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机会最好的人,天下三次送到他手上,不是曹操、刘备、孙权

三国机会最好的人,天下三次送到他手上,不是曹操、刘备、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01 更新时间:2024/1/25 8:13:02

很多人问:到底是机会重要还是实力重要。

答案当然是都很重要。

当然,如果非要较真,那么首选应该是机会。因为实力可以后天培养,但机会真的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这篇文章,不二就和大家聊聊三国时期,机会最好的人,天下三次送到他的手上,但他却死活不要。

提到三国,我们肯定立马会想到刘备、曹操、孙权,毕竟他们三个是主角嘛!

我们先来说说刘备,刘备算不算机会最好的人?

不算。

我们都知道,刘备虽然头顶中山靖王之后,但这是他自己说的,很多人都不买账。

比如袁术召开同盟会议,就在桌子的末尾给了刘备一张椅子。给你椅子已经算是给你面子了,原本你应该站着。

刘备创业非常艰难,四处奔波,四处寄人篱下,到处拉兄弟。但还好善于管理团队,事业一步一步拼了出来。

中间的过程极其艰辛,命运认可他的努力,但却没有给他什么太大的机会。

再来说说曹操,曹操算不好机会最好的人?

也不算。

曹操只能算机会好一点的人,这个机会好一点指的就是他的出生。

我们都知道,曹操的父亲从小被过继给了当时汉朝的中常侍,而他父亲通过中常侍的加持,位列三公,曾经还当过大司农。

这个大司农是管什么的,就好比现在的管理农业、财政的部长,这种职位理所应当的,能够捞到许多钱。当然,也正是因为很有钱,曹操的父亲此才招来杀身之祸的。

曹操的父亲给曹操留下了许多家当,从曹操起兵之时才有钱招兵买马,毕竟是官二代加富二代嘛!这就是先天优势,也是他起家的资本。

但是曹操有一个短板,那就是他是一个伪士族,不算是真正的士族,在真正的士族面前,他抬不起头来。

再说到东吴的孙家,那就更没有什么可说的,孙坚虽然有实力,但同样出生不太好,给袁术当过马仔,靠着硬实力起家,光是起家已经花光了整个家族的运气,从而统一天下,没有太大的机会。

那么机会最好的人到底是谁?

那必须是袁绍

袁绍为什么是机会最好的人?

首先袁绍先天优势好,是东汉末年正儿八经的世家大族,有着世家大族作为背光,从而有了绝对的号召力。

大家应该记得,关东联盟打董卓,袁绍被奉为了盟主。为什么盟主不是别人而是袁绍?因为袁绍有士家大族作为背光,有号召力,比如当时的荀彧郭嘉许攸一开始投奔的就是袁绍。

曹操当时还是个小朋友,只能跟着袁绍当先锋,袁绍只需要在后面喝着茶吃着饼就能够让三国群雄为他服务。

当然,命运不止给了袁绍极高的出生,还给了他三次一统天下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诛杀宦官

东汉宦官弄权,各种中常侍骑在了东汉皇帝的头上,连皇帝都得叫中常侍做爸爸!

从而当时袁绍给另外一个大神何进说:要不我们诛尽太监,把权利搞过来。

当时袁绍和何进手里都握着兵权,皇帝幼小,诛杀宦官之后,可以他就立下了不世之功,当时因党锢之祸而受害的士人肯定把袁绍当恩人当领袖看待。

何进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于是便把司隶校尉这个京城最重要的官职给了袁绍,并让袁绍放手去干。

可是把计划已经设计好后,袁绍怂了,他怕万一计划不成,整个家族都会被一锅端掉。

于是很有想法的袁绍决定引外兵来,借刀杀人,结果成就了董卓,而袁绍最终只能灰溜溜的逃出了洛阳。

第二个机会:酸枣之盟

当时袁绍成为了联军盟主,只要他振臂一呼,大军就能够杀入洛阳,大事儿就成了,袁绍不止能够获得洛阳,甚至天下都将成为他的。

可是到了酸枣,袁绍停了下来,和一帮山大王开始喝啤酒撸串,大手一挥,那个曹操,还有那个孙坚,你们先去大头阵。

于是曹操和孙坚眼睛一闭冲了上去,曹操当时并不是太会打仗,于是冲上去又被揍了回来。而孙坚非常勇猛,但是冲进洛阳一看,洛阳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城,不过还好捡到了一个传国玉玺。

第三个机会:官渡之战

这一战怎么说呢?袁绍有一百种可以打胜的方法,但最终他却选择了唯一让自己输得一败涂地的打法。

袁绍当时坐拥四州,可以说只要稳住别浪,就能够直接躺赢。当时曹操处于四战中原,疲于奔命,累都快要累死了。

但袁绍认为,我要趁你病要你命,不止要打,还要渡河打,不止要渡河打,还要跟你决一死战。

那怕到了最后时刻,曹操烧他粮仓,他只要及时增兵,袁绍还有赢的机会,但可惜袁绍手握一把王炸带四个二一把顺子,结果反而被曹操打了一个春天。

所以啊!有时候机会来了,抓不住这就非常尴尬了,曹操面对官渡之战有一百种输的可能,但最终在绝境之中发现了赢的可能性,这得益于曹操这个人有着坚持之心。在绝境之时,他差点无家可归,要是放在别人身上,那真的是直接就投了,五百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就比如项羽,在绝境之时,心态崩了,自然没有办法像曹操那般力挽狂澜。

