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关羽不丢荆州、马谡不失街亭,刘备能够实现三国归一吗?

假如关羽不丢荆州、马谡不失街亭,刘备能够实现三国归一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46 更新时间:2024/4/2 13:33:02

三国进入到了博弈均衡态。这时候,打仗已经不是打猛将、打精兵,而是打钱粮。简单说,谁有钱、谁能笑到最后,谁也就能统一三国。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隆中对》的统一攻略是:派一上将军自荆州向宛、洛;刘备自益州出秦川。宛、洛下则中原定,秦川出在关中定。益州加荆州,这是根据地;关中加中原,这是王霸业。

但是,你要把这句话给读完了。实施这个统一攻略是有前提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天下有变。关键是什么叫天下有变?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叫天下有变吗?不叫。这已经变完了。你占了中原又能怎样?你占了关中又能如何?遇上一个吕布,说被抢走就被抢走。人都没了,抢地盘有啥用?地盘有的是,关键是没人。

李傕郭汜起刀兵,占着关中、捏着皇帝,关键是中原洛阳连个军阀都没有。就这种形势,那李傕郭汜怎么就没打出一个霸主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东汉帝国七州二十八郡同时爆发战事。这才叫天下有变。老百姓还有,但已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人心思安。这种时候,你刘备一出,老百姓自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因为你可以带来秩序、带来和平、带来好日子。

非要爆发一场黄巾起义吗?没有黄巾起义,官渡之战也可以。捏着幽、冀、青、并的袁绍,跟捏着兖、豫、司、徐的曹操干了起来。这时候,就别谈什么攻略了。你刘备把军队往成皋、荥阳一摆,然后就问曹操和袁绍这两个家伙怎么割地送钱孝敬自己就行了。

但是,这种烈度的天下有变,还会发生吗?

你刘备都能把四川给占了,那人家曹操凭啥不能把关中也给占了。捏着关中、捏着中原、捏着河北之地的,恰恰是人家曹操。而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才刚刚锁定荆州,曹操就已经开始巩固后方了。所以,这个天下有变,就不可能发生。

《隆中对》前面,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这个“保其岩阻”,刘备实现了,因为把汉中给占了。于是,秦岭大山,就是自己的岩阻。为啥实力雄厚的曹操拿不下汉中?刘备翻越大巴山运兵运粮,曹孟德要翻越秦岭大山运兵运粮。不用干别的,刘备耗也能耗死曹操。秦岭大山平均海拔两千多米,曹操这就没法玩。

但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就是扯淡了。你诸葛亮“五月泸渡,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这是干什么去了?西戎、南夷就没有一个服的,不服怎么办?根本就没啥谋略可讲,直接揍服为止。公元263年,邓艾偷袭成都、蜀汉亡国。而在5年前,即公元258年,将军霍弋还在率兵平定永昌郡蛮夷。所以,蜀汉到死也没能把内部蛮夷给彻底搞定。

可以说,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外结好孙权”。刘备只要捏着半个荆州不放,那孙吴就没法结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么放弃荆州,与孙权一起干曹操;要么得罪孙权,死活也要占着荆州。荆州攻略和结好孙权,就没法相容。

假设关羽没丢荆州,那孙吴就要一直惦记着。但凡来自曹操的压力减轻,刘备和孙权就要在荆州决一胜负。

公元220年,曹操死了。大统领死了,主少国疑啊!刘备和孙权应该联起手来,死命往北推了吧?关键是曹丕这家伙还逼着汉献帝退位了,自己当了皇帝。曹魏已经彻底不要脸了,孙刘联军北上,这就叫出师有名。然而,吊诡出现了:刘备和孙权这两个家伙掐了起来,打了一场夷陵之战。原因就是荆州。

所以,《隆中对》的全部前提都不成立。天下有变,但天下就不可能变了。曹丕篡位只能叫和平更替。结好孙权,更不可能。刘备集团只要捏着荆州,这件事就做不到。至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只能一直是梦想。

孙权不开心就不开心了,刘备就捏着荆州不放了。荆州这么好的地方,给了孙权就白瞎了。如果第一次北伐顺利,马谡不失街亭呢?

