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十三殿下:愿为四哥效劳

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十三殿下:愿为四哥效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9 更新时间:2023/12/8 7:54:26

彼时,弟弟胤祥刚刚离开不久,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刻在雍正的脑海里,雍正仍然记着弟弟那温情而又坚定的话语:“愿为四哥效劳!”

1、棠棣情深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胤禛九岁那一年,有一天去给母亲德娘娘请安,竟看到母亲身边多了一位小阿哥,一番询问,才得知这是父皇刚添的儿子,是章佳氏所生的十三阿哥,看着弟弟肉嘟嘟的小脸蛋,胤禛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德娘娘回道:“胤祥”。

转眼间胤禛已经十五岁了,上书房里,弟弟胤祥看着书中的算学,一片懵懂。胤禛耐心地给弟弟讲解其中的奥义,时不时地,胤祥侧眼望一下这位表面严肃却对自己温情的哥哥,胤禛说道:“小十三,赶快长大吧,我们一起为父皇分忧。”

胤祥:“愿为四哥效劳”。

就这一句,深深地印刻在了胤禛的脑海里,他将铭记终身。

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南巡,皇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随驾。

有一天,康熙召集大臣在行宫演习书法,为了检验儿子的学习情况,康熙特命胤禛与胤祥书写了一副对联,诸位大臣看到两位皇子的书法,“无不欢跃钦服”,惊叹道:“好书法啊!”

此时的胤祥已经16岁了,自从康熙三十七年到盛京祭陵开始,胤祥每次都在随驾之列,康熙无不透露出对这个儿子的喜爱,在康熙眼中,胤祥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他必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清皇子。

就连八阿哥胤禩的老师何焯都说:十三殿下为皇帝所钟爱者,前途无量。

2、圈禁谜案

《皇清通志纲要》记载: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皇长子、皇十三子圈禁……十一月,上违和,皇三子同世宗皇帝、五皇子、八皇子、皇太子开释。”

这是八阿哥胤禩儿子弘旺的相关记载,根据这段描述,康熙一废太子期间,胤祥曾与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被短暂圈禁,此后,一直备受皇宠的十三殿下胤祥便失宠了。

甚至在康熙四十九年六月,在胤祥的请安折中,康熙作出以下批语:“胤祥绝非勤学忠孝之人,如不严加约束,必当生事。”

为何之前一直备受父亲喜爱的胤祥,成了一个不忠不孝之人,他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康熙如此失望。可以见到的记载几乎没有,雍正继位后或已删除,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与太子胤礽有关,而且,这个“不忠不孝”是对康熙来讲的,所以,胤祥应该是做了对不起父亲康熙的事情。

第一种可能,包庇纵容太子。

大阿哥胤禔曾告发太子胤礽暴戾不仁、对诸多公贝勒恣行捶挞、私自截留蒙古贡品、纵容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凌普敲诈勒索等等,或许这些事情,胤祥也有参与。

康熙四十七年的那次塞外出巡,胤祥也在随行之列,太子胤礽曾在夜间偷窥康熙的帷帐,胤祥或许对胤礽的这种行为有所纵容,所以,才惨遭圈禁。

第二种可能,合谋魇镇太子。

如果胤祥不是太子一党,那他有可能就是反太子的。三阿哥胤祉曾举报大阿哥胤禔对太子行魇镇之事,胤祥或为同谋。不过,大阿哥胤禔一直与八阿哥胤禩走得比较近,如果胤祥与胤禔合谋魇镇太子,是不是说明胤祥与八爷党关系也不一般?相对来说,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胤祥曾被短暂圈禁,大概率是真的。

只不过,没过多久便被放了出来,到康熙四十八年四月胤礽被复立之后,在京畿出巡中,仍然有胤祥的身影,此时胤祥之随驾不再是一种皇宠的反映,更多是康熙对这个儿子的一种防范,不然,康熙绝不会在第二年对胤祥作出“绝非勤学忠孝之人”的评价。

在康熙执政的最后十年,胤祥几乎没有随驾的记录,以致于人们认为这位皇子曾被父亲圈禁了十年之久,其实是不确切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肯定与胤祥的失宠有关。

