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桀遭成汤反叛流放致死,含恨发下诅咒,殷商3代人皇全都早逝

夏桀遭成汤反叛流放致死,含恨发下诅咒,殷商3代人皇全都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36 更新时间:2024/1/23 4:40:44

当然算啊!虽然成汤打的旗号是夏无道,自己是代天伐罪,但他祖祖辈辈都是夏朝的臣子,他家的诸侯之位是大禹封赏的,地盘是大禹给的,而在成汤被囚于夏台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成汤和夏桀达成了协议,最终成汤伐夏也可以说是直接背信弃义了!

其实历史上很多朝代开国都充当着叛逆者的角色,不管如何美化,都避免不了被诟病。

但是有些人还是比较例外,比如说刘邦项羽,再比如说朱元璋,这些人建朝开国就不算叛逆者。

也正是因为成汤的叛逆,最终夏桀败于鸣条,此后被流放致死。

在临死前,夏桀还对成汤充满了怨言,指责他的叛逆行为以及后悔当初没有在夏台将成汤杀死。

而在这些遗言之中,夏桀有没有对成汤进行诅咒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是有的,因为自孔甲帝后,夏朝对于鬼神之说非常迷信,从前百姓只需要向上天交代,但后来还需要向鬼神交代!

向上天交代的东西自然是好的,比如说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向鬼神交代的自然是不好的事情,比如说希望我的敌人会遭遇何种厄运!

夏桀临死之前对于成汤是极其怨恨的,自然免不了对着成汤一顿诅咒,这是符合行为逻辑的,毕竟此时的夏桀除了做这些口头无谓的事情外,其他的事情也做不了!

那么诅咒这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呢?

我们看成汤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太丁还没有来得及继位就死了,然后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三年也早逝了,随后外丙的弟弟仲壬继位四年也死了。

也就是说,成汤下面的3代商王全都英年早逝,这跟夏桀的诅咒有没有关系呢?

在当时的人眼里,这关系特别大,毕竟当时的人迷信啊!

那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按照科学道理而言,医疗水平差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

生活在古代的人人均寿命本来就短,更不要提生活在这么久远的古代,一点伤风流感可能都会致命。

总之,殷商最早的几位商帝都上班没多久就下班了,而成汤的嫡孙太甲继位后还被伊尹废弃过,所以伊尹算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臣子的身份废君主的人。

当然,三年之后,伊尹还是把太甲给请了回来,让太甲继续统治殷商。

伊尹在废弃太甲时用的是太甲不遵守汤的法度,背乱德义,而在请太甲回来的时候他用的是太甲悔悟罪过。

在太史公的史记中,这两件事被一笔带过,既没有说太甲背乱德义的例子,也没有说太甲是如何悔过的。

而伊尹作为一个臣子,他有着多大的权利可以废弃君主呢?

这点就值得一说了,前面说了,商汤过后三代君主都早逝,有还没继位就去世了的,有干了三四年就去世了的,而伊尹作为殷商开国之臣,在辅佐了四代君主之后,朝堂上的权利自然很大,所以太甲继位后他有没有胁幼主以令天下,这点是值得猜疑的。

在没有实锤能够证明太甲真的犯下了能够达到被废弃的失德罪行,伊尹将太甲废弃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幼主继位后,因为不满伊尹把控朝堂大权,从而与伊尹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最终由于幼主没有能够斗过伊尹,所以遭遇废弃,最终只能去守成汤墓。

而在太甲被废弃之后,伊尹没有立新的君主,而是自己代替太甲行使统治天下和诸侯的权利,也就是说,从太甲被废弃之后,整个殷商就是他说了算。

那么伊尹为何不代商换朝呢?因为没有先例啊!你看后羿代夏、成汤伐夏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诸侯,有实际的操作空间,而以寒浞为例子,他以臣子身份弑君夺位,最终遭到诸侯和万民唾弃围攻。

所以伊尹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代商会存在极大的风险,而此时他在法理上虽然不是商王,但手里的权利却是正儿八经商王的权利,所以他没有必要。

那么后来为什么要接太甲回来呢?因为权力无法得到传承,上一代商王可以把王位给自己的子孙继承,但他的相位传承不了,这决定了在他认为自己该退休的时候,必须还政于成汤血脉,不然天下群起攻之,自己的家族必然会遭遇灾祸!