马谡不失街亭,诸葛亮或刘备的十万大军一定会全力开赴陇山。然后,占定陇右、巩固陇山防线,扛住曹魏的第一波进攻。这个可能吗?

这个可能有。你看刘秀战隗嚣就行了。陇右军阀隗嚣就是以陇山为防线,把大英雄光武帝刘秀打得一点儿脾气都没有。但是,接下来怎么办?

接下来就是以陇右为根据地,然后从陇山杀向关中。这就费劲了。你荆州驻守一支军队,你汉中也得驻守一支军队,甚至成都和南中方向还要驻一支军队,然后你再从陇右派出一支军队。你刘备哪来那么多的军队?这就不可能。对关中,刘备集团只能形成骚扰。但要是全占关中,就只能靠运气了。

陇右这个地方早就鸟不拉屎了。否则,曹魏也不可能被诸葛亮偷袭。真正富庶的是关中。后期的曹魏就是捏着一个关中干整个蜀汉。越到后期,关中就越强而蜀汉就越弱。

四川跟陕西死磕,在历史上,就没磕赢过。你别说刘邦就可以。刘邦的军队主要是以沛丰为基干的山东军。这伙人就是在汉中这个地方转了一圈,然后就还定三秦了。他们不仅不是四川土著,更不是关中土著。

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刘备就没有统一全国的机会吗?

可以说,在赤壁之战后,完全没有。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那就是在官渡之战后,天下形势已经清晰。曹操集团肯定要拿下整个北方,把河南、山东、江苏、河北、山西连成一片。

而孙权呢?已经坐拥江东六郡的孙权,一定要向长江中游发展,把荆州全部拿下。如果有可能,一定会出兵四川,然后把整条长江捏在自己手中。

但是,半路杀出了一个刘玄德,硬是切走了半个荆州和整个益州。于是,天下三分。天下三分,到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乱世已经结束,天下不再有低垂的果实。

官渡之战前,整个天下就是以豪族为基础、以军阀为领衔的各种州级诸侯、郡级诸侯,甚至还有县级诸侯,然后大家捉对厮杀。这就是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大鱼是曹操、陶谦、袁绍、刘表、袁术这些个州级诸侯。至于张绣、刘备、吕布以及李傕、郭汜之流,就是小鱼。小鱼们,以及老鱼陶谦、傻鱼袁术,都是被吃的对象,也就是低垂的果实。

低垂的果实,不仅好吃,关键是好摘。刘备一声大汉皇叔震天响,然后他就接替陶谦,成了徐州老大。吕布一个流氓不要脸,他就接替刘备,当了徐州老大。这多容易。但是,等官渡之战以后,还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吗?

你想也别想。剩下的全是大鱼,而且是大鱼中的大鱼,成了鲨鱼。到最后,就剩下三条巨鲨,分别是曹操、孙权和刘备。以前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诸侯乱战,现在就是巨鲨之间的较量了。而这时候较量的逻辑,已经发生了彻底变化。

以前较量靠什么?简单直接的强兵猛将,甚至兵多就可以。现在较量靠什么?靠钱,真正的实力比拼。后期,司马懿为什么能够主政曹魏?跟曹魏武将相比,司马懿到底有啥功绩?没啥功绩,但有能力。司马懿的能力就是理财。

迁为军司马,言于魏武曰:“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纳之,于是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最先搞屯田的,是曹操。接着继续搞屯田的,就是司马懿。天下已经残破到无法恢复生产了。你这时候就得政府出面,组织百姓恢复生产。曹魏集团,从曹操时代就一直在做这件事。而且,这件事一直做到西晋灭吴。灭吴之前,曹魏和西晋已经在魏吴边境一线,连续搞了三十多年的屯田。