可见,历史不止能够让我们知道历史的发展进程,还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发现诸多闪光点。

更多文章

  • 刘备借荆州:实际就是孙权算得一笔糊涂账,看似精明却毫无远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孙权归还荆州,刘备借荆州例子有哪些,刘备借荆州合理吗

    当时形势,曹操最强、孙权次强,刘备根本说不上第三强。即便抢了荆州南四郡,即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刘备也不敢跟孙权叫板。孙权打刘备就是大人打小孩儿,哄你开心、借你荆州,瞅你不爽、立即讨债,讨债不给、直接动手。这就是借荆州之时的孙刘关系。刘备还与不还,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孙权什么时候要,以及要多少

  • 西楚霸王项羽抢了阿房宫的宝藏,留下藏宝线索,两千年来无人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烧毁阿房宫,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简介,历史上真实的项羽火烧阿房宫

    比如说李自成洗劫的明朝财富、再比如说清朝龙脉里的金沙,当然,还少不了成吉思汗的黄金墓。不过最为神秘的还属西楚霸王项羽劫掠的阿房宫之宝藏。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霸王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这段记载直接说了项羽烧了阿房宫,并从阿房宫洗劫了两大财富,这两大

  • 范增,居巢僻壤宅到70岁,堪称项羽第一谋臣,而能力却是水准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跟张良相比,存在代差;跟郦食其相比,止于空谈;跟陈平相比,就是斗不过。从结果反推水准,不公正,因为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公直接决定了谋臣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所以,就看范增的奇计建议就行了。01.格局天下:范增的道德论,天下比比皆是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范增千里赴薛地,投靠项梁。他提出的第

  • 始皇嬴政身世之谜,和吕不韦是何关系,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始皇嬴政的功绩,嬴政为什么叫始皇,嬴政真实身世揭秘

    老龙在本期图文中要和大家说一说秦始皇,这位中国吕不韦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之子,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公元前210年。说说这位始皇的小出秘史,谈谈嬴政和吕不韦是个什么样关系,是不是像传闻的私生父子关系?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有请大家随着老龙一起走进嬴政的世界看看究竟。0

  • 三国中有2位隐藏的高手,一文一武,至死都没有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中隐藏的七大名将,三国有哪些隐藏高手,三国的十大高手

    导语:与其说三国时期是魏国、蜀国、吴国之间的斗争,还不如说是各个势力的谋臣武将的对抗。魏国以荀彧、荀攸、贾诩为首的谋臣带着夏侯渊、张辽、张郃等一干名将,一打二硬钢蜀国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赵云,同时也硬钢东吴周瑜、鲁肃带领的凌统、甘宁、朱桓这些名将。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晓,曹魏凭借人多势众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 三国中曹操“唯才是举”,诸葛亮这么优秀,他为何看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与诸葛亮谁厉害,历史上曹操和诸葛亮谁厉害,历史上曹操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导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谓才华横溢,还在学习的时候他的师父司马徽就认定他的才学可以安定天下,不仅授予他卧龙的称号,而且还到处给他打广告,谁能得到他的辅佐就能得到天下。刘备听到消息以后多次到他的茅庐求见,于是诸葛亮留下一篇《隆中对》为刘备制定的战略规划并开始出山辅佐他。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果然起了翻天覆

  • 郭嘉临终前,力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是怎么知道司马懿会造反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不死司马懿会篡权吗,司马懿杀郭嘉是哪一集,郭嘉对司马懿的贡献

    郭嘉本就眼光独到,善于见微知著。郭嘉有两项本事,其一能识人,其二能推断事情发展。郭嘉本在袁绍麾下,但他却认为袁绍有谋略少决断,思虑多又少要领,难成大事。最终,郭嘉自行离去,赋闲在家长达六年。后来,曹操谋士戏志才去世,他致信荀彧,请他推荐贤能之士。荀彧便将好友郭嘉推荐给曹操。曹操与郭嘉共议国家大事,郭

  • 大汉王朝:霍去病射死李敢,三长史逼死张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殇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李敢个人资料简介,大汉天子霍去病射死李广

    不久,丞相李蔡坐盗取孝景帝园田下狱论罪,李蔡惶恐自杀。侄子李敢(即李广少子),见父亲与堂叔并皆惨死,更觉衔哀。他自受封关内侯后,由武帝令袭父爵,得为郎中令。自思父死于非罪,常欲报仇。及李蔡自杀,越激动一腔热愤,遂往见大将军卫青,问及乃父致死原由。两下稍有龃龉,李敢即出拳相向,向卫青面上击去。卫青连忙

  • 投错胎的名将章邯:巨鹿之战碰项羽、废丘之战遇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巨鹿败章邯,章邯与谁在巨鹿大战,章邯兵败废丘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而此前章邯的官职,是秦国的“少府”,少府这个官,在秦朝政治权力层排老几呢?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三公九卿制度”说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革官僚体系,皇帝之下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三公下设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九卿”。章邯这个少府,日常职能是负责为皇室管

  • 从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来看西汉初年的功臣派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汉功臣一览表,历史上真实的西汉功臣,西汉的贤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那么,以英明著称于世的汉文帝,真的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吗?他有没有什么难言之隐?我们先来看一下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出处:《汉书·贾谊传》记载:“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