所以这件事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由于太甲急于亲政,从而与伊尹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最终伊尹四代辅政积累下来的实力战胜了继位不久的太甲,所以太甲被迫去了成汤墓为先祖守墓,而伊尹后来身体实在不行,他感受到自己命不久矣,最终还政给了太甲!

这点从伊尹的角度来讲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上一个篇章中我们讲了,伊尹是个有政治理想抱负的,他之前被成汤请出山,然后又去了夏都想要辅佐夏桀,而后面又回到了商为成汤打工,这说明了伊尹想要追寻明主,以求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

伊尹的理想抱负是什么?当然是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治世治国。

而前面四代君主,都是到了一定年纪才继位的,他们和伊尹在思维上和伊尹达成了一致,所以放手让伊尹去干。

而太甲继位时就是个小屁孩,他不一定能够理解伊尹理想和实操逻辑,所以太甲的存在阻挡了伊尹的理想抱负的实施,这让伊尹不得不做出你先一边去,等我做完我想做的事情你再重新回来。

总之,结果这般戏剧化的操作,等伊尹退休之后,太甲又回来了。

而此间伊尹对于太甲的评价也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前面说太甲背乱德义,而此时又说太甲向善厚德,并写下了《太甲训》颂扬太甲,尊太甲为太宗。

而太甲在位期间也的确干得不错,万民得到安宁,而诸侯们也没有闹事,所以太甲在为先祖成汤守墓三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是三年的被废弃生涯或许真的得到了先祖的示,从一个伊尹口中一个背乱德义的人变成了勤施德政的人,人说学好需要一辈子,而太甲学好只用了三年,不得不说,伊尹可谓是历史上第一的教育家,也就是商纣隋炀生错了时代,要是有伊伊这样的老师,商隋岂能这么容易覆灭?

而关于商朝接下去的故事,订阅不二,我们下期接着讲!

更多文章

  • 为何周文王姬昌的长子叫伯邑考,次子却叫姬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姬发的四个老婆,伯安杀姬发,伯邑考与姬发的关系

    其实伯邑考并不是其本名,伯邑考姓姬,名考,本名为“姬考”。但按照商周时期的风俗,人们一般不用本名称呼贵族,而是用另外的名字来相称。那么伯邑考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伯”:古人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长幼顺序,姬考是嫡长子,所以在名字最前加一个伯字。再补充一下,后来古人有了取字的传统,“伯仲叔季”

  • 历史上真正的“射日大神后羿”,篡夺皇位鼻祖,最终栽在女人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射日英雄后羿民间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的真实历史,后羿历史上的样子

    这个商均当时还很高兴,毕竟人皇之位代表着天下共主之权,权利是非常诱人的,而这也使得商均失去了自己的思考。什么叫共主?也就是四方诸侯的大哥,是天下的话事人。那么四方诸侯为什么要拜你当大哥呢?那肯定是你能带领他们共同富裕或者共同进步啊!那天下人为什么要顺应你呢?肯定是你为天下人做出了什么功绩啊!商均面对

  • 周朝分封享国八百年,而郡县王朝超不过三百年,分封比郡县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朝分封800诸侯国,周朝分封制的缺点,周朝实现分封制的原因

    周天子虽然有个天子的名号,但在平王东迁之前,就已经没人再把它当回事了。而周平王为什么要东迁?原因是自己镐京直辖王畿,已经呆不下去了,根本没人把他当回事。周朝的开始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周厉王被赶出镐京的时间是公元前841年。两相加减,是206年。所谓国人暴动,实际就是王畿内的贵族诸侯暴动。你完全可