而只要秩序稍稍恢复,曹魏集团就一定要抓经济工作。

曹操时代,刘馥为扬州刺史,修建了芍陂、茹陂、七门、吴塘等水利设施。曹丕时代,贾逵为豫州刺史,拦截汝水、建造了小弋阳陂,疏通二百余里长的“贾侯渠”;郑浑为沛郡太守,在安徽的萧、相境内修筑了郑陂,陂城之后,“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此外,凉州刺史徐邈兴修盐池、营建水田,敦厚太守皇甫隆大力推广耧犁、灌溉土地。

曹魏不只有强兵猛将,还有一大批善于理民的财政官员。司马懿可以说是这伙人中的翘楚。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第五次北伐彻底失败。公元235年,曹魏的中原地区发生大旱。而主政关中前线的司马懿竟然能从陕西调集五百万石粮食救济洛阳。

关中不仅能抗衡整个蜀汉,而且还能接济中原。诸葛亮即便翻越秦岭,也耗不过关中的钱粮。所以,坐镇关中的司马懿,完全没必要跟你流血死磕,耗粮草就行了。因为蜀汉肯定耗不起。

强兵猛将,是汉末乱世的逻辑。而三国的逻辑,却是财政为王。既然是财政为王,刘备集团即便捏着半个荆州和整个益州,又能如何?即便把一个十几万人口的陇右也给你,你还能指望以陇右为跳板,吞并关中吗?所以,刘备集团以及它的蜀汉政权,根本没戏。

那东吴的孙权呢?也没戏。

把曹操和刘备都熬死的孙权,连淮河边都到不了。不是孙权无雄心,而是豪族不给力。打荆州,打完荆州分地盘,这没问题。但是,图谋淮河、死磕曹魏,让自家出钱、出人,豪族就敢跟孙权翻脸。豪族问题,不仅是东吴的问题,而且也是后来南北朝的问题。孙权根本就集中不了整个江东的力量。即便财政为王,但在江东,大小王却都捏在豪族手里。

而此时的江东,甚至整个南方,在人口体量和绝对实力上,完全比不过北方。南方实现真正开发,成为新经济中心,还要再等上五百年。安史之乱导致了又一波北民南迁。人多地少,然后人多力量大。把河流纵横的沼泽之地全给排干了,南方才能实现经济逆袭。这时候,豪族即便给力,南方也干不过北方。

更多文章

  • 三国机会最好的人,天下三次送到他手上,不是曹操、刘备、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人,曹操刘备孙权,三国最不该被埋的十大人才

    很多人问:到底是机会重要还是实力重要。答案当然是都很重要。当然,如果非要较真,那么首选应该是机会。因为实力可以后天培养,但机会真的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这篇文章,不二就和大家聊聊三国时期,机会最好的人,天下三次送到他的手上,但他却死活不要。提到三国,我们肯定立马会想到刘备、曹操、孙权,毕竟他们三个是

  • 刘备借荆州:实际就是孙权算得一笔糊涂账,看似精明却毫无远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孙权归还荆州,刘备借荆州例子有哪些,刘备借荆州合理吗

    当时形势,曹操最强、孙权次强,刘备根本说不上第三强。即便抢了荆州南四郡,即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刘备也不敢跟孙权叫板。孙权打刘备就是大人打小孩儿,哄你开心、借你荆州,瞅你不爽、立即讨债,讨债不给、直接动手。这就是借荆州之时的孙刘关系。刘备还与不还,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孙权什么时候要,以及要多少

  • 西楚霸王项羽抢了阿房宫的宝藏,留下藏宝线索,两千年来无人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烧毁阿房宫,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简介,历史上真实的项羽火烧阿房宫

    比如说李自成洗劫的明朝财富、再比如说清朝龙脉里的金沙,当然,还少不了成吉思汗的黄金墓。不过最为神秘的还属西楚霸王项羽劫掠的阿房宫之宝藏。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霸王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这段记载直接说了项羽烧了阿房宫,并从阿房宫洗劫了两大财富,这两大

