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到底是机会重要还是实力重要。
答案当然是都很重要。
当然,如果非要较真,那么首选应该是机会。因为实力可以后天培养,但机会真的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这篇文章,不二就和大家聊聊三国时期,机会最好的人,天下三次送到他的手上,但他却死活不要。
提到三国,我们肯定立马会想到刘备、曹操、孙权,毕竟他们三个是主角嘛!
我们先来说说刘备,刘备算不算机会最好的人?
不算。
我们都知道,刘备虽然头顶中山靖王之后,但这是他自己说的,很多人都不买账。
比如袁术召开同盟会议,就在桌子的末尾给了刘备一张椅子。给你椅子已经算是给你面子了,原本你应该站着。
刘备创业非常艰难,四处奔波,四处寄人篱下,到处拉兄弟。但还好善于管理团队,事业一步一步拼了出来。
中间的过程极其艰辛,命运认可他的努力,但却没有给他什么太大的机会。
再来说说曹操,曹操算不好机会最好的人?
也不算。
曹操只能算机会好一点的人,这个机会好一点指的就是他的出生。
我们都知道,曹操的父亲从小被过继给了当时汉朝的中常侍,而他父亲通过中常侍的加持,位列三公,曾经还当过大司农。
这个大司农是管什么的,就好比现在的管理农业、财政的部长,这种职位理所应当的,能够捞到许多钱。当然,也正是因为很有钱,曹操的父亲此才招来杀身之祸的。
曹操的父亲给曹操留下了许多家当,从曹操起兵之时才有钱招兵买马,毕竟是官二代加富二代嘛!这就是先天优势,也是他起家的资本。
但是曹操有一个短板,那就是他是一个伪士族,不算是真正的士族,在真正的士族面前,他抬不起头来。
再说到东吴的孙家,那就更没有什么可说的,孙坚虽然有实力,但同样出生不太好,给袁术当过马仔,靠着硬实力起家,光是起家已经花光了整个家族的运气,从而统一天下,没有太大的机会。
那么机会最好的人到底是谁?
那必须是袁绍。
袁绍为什么是机会最好的人?
首先袁绍先天优势好,是东汉末年正儿八经的世家大族,有着世家大族作为背光,从而有了绝对的号召力。
大家应该记得,关东联盟打董卓,袁绍被奉为了盟主。为什么盟主不是别人而是袁绍?因为袁绍有士家大族作为背光,有号召力,比如当时的荀彧、郭嘉、许攸一开始投奔的就是袁绍。
曹操当时还是个小朋友,只能跟着袁绍当先锋,袁绍只需要在后面喝着茶吃着饼就能够让三国群雄为他服务。
当然,命运不止给了袁绍极高的出生,还给了他三次一统天下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诛杀宦官
东汉宦官弄权,各种中常侍骑在了东汉皇帝的头上,连皇帝都得叫中常侍做爸爸!
从而当时袁绍给另外一个大神何进说:要不我们诛尽太监,把权利搞过来。
当时袁绍和何进手里都握着兵权,皇帝幼小,诛杀宦官之后,可以他就立下了不世之功,当时因党锢之祸而受害的士人肯定把袁绍当恩人当领袖看待。
何进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于是便把司隶校尉这个京城最重要的官职给了袁绍,并让袁绍放手去干。
可是把计划已经设计好后,袁绍怂了,他怕万一计划不成,整个家族都会被一锅端掉。
于是很有想法的袁绍决定引外兵来,借刀杀人,结果成就了董卓,而袁绍最终只能灰溜溜的逃出了洛阳。
第二个机会:酸枣之盟
当时袁绍成为了联军盟主,只要他振臂一呼,大军就能够杀入洛阳,大事儿就成了,袁绍不止能够获得洛阳,甚至天下都将成为他的。
可是到了酸枣,袁绍停了下来,和一帮山大王开始喝啤酒撸串,大手一挥,那个曹操,还有那个孙坚,你们先去大头阵。
于是曹操和孙坚眼睛一闭冲了上去,曹操当时并不是太会打仗,于是冲上去又被揍了回来。而孙坚非常勇猛,但是冲进洛阳一看,洛阳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城,不过还好捡到了一个传国玉玺。
第三个机会:官渡之战
这一战怎么说呢?袁绍有一百种可以打胜的方法,但最终他却选择了唯一让自己输得一败涂地的打法。
袁绍当时坐拥四州,可以说只要稳住别浪,就能够直接躺赢。当时曹操处于四战中原,疲于奔命,累都快要累死了。
但袁绍认为,我要趁你病要你命,不止要打,还要渡河打,不止要渡河打,还要跟你决一死战。
那怕到了最后时刻,曹操烧他粮仓,他只要及时增兵,袁绍还有赢的机会,但可惜袁绍手握一把王炸带四个二一把顺子,结果反而被曹操打了一个春天。
所以啊!有时候机会来了,抓不住这就非常尴尬了,曹操面对官渡之战有一百种输的可能,但最终在绝境之中发现了赢的可能性,这得益于曹操这个人有着坚持之心。在绝境之时,他差点无家可归,要是放在别人身上,那真的是直接就投了,五百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就比如项羽,在绝境之时,心态崩了,自然没有办法像曹操那般力挽狂澜。
可见,历史不止能够让我们知道历史的发展进程,还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发现诸多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