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命八大臣慈禧一口气除掉七个,唯独一人幸免,他凭的什么?

顾命八大臣慈禧一口气除掉七个,唯独一人幸免,他凭的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72 更新时间:2023/12/4 14:04:29

顾命八臣与“辛酉政变”

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一次改变历史进程的宫廷政变,一举清除了咸丰帝为小皇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两宫太后开始听政。因为当时的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农历的辛酉年,所以,史称其为“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后,年仅27岁的慈禧,正式执掌大清的最高权力,作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和他们的代表,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了47年的罪恶统治。中国历史上许多不平等条约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都是在她统治时期与外国签订的。她的篡政和统治,使近代中国蒙受了无穷无尽的屈辱。

在双方斗法中落败的一方,是顾命八大臣。所谓顾命大臣,正式的称呼应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即辅助年幼皇帝执政的王公大臣,是辅政大臣的另一种名义。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清文宗奕詝(咸丰帝)去世,临终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位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助年仅6岁的皇子载淳(即同治帝)继位为帝。

咸丰临终顾命、赞襄政务的八位大臣中,主要为两部分人:载垣、端华、肃顺、景寿四人为宗室贵族、军功贵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四人为军机大臣。这样的阵容,不可谓不豪华,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几个年轻人(当时的慈安25岁,慈禧26岁,恭亲王奕30岁),其中的原因,一言难述其详,老黄另文再讲。今天老黄只给大家讲讲顾命八大臣在“辛酉政变”后的结局。

被清算的赞襄政务王大臣

“辛酉政变”中的顾命八大臣,大多遭到慈禧等人的残酷清洗,有3人被杀,4人遭贬流放,只有1人安全着陆,不久即官复原职。

顾命八大臣中,死得最惨的就是肃顺,肃顺是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宗室,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自道光中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显赫一时。肃顺掌权后,以铁腕的方式面对自乾隆末期以来的官场腐败,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严惩渎职失职,整肃官场政风。其果断处理“戊午科场案”,将一品大员柏葰处斩,使得清王朝此后几十年间官场风气,特别是自乾隆后期越演越烈的贪腐风气有了很大改观。肃顺虽骄横专权、目中无人,但对待有才华的汉臣却能做到格外礼待。肃顺“轻满员”而“雅重汉人名流”。他“待汉员颇极谦恭”,自称“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笔厉害得很”。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汉族官员,都是依赖肃顺的推荐,才得以大展身手的。另外,肃顺对外强硬,在中俄《瑷珲条约》谈判过程中毫不惧怕俄国人的威胁,维护了民族尊严。

咸丰帝病危之际,肃顺为防止慈禧日后以母后擅权,曾建议咸丰帝仿效汉武帝赐死太子生母钩弋夫人的做法,及早除掉那拉氏,以免后患。咸丰帝心有不忍,没有采纳肃顺的建议,事后又在无意中透露了风声,从而使慈禧对肃顺等人更加恨之入骨。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前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是年十月二日夜,肃顺在护咸丰帝梓宫回京途中,行至密云被捕,随后被斩于菜市口,年45岁。肃顺被杀后,郭嵩焘、曾国藩等扼腕叹息。曾国藩惨然曰:“此冤狱也,自坏长城矣。”

被赐自尽的载垣与端华,也都是身份显赫之人。载垣为康熙第十三子怡亲王允bai祥五世孙,袭亲王爵。道光时,任御前大臣,受顾命。咸丰继位,为宗人府宗正,领侍卫内大臣。端华是肃顺的哥哥,道光年间袭郑亲王爵,授御前大臣。道光帝死,受顾命。咸丰继位后,为领侍卫内大臣。扈从咸丰逃难到承德避暑山庄。两人在政变后都被赐白绢自尽,载垣年46岁,端华年54岁。

穆荫为满洲正白旗人,由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翰林侍读。咸丰元年,命以五品京堂候补,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其后,擢理藩院尚书兼都统,调兵部尚书。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与怡亲王载垣同为钦差大臣,赴通州与英法联军和谈。谈判失败,扣押英法谈判代表巴夏礼等,导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穆荫论罪撤职,与咸丰帝逃往热河,躲进避暑山庄。辛酉政变后,因穆荫以军机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撤职流放。同治三年,论赎归,殁于家中。

匡源出生于书香人家,自幼聪敏好学,才思敏捷,认真刻苦。13岁考秀才,文采卓异,擅诗文,号为神童,少有大志。道光二十年举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吏部侍郎。咸丰八年,入直军机处。十一年,受咸丰帝顾命,赞襄政务。政变后,被罢官,有幸留得性命。退出政界的匡源受聘讲学济南泺源书院,历时17年,弟子多达3000多人,他深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乐趣。光绪七年,卒,享年66岁。

