皇子中,是康熙皇帝最喜爱的一个,也许这也是他最后成为大清皇帝的征兆,1736年以他优异的才华,成功当上皇帝。乾隆皇帝上任这段时间,把整个清朝打理得有模有样,173

  • 八阿哥胤禩送给康熙的两只鹰,为何死了?康熙比任何人都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皇八子胤禩,康熙八皇子胤禩为什么受康熙喜欢,八子胤禩为什么像康熙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因给母亲良妃祭奠而未与康熙随行的八阿哥胤禩,托太监送给父皇两只海东青,不曾想当海东青被送到康熙面前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康熙大怒,称“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史称毙鹰事件,此事宣告了胤禩争夺储位的彻底失败。1、少年得宠胤禩的母亲是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卫氏出身低

  • 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十三殿下:愿为四哥效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和十三爷兄弟情,雍正四哥,雍正和兄弟们相处的方式

    彼时,弟弟胤祥刚刚离开不久,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刻在雍正的脑海里,雍正仍然记着弟弟那温情而又坚定的话语:“愿为四哥效劳!”1、棠棣情深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胤禛九岁那一年,有一天去给母亲德娘娘请安,竟看到母亲身边多了一位小阿哥,一番询问,才得知这是父皇刚添的儿子,是章佳氏所生的十三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