此外,还与胤祥的身体健康有所关联,从康熙五十年开始,胤祥便染上了一种叫“鹤膝风”的病症,实际上是骨结核,这是一种长期弥漫在爱新觉罗家族的遗传病症,胤祥的儿子弘暾、乾隆的儿子永琪,都因此病而早逝。

3、柱石贤弟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即康熙崩逝于畅春园的第二天,还未登基的雍正便任命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封和硕怡亲王。

要知道,胤祥终康熙一朝,任何封爵都没有,跟闲散没什么区别,却被皇兄直接封为亲王,这种提拔,纵观整个大清朝,都是十分罕见的。

随后,胤祥便成为雍正新政的台柱子,先后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处理康熙、孝恭仁皇后丧事,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户部,参与西北军事的运筹,办理外国传教士事务等。

从雍正三年开始,除了之前的兼职外,又加议政大臣,总理营田水利,领圆明园的八旗禁军,办理胤禛藩邸、陵寝事务,密谋筹办军需,还要承担皇帝临时交办的审断案件,代行祭祀等诸多差务。

雍正似乎想起了少年时期,胤祥所说的那一句:“愿为四哥效劳”。

不光如此,一些相关史料反映,胤祥甚至对雍正的生活琐碎事情,也操心办理,比如说雍正宫中灯饰更换,或是盘表的修理等等。雍正感叹道:“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然而,到了雍正七年秋冬,胤祥的身体情况急转直下,为此,雍正特意命太医院的刘声芳任户部侍郎,以便为胤祥诊治。可即便如此,胤祥仍然亲力亲为,带着病躯长途跋涉为皇兄雍正勘定陵址,为了让皇兄宽慰,胤祥强忍病痛,“旬月间必力疾入见”。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怡亲王胤祥病逝,年仅44岁,雍正感叹:“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赐谥号为“贤”。

乾隆继位后称“怡贤亲王公忠体国,其爵位亦应世袭罔替”,由此,大清国第九位铁帽子王诞生,这是清朝第一位恩封的铁帽子王,非但如此,胤祥一门,还加封一个郡王,这种待遇,有清一代,仅此一例。

子辰说:

胤祥与胤禛这对兄弟,有很多相似之处,对雍正来说,胤祥就是自己的小密弟,或许从少年时期教授算学开始,这个弟弟便跟定了自己,那一句“愿为四哥效劳”已经深深刻在了雍正的脑海里。

胤祥之于雍正来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兄弟二人、君臣之间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共同撑起了雍正新政的大局,从这一点来讲,胤祥无疑是雍正的“柱石贤弟”,难怪雍正明确交代死后要将弟弟留给自己的鼻烟壶带入梓宫呢。

棠棣情深,两人始终不负。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圣祖实录》《皇清通志纲要》《雍正朝实录》

更多文章

  • 雍正唯一的嫡子,被乾隆追封为亲王,母亲是雍正的外甥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皇帝的四皇子,雍正为什么被封为亲王,雍正皇帝有几个嫡子

    1、嫡子之母首先明确一点,生下嫡子的必是雍正的正室,而雍正一生只有一位正室,就是孝敬宪皇后,她是雍正册封的唯一皇后。实际上,这位皇后与雍正还有一些亲戚关系。孝敬宪皇后的母亲是一位宗室女,是已革固山贝子穆尔祜的女儿,穆尔祜是何人?原来,这穆尔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孙,是广略贝勒褚英的孙子,安平贝勒杜度

  • 皇后亲自送葬,三次改变封号,这名丫鬟与嘉庆关系很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和皇后关系,嘉庆皇帝对皇后的评价,嘉庆皇帝有陪葬的妃子吗

    1、文举人之女庄妃王氏,又称王佳氏,生于乾隆四十六年,比嘉庆小21岁,父亲是文举人伊里布。关于王氏的出身,史料没有记载,不过,从她在嘉庆继位前已经侍奉在皇帝身边的情况来看,王氏应该是一名来自内务府的包衣,而且是包衣汉姓人。至于是不是辛者库人,有待商榷。那么,王氏是什么时候来到嘉庆身边的呢?据乾隆六十