杜翰是咸丰帝的师傅杜受田之子。因咸丰感激师傅杜受田,授其子杜翰为军机大臣。翰力驳董元醇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之议,受到肃顺等赞赏。“辛酉政变”后,杜翰遭革职,流放新疆,后被赦免,从此闭门不出。同治五年卒,享年60岁。

焦佑瀛,天津人,清道光十九年举人,颇有才华。咸丰十年九月,焦佑瀛正奉命在天津静海一带治团练,经肃顺推荐,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为“挑帘军机”,实任军机大臣,当时皇帝诏书多出其手。受免职处分,隐于故乡“逋园”。

固伦额驸景寿的处世之道

顾命八大臣中,归宿最好的,就是景寿了。景寿全名富察·景寿,满洲镶黄旗人,云贵总督明瑞曾孙,工部尚书博涂之子。道光二十四年,赐头品顶戴,在上书房读书。次年,尚道光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咸丰五年,以为蒙古都统,授御前大臣,赐用紫缰,寻授领侍卫内大臣。

景寿是道光皇帝招为驸马,娶了寿恩公主。寿恩公主是道光帝第六女,年龄比咸丰帝还大,景寿因此成为固伦额驸(驸马)。咸丰皇帝继位后,景寿又再次被提拔成御前大臣,并且,道光帝还御赐给他紫色缰绳,就是骑马时可以佩戴,彰显尊贵身份。

景寿的为人自有可取之处,他虽然拥有显赫身份,但为人十分低调,咸丰皇帝安排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平时也是寡言少语。英法联军侵华,咸丰帝逃到热河,景寿也跟随同去,咸丰在热河驾崩,与怡亲王载垣等为赞襄政务王大臣。

景寿虽为顾命大臣,但是,在两派争斗中,他却保持了沉默,两边都不得罪。所以,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发动政变后,他仅只受削职处分,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但是,慈禧仍给景寿扣上“身为国戚,缄默不言”的罪名,就是不敢于发声,

慈禧虽然怪他没在关键时刻站到自己身边,但是,对这样一个勤恳办差,又不多言多事的人,她还是给予了新的生路——被革职的次年二月,景寿即任蒙古都统,三月又获授御前大臣。同治三年(1863年)七月仍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命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年)六月去世,享年60岁。

结语

在顾命大八臣中,肃顺最能干,也最强硬,所以,他第一个该杀,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载垣与端华都是亲王级的人物,在朝中影响巨大,活着就是个威胁,所以,不得不死,好在留了个全尸。穆荫“以军机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在朝中的影响也最著,所以,不仅撤职,还要流放。杜翰则因为力驳董元醇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之议,所以,遭遇流放之苦也在情理之中。焦佑瀛只是个“挑帘”“摇笔杆子”的,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革职即可。景寿虽然位高权重,但却不参与是非,虽然无所作为,但也没啥威胁,加之又是皇家亲戚,卖个顺水人情,让他不仅保了性命,还保了富贵,心中对慈禧不知又会增添多少感激,何乐而不为?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清朝一位搞笑诗人:新婚当天因近视闹出笑话,将侍女当新娘圆了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诗人儿时的搞笑故事,清朝写诗最搞笑的皇帝,清朝十大著名诗人

    近视眼在如今很普遍,有些人近视严重,就是遇到熟人也认不出来,会给人一种不礼貌的感觉,除此之外,但现在有眼镜,所以可以不必太过担心这些问题,如果是古代人近视了,没有眼镜,那就更加不便。 古书《景岳全书》中记载:“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古时的科学不发达,还没有意识到近视是因为过度用眼、不恰当用眼导

  • 他是嘉庆最喜爱的儿子,与皇位擦肩而过,曾孙只做了三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嘉庆把皇位给了谁,嘉庆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嘉庆最宠爱的皇子

    然而,只是单纯中暑并不能致命,对此,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嘉庆帝是被雷劈死的,也有人说嘉庆帝可能死于中暑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由此成为一件悬案。01嘉庆帝去世后,引出皇位继承问题,可是群臣并没有在嘉庆帝身边找到存放密旨的鐍匣,于是军机大臣托津赶紧派人回到宫中向皇后报丧,并寻找存放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

  • 此人是康熙皇帝爷爷辈的大功臣,康熙为何要对他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晚年的三大重臣,康熙最大的功臣是谁,康熙皇帝的一生功绩

    早在1634年,他就成为一名参将,1638被赐号“巴图鲁(意为勇士)”,此后更是战功卓著,得以一路升迁。到了顺治亲政后,鳌拜得到重用,授议政大臣,累进二等公,子世袭,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太傅兼太子太傅。顺治临死前,在遗诏中不仅指定由年仅八岁的玄烨继承皇位,而且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位“