  • 西周所立七十一国中,唯一一个被封男爵的诸侯国,国祚近7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周71个诸侯国列表,西周初期有哪些诸侯国,历史上的西周诸侯国

    许国既然被封为男爵,其在诸侯国中的地位自然属于末端,其领土小于其它诸侯国,更没有可以发展的潜力,故而,这样一个小国,只能受到其它国家的控制。许国在历史上曾后被郑国、楚国所灭。其虽然一度不复存在,但它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复国,国祚近700年。那么,许国到底是灭亡的?许国的第一代君主是许文叔,其是西周的

  • 狡兔死,走狗烹,就连姜子牙也逃不过的宿命,后人被连根拔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子牙后人今何在,后人对姜子牙的评价,狡兔死走狗烹历史故事

    姜子牙又名姜尚,76岁时在溪边垂钓,偶然遇到了决定追随一生的主公周武王。比起商纣王的残害忠良,推行酷法,周武王可以说得上是一名勤政爱名的好君王了。当然。周武王能够打败商纣王,是离不开姜子牙的谋划的。他可以说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军师。为周武王攻打商纣王出了不少好决策。以至于最终,周武王册封姜子牙的儿子统治

  • 西周王朝崛起的关键是什么?强盛时期国土疆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周疆域的变化有哪些,西周最强盛的时期,西周王朝深度解析

    周国是在周文王姬昌时期兴起的,周文王时,周族先后消灭了位居于泾河上游的几个小国,因为这几场战役,周国最终成为了关中地区的第一强国。不过,虽然周国实力强大了,但那时毕竟是商王朝的天下,所以周国还是商王朝的附庸国。周王室最初控制的面积很小,除了渭水平原之外,就是兼并的泾河沃野了。文王时,周族依附于商朝,

  • 人类什么时候有了飞天梦:要从射日大神后羿的老婆跑了开始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射日英雄后羿民间神话故事,后羿的历史事件,后羿有哪些传说故事

    那个时候百姓又没有风扇也没有空调,所以每天热的受不了,农活不想干,连制造后代的心情都没有了!当时有个人皇叫做后羿,这个后羿也非常怕热,所以也是啥都不想干。但后来娶了个老婆叫做嫦娥,他看了看天上的金乌,又看了看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嫦娥,于是当即下了一个决定。我要射日!后羿一手持着神弓,一手拿着神箭,咻咻咻

  • 西周分封而有八百年国祚,为何汉晋分封却有七王之乱、八王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周分封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在当时有什么影响,西周分封制度历史影响

    西周的民情基础,与西汉和西晋完全不同。所以,封建制或分封制,在西周能走通;而在西汉和西晋却走不通。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就美国对民主共和制度的维护而言,法制比自然环境更好,而民情比法制的贡献更大。对这句话简单概括,就是:民情大于法制、法制大于自然环境。那什么才是民情?托克维尔说:“这个词被

  • 三分钟西周极简史(一):那一年武王伐纣,纣王放了一把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王伐纣是哪一年,西周伐纣的十项罪责,武王伐纣的详细过程

    而巅峰过后是什么?自然是末路。作为当时城邦中最大的邦,商几乎没有敌手。而商纣这个人也非常有能力,但是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弊病,那就是太过于自我。什么叫自我?就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觉得的不重要,我觉得的才重要。商纣这个人,据说是个很自我的话痨。臣子往往一个建议,商纣能说十句话去辩白,这就

  • 朱棣的三子朱高燧,诬陷太子并图谋毒死亲爹,为何最终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高燧想毒杀朱棣,朱高燧和朱棣有多像,朱棣儿子朱高燧介绍

    1423年5月,北京,一场宫廷政变正在酝酿中。因为这时候,63岁的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已经半个月没有下床,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每当皇帝病重的时候,权力斗争就会白热化。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帝的皇子自然也不是好皇子。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赵王朱高燧就是一个雄心勃勃,想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