  • 咸丰四春娘娘之首,倾国倾城深得宠爱,慈禧却不拿她当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咸丰评价慈禧长相,慈禧对咸丰的宠爱,慈禧咸丰真实照片

    1、辛者库少女禧妃察哈喇氏,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生于道光二十二年,比咸丰小11岁,父亲是内务府瑞溥管领下厨役常顺。清朝时期,像禧妃这种来自包衣管领(辛者库)的妃子并不在少数,比如说康熙朝的良妃、雍正朝的裕妃和乾隆朝的令妃,但这几位的家世还算过得去,父亲都在内务府相关部门担任官职,一般都是管领这

  • 中国九个大统一王朝中,唯一一个被世人所唾弃的晋朝,都干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一说到晋朝,无论从篡位的手段还是立国后的功绩,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叫个“啥也不是”。而这段王朝的主宰者司马家族一直被世人所鄙夷。原因主要有两个,今天重点谈第一个:一、以卑鄙的手段篡位,甚至自家后人都看不下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皇帝是很体面的接受了“禅让”,但是司马家族基本上是明抢,这也是

  • 刘渊为何能称帝?只因西晋皇帝司马炎太昏庸,导致异族有机可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炎为什么要杀刘渊,刘渊公示,西晋刘渊个人资料

    因为久居中原,刘渊所在部落汉化程度较高,刘渊自幼拜上党士人崔游为师,饱读儒家经典,常常和同学谈古论今。后来刘渊又学习武艺,擅长射箭,体力过人。由于刘渊所在部落兵力强盛,共约三万余落,其父刘豹是左部帅,其祖父的弟弟呼厨泉是单于,所以在曹魏时期,十几岁的刘渊被迫远离族人,被送到都城洛阳当任子,就是为防止

  • 一个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甘露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宦官专权发展过程,分析唐朝宦官专权的原因及危害,唐朝宦官专权之变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三百九十五期】(历史系列第681讲)一个唐朝宦官杀百官比魏忠贤还牛百倍:835年12月14日不满宦官专权的唐文宗联合李训和郑注发起甘露之变,反而造成数百名官员遭到杀害。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室都存在四种力量,分别是:权臣、王

  • 他是八王之乱最后一位参与者,有实力就图谋篡位,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八王之乱最终结果,八王赵德芳真实下场,八王之乱中最牛的将领

    司马越,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算起来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叔。司马越的出身年月已遗失在历史中,无从考据,从经历上看,应该比他侄子司马衷大不了几岁。司马越小时候名声不错,为人谦虚而且有礼节,在朝野中颇受好评。少年时期他与其他司马氏子弟一起读书听学

  •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第六子司马乂改变了战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八王司马乂之死,司马乂实力,西晋王朝司马炎

    本文为木偶老师新作《魏晋南北朝,大乱三百年》的第06篇,连载日期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篇,欢迎各位读者"找茬",你可以用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观点。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史书上说他:身高七尺五寸(又一个两米大汉),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早在贾南风当权时,他就跟着哥哥司马玮

  • 唐朝一和尚造反称帝,册立尼姑当皇后,只3个月就被快速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谋反的人物,唐朝后期平息叛乱的皇帝,唐朝最严重的一次叛乱是什么

    他们出家不是因为一心向佛,而只是为了躲避税赋和徭役。隋朝的税赋和徭役五花八门,压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很重。但是有一种人是不需要缴纳税赋的,这种人就是出家人。出家人是方外之人,自然不用跟红尘俗人们一样服役。因此很多心怀鬼胎的人为了不服役,就纷纷选择出家。这个名为高昙晟的和尚和名为静宣的尼姑就是如此。高昙

  • 唐穆宗李恒:宦官拥立上位,昏庸好色,欧阳修评价他“失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恒简介,唐穆宗李恒个人简介,唐穆宗李恒在位几年

    他当政的四年中,唐朝的藩镇割据越发严重,纷纷叛乱,朝廷中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的局面愈演愈烈,大唐政局动荡不安。《新唐书》在评价他时说:“穆、敬昏童失德,以其立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败乱,而敬宗卒及其身,是岂有讨贼之志哉!”他便是唐穆宗李恒。01、李恒即位背后的力量较量李恒,唐宪宗李纯第三个儿子。生于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