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谦得知夺门之变,为什么不阻拦明英宗复辟,而是束手就擒呢?

于谦得知夺门之变,为什么不阻拦明英宗复辟,而是束手就擒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73 更新时间:2024/2/7 0:21:26

于谦

一切还要从明英宗亲征开始说起,正统十四年的时候瓦剌出了个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也先。也先不安分,带着瓦剌人大举侵犯明朝边界。而此时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明朝御驾亲征的皇帝不少,尤其是明英宗的父辈和祖爷爷辈都有过御驾亲征的经历,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更何况明英宗上面有孙太后压着,年轻的明英宗简单认为只有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此摆脱控制。

土木堡之变

但是没想到的是明英宗不但是没有取得胜利,反而是给了也先一个大礼,那就是皇帝本人。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成为了瓦剌的俘虏,此时京师方面算是乱了套。原本也先抓住了明英宗时也是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处置,但是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认为明英宗是奇货可居,不如留下来以此要挟明朝。有了天子这一块金字招牌,也先的军队也很顺利,明军看到皇帝打也不是防也不是,瓦剌没有华妃什么精力就直逼京城。

明代宗朱祁钰

此时明英宗的弟弟郕王负责监国,所以召集大臣讨论。此时于谦出场了,于谦建议不可南迁,宋朝的案例历历在目,所以决定扶持调集京师百姓和军队一起拱卫京师。而于谦也奉命出任兵部尚书,全面负责京师的防御。另外一方面则是于谦请求孙太后立郕王为皇帝,于是郕王为明代宗,随后负责对战瓦剌。很幸运的是于谦保卫住了京师,至于也先也因为明朝新立皇帝,对方又同仇敌忾的原因,只能撤退。

保卫京师的于谦

不过这可是苦了明英宗,好在一年之后瓦剌讲和,并且答应将明英宗送回明朝。但是有一个人是不愿意的,那就是明代宗。自己现在是个代皇帝,要是明英宗回来自己算什么?不过于谦说了一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才算是将明代宗的心放进了肚子里。而这一切就在明英宗回来之后,发生了转弯。

被困南宫时期的明英宗

明英宗回到了明朝之后,两兄弟见面的场景非常尴尬。而且出现了两个版本,其一是说两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而第二个说法则平淡了许多,说明代宗只是迎接了明英宗,随后百官行礼作罢。到那时不管如何说明英宗的处境很凄惨,原因是明代宗不放心自己的哥哥。于是将明英宗封为太上皇,随后送进了南宫软禁了起来。这段时间明英宗有多惨呢?不但是南宫被重兵把守,而且门都被铅堵上了锁孔。至于食物只能是依靠一个小洞来传递,有时候吃穿都不够,还要当时的钱皇后来做女红补贴。这样的日子还不短,一共维持了七年。

夺门之变后

好在明代宗的寿命不长,景泰八年时明代宗就卧床不起,而且还没有留下子嗣,这也就使得朝臣再一次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担忧。恰逢这时候的石亨、徐有贞等人准备密谋拥戴太上皇,于是也就发生了夺门之变。

但此时的于谦在做什么呢?

实际上于谦提前就知道了夺门之变的端倪,史书记载于谦的态度是“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也就是说于谦知道之后选择了什么都不做。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于谦缺少了行动的理由。明代宗当初是接受了孙太后的诏命登基的,所以属于合法的皇帝,现在石亨等人属于谋反。但是同样于谦没有得到孙太后的首肯,自然也是不能随便出动,不然叛臣就不只是石亨了,自己也算是叛贼。除了孙太后之外则是明代宗的态度,其实明代宗对于谦也不放心,病重的明代宗听说了夺门之变时很紧张,但紧张的却不是明英宗复辟,而是担心于谦。

于谦

在听到了明英宗复辟之后,明代宗是长舒了一口气,连喊三声好。显然明代宗也不希望于谦成为一个权臣,与其是自己遗臭万年,不如保住明朝的血脉。所以支持于谦的两大支柱都不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于谦即使阻止了明英宗,那么谁又能继承皇位呢?明代宗没有子嗣,朱见深又是明英宗的儿子,既然要拥戴朱见深,又何必阻拦明英宗呢?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了避免皇位所带来的内部争夺,也是担心像当年靖难之役一样的灾难发生,于谦选择了什么也不做来保证自己的清白。而且于谦一向是孤冷清高,他自己也不允许自己钉在耻辱柱上。自然明英宗在复辟之后最大的仇人已经不是明代宗了,而是这个曾经扶持明代宗的于谦。很快于谦被判处死刑,随后押往崇文门外处斩。(讽刺的是京师门口是曾经于谦血战保卫的地方)

《明史》记载“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事后于谦家被抄家,但抄家的官吏却发现于谦家无余财,即使是生前颇受明代宗恩宠,而且赏赐颇多,但于谦一直保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而且唯一留下的只有皇帝赏赐的蟒袍、剑器,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挽救明朝的英雄结局如此,唏嘘不已。

更多文章

  • 不做明朝王子,不当唐朝储君,更不能当宋朝公主,这话从何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和宋朝的实力对比,宋朝公主都没有好下场吗,北宋储君