  • 康熙最宠爱的汉妃,八年生下三位皇子,受尽三代皇帝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皇帝最宠爱的皇子,康熙皇帝的恩宠,康熙皇帝一生之中最宠的妃子是谁

    来自江南的神秘汉女根据官方记载,顺懿密妃王氏是汉军旗人,知县王国正的女儿,母亲黄氏,为苏州人氏。然而,在《圣驾南巡惠爱录》这份史料中却记载王氏的父亲是在苏州东城开机为业,王氏长大后被人带到京城。这样来看,知县王国正又似乎不是王氏的生父,或者说,王国正在担任知县之前曾经开过作坊。河南学政汤右曾曾经写了

  • 乾隆后宫大赢家:抚养天子,一生六次册封,生封贵妃,死封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皇帝后宫妃子名单,历史上真正的乾隆的后宫,乾隆皇帝一生册封了几个皇贵妃

    1、清朝皇帝纳妃途径我们先来看一下清朝皇帝纳选妃嫔的途径:第一种是三年一次的外八旗选秀。遴选范围是那些满、蒙、汉八旗,且三品以上官员家的女儿。一般来讲,这些秀女家世较好,被选入宫后起点较高,初封便是贵人,比如说乾隆六年被选入宫的舒妃,初封就是贵人。第二种是一年一次的宫女选秀。为了充盈后宫,内务府每年

  • 雍正唯一的妹妹,康熙用四个字评价她,雍正:封固伦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正妹妹固伦公主,康熙和固伦公主的关系,雍正登基时康熙还剩几位女儿

    康熙一生有九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其中有七位被嫁到了蒙古,剩下的两位,一位是五公主,即固伦温宪公主,另一位是九公主,即和硕悫靖公主,这位五公主便是雍正唯一成人的妹妹。1、康熙宠妃之女固伦温宪公主的母亲是康熙四妃之一的德妃乌雅氏,乌雅氏原本是一名宫女,被康熙宠幸后获得册封,先后被封为德嫔与德妃。当然,乌雅

  • 清朝第一个被追谥的亲王,弑妻邀宠,妻子被三位叔叔瓜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不幸的童年阴影豪格的生母是皇太极的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原本是乌拉部贝勒博果铎的女儿,1607年乌碣岩一战,乌拉部被建州击败,乌拉那拉氏的父亲博果铎也被代善斩杀。随后,害怕招致建州报复,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便将堂妹乌拉那拉氏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事实上,这并不是乌拉部与建州的第一次联姻,早

  • 为努尔哈赤生下五胎的女人:被满门抄斩,后代出了五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努尔哈赤的五个妃子,努尔哈赤最年幼的嫡子,努尔哈赤赐死9个儿子真相

    01嘉穆瑚觉罗氏是满洲姓氏之一,这个姓氏其实是伊尔根觉罗氏的一个分支,因居住在嘉穆瑚地方,而被称为嘉穆瑚觉罗氏。嘉穆瑚觉罗氏是觉罗氏中的大支,为了与皇室加以区分,在其觉罗前面加“伊尔根”或“嘉穆瑚”,表明他们是“民”的身份。据史料记载,嘉穆瑚地区原先有两位领主,分别是纳木占巴颜、噶哈善哈思瑚兄弟二人

  • 姐妹二人都是宫女,姐姐被乾隆宠幸,妹妹却成永琪一生最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儿子永琪简历,乾隆永琪生平,乾隆怎么对待永琪

    1、内务府世家之女瑞贵人,索绰罗氏,正白旗包衣,礼部尚书德保之女,乾隆帝之贵人。永琪侧福晋,索绰罗氏,正白旗包衣管领下人,左都御史观保之女,原为永琪侍妾(格格),后追封为侧福晋。大家可能发现了,这瑞贵人与永琪侧福晋,也不是亲姐妹啊。对的,她们的确不是亲姐妹,瑞贵人的父亲德保与永琪侧福晋的父亲观保是堂

  • 13岁少女被乾隆一眼看中,46年不得皇宠,最终还被大火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看上一位18岁女孩被强制进宫,乾隆三大谜案,少女被乾隆打入冷宫

    1、清朝顶级豪门之女恬嫔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生年不详,父亲是广东监运使、左迁湖北盐法武昌道查清阿。关于恬嫔的家世,很有必要说一下。清朝有四大家族,即镶黄旗钮祜禄氏、正黄旗赫舍里氏、镶黄旗佟佳氏与镶黄旗富察氏,其中,镶黄旗富察氏在乾隆一朝达到极盛,出了像孝贤皇后、傅恒、福康安这样的大人物。恬嫔正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