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双子星”名将有多惨?本可力挽狂澜,结果却被宦官所害

唐朝的“双子星”名将有多惨?本可力挽狂澜,结果却被宦官所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07 更新时间:2023/12/15 17:28:14

“双子星”般的搭档可遇而不可求,但在唐朝中期时,却有个人幸运的得到了自己的默契搭档,这人就是高仙芝,高仙芝是唐朝中期的名将,因父亲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20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后得河西节度使夫蒙灵察赏识,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任都知兵马使时,每次出军时,身边仅随从就有三十多人,而且衣服鲜明。

夫蒙灵詧门下的 封常清见高仙芝很有才能,也想成为高仙芝的随从,便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书一封,毛遂自荐。但封常清的形象却非常差,不但身材细瘦,而且还斜眼、脚短跛足。高仙芝见到封常清后,嫌他相貌丑陋,不愿接受。第一天失败后,封常清没有灰心,仍每天到门口来等候,反复几次之后,高仙芝没办法,只好把封常清录取到侍从中。

当然,高仙芝之所以嫌弃封常清相貌丑陋是有本钱的,据记载,这高仙芝“姿容俊美”,在史书上能得到这四个字评价的,基本都是超级大帅哥级别。但之后在一次平叛行动中,封常清的表现让高仙芝颇为欣赏;当时达奚各部叛乱,从黑山以北,直到碎叶城,唐玄宗李隆基诏令夫蒙灵詧前往平叛。夫蒙灵詧派高仙芝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从副城向北,直至绫岭下截击叛军。达奚部因行军劳顿,人和马都疲劳,因此几乎被唐军全部俘获或杀死。

封常清在帐中私下写好捷报,捷书中详细地陈述井眼、泉水、驻军地点、胜敌的情况和战术,条理分明。高仙芝想说的,封常清都周到地替他讲出来,高仙芝因此大为吃惊,便马上采用。在回军之后,判官刘眺、独孤峻等争着问捷书是谁写的,自此,封常清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以击败达奚之功,授任叠州戍主,仍任判官。此后以军功累授镇将、果毅、折冲。

至此,高仙芝和封常清这对“双子星”名将才算正式开始合作;两人合作的第一战就是进攻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小勃律原为唐属国,是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控制了西北各国,因此“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中断了对唐朝的朝贡,唐几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察数次派兵讨伐,因地势险要,加之吐蕃进行援助,皆无功而返。

唐玄宗下诏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而封常清当然也在其中。最终,高仙芝通过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击溃了吐蕃军队,小勃律王率部投降,自平定了小勃律国之后,唐军声威大震,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都震惊投降归附了。战后,高仙芝升任安西四镇节度使,而封常清则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赐紫金鱼袋。

不久,又加封常清为朝散大夫,专门负责四镇的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等事宜。以后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为留后使。在高仙芝改任安西节度使时,表奏封常清为判官;后高仙芝因怛罗斯之战失利而被调入京中任右金吾大将军,而封常清仍活跃在西北战场上,并迫降了大勃律国,但“双子星”的完美搭档就此暂时解散。

为何说暂时呢?因为在后来安禄山起兵造反时,高仙芝和封常清又重新组合在一起了。当时先是封常清勤王,奈何刚招的人马不如安禄山的人马多,精锐程度更是远远不足,故而战败,唐玄宗听说封常清兵败,便削其官爵,让他以白衣在高仙芝军中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监左右厢诸军,以助自己。两人一同镇守潼关,原本两人合作的好好的,依靠潼关遏制了叛军攻势。

但没想到监军宦官边令诚记恨当初高仙芝数次不听自己建议,故而在唐玄宗面前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还说:“封常清说叛军强大动摇军心,而高仙芝放弃了陕郡几百里地,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唐玄宗听了边令诚的一面之词后,大怒不已,派遣边令诚赴军中斩高仙芝与封常清。最终,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一对“双子星”名将没有死在沙场上,却倒在了自己人之手。在高仙芝和封常清这一对宿将被杀后,唐军形势急速恶化。

更多文章

  • 匈奴为何在八王之乱时攻打晋朝,却没在汉朝七国之乱时趁机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国之乱为何匈奴没有趁火打劫,西汉七国之乱时期的匈奴,匈奴为什么不攻打晋朝

    中原王朝同样发生内乱,前者匈奴没有出兵,因此也没有危害帝国的根基;后者匈奴却趁机南下祸害中原,加快西晋灭亡。是什么样原因让匈奴在面对中原王朝内乱时做出不同的军事选择呢?上图_七国之乱形势图七国之乱1.汉朝内部《汉书刘濞列传》记载,汉景帝时,“(齐、楚、吴)封三庶孽,分天下半”。汉景帝时分封诸侯国不止

  • 唐高宗小妹两段婚姻均以悲剧结束,为何死后却以皇后礼仪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高宗为何将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唐高宗和谁一起下葬,唐高宗和表妹关系好吗