  • 范增,居巢僻壤宅到70岁,堪称项羽第一谋臣,而能力却是水准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跟张良相比,存在代差;跟郦食其相比,止于空谈;跟陈平相比,就是斗不过。从结果反推水准,不公正,因为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公直接决定了谋臣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所以,就看范增的奇计建议就行了。01.格局天下:范增的道德论,天下比比皆是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范增千里赴薛地,投靠项梁。他提出的第

  • 始皇嬴政身世之谜,和吕不韦是何关系,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始皇嬴政的功绩,嬴政为什么叫始皇,嬴政真实身世揭秘

    老龙在本期图文中要和大家说一说秦始皇,这位中国吕不韦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之子,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公元前210年。说说这位始皇的小出秘史,谈谈嬴政和吕不韦是个什么样关系,是不是像传闻的私生父子关系?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有请大家随着老龙一起走进嬴政的世界看看究竟。0

  • 三国中有2位隐藏的高手,一文一武,至死都没有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中隐藏的七大名将,三国有哪些隐藏高手,三国的十大高手

    导语:与其说三国时期是魏国、蜀国、吴国之间的斗争,还不如说是各个势力的谋臣武将的对抗。魏国以荀彧、荀攸、贾诩为首的谋臣带着夏侯渊、张辽、张郃等一干名将,一打二硬钢蜀国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同时也硬钢东吴周瑜、鲁肃带领的凌统、甘宁、朱桓这些名将。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晓,曹魏凭借人多势众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 三国中曹操“唯才是举”,诸葛亮这么优秀,他为何看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与诸葛亮谁厉害,历史上曹操和诸葛亮谁厉害,历史上曹操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导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谓才华横溢,还在学习的时候他的师父司马徽就认定他的才学可以安定天下,不仅授予他卧龙的称号,而且还到处给他打广告,谁能得到他的辅佐就能得到天下。刘备听到消息以后多次到他的茅庐求见,于是诸葛亮留下一篇《隆中对》为刘备制定的战略规划并开始出山辅佐他。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果然起了翻天覆

  • 郭嘉临终前,力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是怎么知道司马懿会造反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不死司马懿会篡权吗,司马懿杀郭嘉是哪一集,郭嘉对司马懿的贡献

    郭嘉本就眼光独到,善于见微知著。郭嘉有两项本事,其一能识人,其二能推断事情发展。郭嘉本在袁绍麾下,但他却认为袁绍有谋略少决断,思虑多又少要领,难成大事。最终,郭嘉自行离去,赋闲在家长达六年。后来,曹操谋士戏志才去世,他致信荀彧,请他推荐贤能之士。荀彧便将好友郭嘉推荐给曹操。曹操与郭嘉共议国家大事,郭

  • 大汉王朝:霍去病射死李敢,三长史逼死张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殇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李敢个人资料简介,大汉天子霍去病射死李广

    不久,丞相李蔡坐盗取孝景帝园田下狱论罪,李蔡惶恐自杀。侄子李敢(即李广少子),见父亲与堂叔并皆惨死,更觉衔哀。他自受封关内侯后,由武帝令袭父爵,得为郎中令。自思父死于非罪,常欲报仇。及李蔡自杀,越激动一腔热愤,遂往见大将军卫青,问及乃父致死原由。两下稍有龃龉,李敢即出拳相向,向卫青面上击去。卫青连忙

  • 投错胎的名将章邯:巨鹿之战碰项羽、废丘之战遇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巨鹿败章邯,章邯与谁在巨鹿大战,章邯兵败废丘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而此前章邯的官职,是秦国的“少府”,少府这个官,在秦朝政治权力层排老几呢?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三公九卿制度”说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革官僚体系,皇帝之下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三公下设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九卿”。章邯这个少府,日常职能是负责为皇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