    翻看二十四史,我们就会发现,唐朝的太子非正常死亡率,高居正统王朝之首(二世而亡的短命朝廷就不算了)。唐朝开国太子李建成,其文治武功未必就比秦王李世民差多少,因为主要任务是辅佐父皇李渊处理政务,所以跟武将走得不是很近,所以玄武门之变一败涂地——事实上李建成也很能打,李世民损兵折将(罗士信因为李世民指挥

  • “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真的是宋徽宗吗?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靖康之变宋徽宗到了哪里,逃过靖康之变的宋徽宗后人,靖康之变宋徽宗的年龄

    正所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便是对靖康之耻的描述。那么,造成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北宋鼎鼎大名的皇帝宋徽宗。当时,宋朝经历仁宗全盛时期后,英宗登基仅四年就去世了。之后,宋神宗继位。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宋朝却在仁宗时期度过了一个安稳的阶段。后来,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

  • 不费一兵取燕云之地,宋徽宗君臣皆曰妙计,他为何说是引狼入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徽宗与燕云十六州关系,宋徽宗怎么收复燕云的,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真实案例

    宣和四年(1122)六月,宋军失利于白沟前线的消息传到东京,徽宗顿生恐惧之心,“遂诏班师”。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徽宗听说耶律淳病亡,那颗艺术家多变之心又再次萌生美好的幻想,又命童贯和蔡攸收拾兵马,准备启动第二次伐辽战争。 1、第二次伐辽之战的背景 这次,因为童贯的小动作,老是顶撞宣抚司的原西军统帅种

  • 明朝时倭寇横行,军队没有战斗力,危机时少林僧兵出山,棒杀倭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的倭寇有多残忍,少林寺僧兵抗倭寇,明朝应对倭寇的措施

    大家好,欢迎来到吹牛的猩猩吹历史。中国有句老话,那就是“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的和尚们有着很高的功夫,他们不为欺凌,只为打抱不平。在很多电视剧中有着很多的武僧救国的故事,其中少林武僧协助李世民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但是您知道在明朝武僧暴打倭寇的故事么?今天猩猩跟您说一说这段趣事,希望你能喜欢。在古代

  • 宋江用70个好汉的命,换来的官值吗?这笔交易还是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江跟谁的关系最好,宋江官位低为什么出手阔绰,宋江是如何当上大将军的

    当时换了一押司的职务,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职位,但是他跟很多地痞流氓以及那些官员的关系都非常不错,可以说黑白两道都有朋友,而且跟晁盖从小就认识。后来兄弟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爆发了,宋江就提前告知了兄弟,赶快逃跑,不然就会被官府抓到,当兄弟上了梁山之后,派人送来书信以及50两黄金来酬谢宋江。宋江当时是不愿

  • 岳飞曾下令处死40个逃兵,却心软饶过一个,最后此人竟成历史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岳飞的真实历史事件,岳飞一生杀过多少人,历史上谁是杀死岳飞的

    在宋朝的时候,一代英雄岳飞手下就曾有过逃兵,他的旗下是岳家军,每一个他都当做自家兄弟对待,里面有一个叫做李宝的战士,他最初并不是岳家军,他只是一个想要为国效力抵抗金人的农民,由于没有组织,所以他听说岳家军和他干着一样的事情,于是便前去投奔。他在投奔之前也拥有自己的部队,但没想到李宝成为岳家军旗下的人

  • 明朝灭亡后,十万皇室后裔的下场,为何如此悲惨?只因权力二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灭亡后子孙的下场,明朝皇室后裔有多厉害,明朝灭亡后皇室子孙都去哪里了

    一开始,统治者比较仁义,前一个朝代的皇室成员没有被杀。只要他们愿意服从新王朝,朝廷就会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只要他们不造反捣乱,一切都好。但是,随着皇权越来越集中,皇帝再也不能让那些可能叛逆的人留在他身边!因此,新王朝对前朝的宗族越来越严厉,其中,最刻薄的当属清朝。清朝建立后,明朝的10万皇室

  • 朱棣登基后留了一手,如果遵守可保大明不亡,可惜崇祯抹不开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终究亡于崇祯之手,朱由检也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自挂东南枝的皇帝。其实朱棣曾经给他留下过一条救国的后路,这条路便是迁都。朱棣给朱由检留下的启示就是迁都。朱元璋开国之后定都南京,在南京有皇宫,还有一套成熟的行政班子;而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位以后,就迁都去了北平,新修了皇宫,另外组建了一套行政班子。从

  • 成吉思汗屠城,除了女人小孩还有一种人不杀,就是这点才让敌人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前的蒙古族人个个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都有着这是草原人民的霸气与凶猛,最擅长的就是骑马射箭,而且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之后,大家更是十分强大,由于草原上物资紧缺,成吉思汗把触角伸到了外部,准备实行侵略,以此来将自己的物资填满。成吉思汗率领着自己的士兵将领们在中原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十分的残暴,因为他每次

  • 明教有十二大高手,朱元璋登基当皇帝他们结局如何?杨逍下场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在明教的地位,朱元璋和杨逍谁厉害,朱元璋杀杨逍完整视频

    先来说说张无忌,少年时期就习得九阳神功与乾坤大挪移两套武功,一跃成为同辈之中最耀眼的存在,在小说之中他与父亲张翠山一样对权力并未有任何野心,面对朱元璋等元老的压力他选择跟随赵敏一起隐退江湖在孤岛中生活。而历史中他的原型则是韩林儿,人称小明王,被朱元璋当做夺权的绊脚石而除去。杨逍,明教的左护法,曾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