    唐朝的公主不好嫁,如果名门望族被赐婚,不是当场回绝,就是痛哭流涕,仿佛如临大敌,至于不愿意娶公主的原因,我们在唐高宗小妹新城公主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二。新城公主一生命运多舛,有过三段婚约两段婚姻,年纪轻轻突然暴亡,死后,疼爱她的哥哥高宗李治,以皇后礼仪将她下葬,杀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韦正矩,并流放韦氏全族。

  • 李世民接纳了同为瓦岗寨的秦琼、李绩等人,为何却一定要杀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琼为啥对不起单雄信,单雄信大骂秦琼完整版,单雄信李绩

    隋朝末年的时候,正是李世民帮助父亲夺取天下的良机。他重人才,善用贤者,慧眼识珠求贤若渴,让他的身边多了很多忠心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很多也都不是军武出身,甚至还有投奔绿林的乡野之人。但是李世民深谙用人之道,便不计前嫌的将好汉收纳旗下。说起当时世道的能者豪杰,便少不了说到武艺高强的单雄信。单雄信是瓦岗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三次中兴,为何还是走向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怎样恢复的,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败的过程

    元和中兴也正是因为唐宪宗在位时期,年号元和,所以此次的中兴也就以此为名。唐宪宗把以往皇帝的优秀政策学习了起来,在他的操作下也使得宰相的权威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他也成功地平定了此次叛乱。因此在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结果中,通过唐宪宗的一系列手法也使得整个唐朝有了初步的提升,由此可见唐宪宗确实是一个比较有谋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后,他是如何进行善后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谁的功劳最大,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有兵权吗

    然而奇怪的是,李世民在历史上留下的并不是这样的形象,后人反而把他归入“伟大君王”或者“仁爱君王”的行列。如果把古代的君王进行一次排位,他绝对是排在前几位的。(李世民剧照)李世民之所以能获得后世普遍赞誉,肯定与他在玄武门政变之后,积极作为,消除不良影响有莫大的关系。那么,他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来消除不良影

  • 她被誉为唐朝女神童,11岁被迫入宫为妃,晚年主动提出与皇上同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女神童,我国古代最小的女子嫁给皇帝,唐朝最著名的妃子

    这位女子名叫徐惠,她的家世显赫,历来都是官宦世家,在她出生后就备受家人的宠爱。后来她的名声越来越大,就连皇上李世民都听说了她的事迹,于是下令将她接回宫中纳为自己的嫔妃,当时她年仅11岁,还不懂什么,但是她没有反抗的权利,于是就这样被强行带入了皇宫,入宫后她依旧保持学习,不向其他嫔妃那样,整日在宫中嬉

  • 盛世大唐被吃垮,谁做的?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唐帝国与杨贵妃,大唐第一美人杨贵妃,大唐史书记载的杨贵妃

    安史之乱的爆发,杨贵妃有过错。就这样,在马嵬驿,唐玄宗被迫之下,杀死杨贵妃。唐朝由此转衰。杨贵妃背锅……由于杨贵妃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进而,有人又说,杨贵妃吃垮了唐朝。这一切源自于杜牧的一首诗,诗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玉环入宫得宠,想吃荔枝。唐玄宗为博得女人欢心。便下令让人取来。每逢荔

  • 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李瑁为何忍痛割爱?唐玄宗的手段,步步为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为什么不传李瑁,李瑁杨贵妃,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历史

    杨玉环初为寿王妃。寿王乃是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其生母又是玄宗的宠妃武惠妃。由此可以想象,李瑁是何等的风光!李瑁不仅仅是寿王,差点儿成了太子。背后运作肯定是武惠妃与李林甫。爱情事业双丰收,简直是走上人生的巅峰啊!然而物极必反,好景不长。武惠妃在争夺太子位置的关键时期,病逝。李瑁从此步入人生的低谷。在

  • 隋炀帝杨广其实非常有作为,却为何隋朝在他手上会迅速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皇帝杨广简介,隋朝的杨广做了几年皇帝,隋朝杨广怎样当上皇帝的

    与许多为了夺得帝位而使出洪荒之力的太子相比,隋炀帝是非常幸运的,他有父亲隋文帝杨坚为他打下的一个坚实基础,使其没费多大力气,就登上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帝位。隋炀帝即位的第二年,就将年号改为“大业”,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然,也有人担忧他是否有其父亲杨坚那样的魄力,能使隋朝继续向前发展。不可否认的是

  • 杨玉环有一个生理缺陷,旁人难以接受,唐玄宗却沉迷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杨玉环睡觉时有一个坏习惯,旁人躲远远的,但唐玄宗却喜欢的很!说到历史上最美的女子,相信很多人都会提到西施貂蝉,而接下来我们要说到的这位美女,在名气上是一点也不输给前面二人的,甚至她的出现还影响了一个朝代人的审美,她便是唐玄宗一生的挚爱杨玉环,也是名列历史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美是毋庸置疑的,据说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