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这个人很敢做,在单复县门阀吕公酬客的宴会上,未带一个铜板,还放言称自献贺钱一万。而此举也为刘邦的政治之路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女人—吕雉。吕雉是吕公的女儿,吕公一见刘邦便觉得他是天生帝王相,当即不顾妻子的将辛苦培养的女儿下嫁刘邦。与吕雉成婚后,也曾琴瑟和鸣。后刘邦应陈胜起义,陈胜被内奸迫害后,农民军大部分归于刘邦领导,在后来攻打秦军的时间里,项羽和刘邦可以说存在一种联盟关系,陈胜起义后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秦军因此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也因此秦灭。而刘邦在是否先于项羽入关犹豫时,手下萧何坚定了刘邦的信心。刘邦曾自言能力可能不足,但刘邦善于用人,用人不疑,也是他成功的一个原因,后来鸿门宴的全身而退也说明了这一点。
而项羽和刘邦则完全不同,项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从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项羽的军事能力绝对在刘邦之上,这一点是没人可以否定的。而项羽为何败给刘邦呢?项羽虽然很有才能,但他的性格刚愎自用。刘邦和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时,刘邦说的是:“大丈夫当若此。”
而项羽说的则是“彼可取而代之。”这便可以看出他们性格的不同。一定程度上项羽是自负的,鸿门宴上本来可以诛杀刘邦,但他想要在战场上打败刘邦,从此错失良机,他的性格给他的政治之路带来很大的阻碍。同时项羽与虞姬的惊世爱情也对他产生了影响,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可太为儿女情长所牵绊。那句“虞兮虞兮奈若何”流传百世,项羽纵然性格有缺陷,但相较于刘邦逃难路上三次在马车上踢下吕雉及孩子来看,项羽要更重情。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项羽很大成分上败在了性格。
再说韩信,刘邦的大部分天下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在韩信与项羽的对抗中,如果单打独斗,韩信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在军事能力上,韩信善于以多胜少保证胜率,项羽则以少胜多,这一点来看,项羽实力碾压韩信。但韩信善于心理战,利用将士思家情怀一点点拉拢项羽的将士,最后项羽落得十万大军竟然指挥不动,最终被迫自刎乌江。
刘邦真的把项羽打败了吗?其实没那么简单,在这场争霸中,项羽一步之差无缘帝位,但不能就说他被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