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末年,秦朝暴政,百姓纷纷高举反旗,战乱频发。韩信作为项羽部下,他具有很深的谋略,但是他在项家军中得不到重用,于是想要施展抱负的韩信只能离开,投奔到刘邦的队伍。
韩信在投向刘邦以后,刚进入汉营的时候,他只是一个看管粮仓的粮官,在后来经过萧何的不断举荐成为汉军主帅,最终带领汉军立下赫赫战功,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坐上了江山。然而,自古开国功臣到最后大部分都没有善终,韩信也难逃这样的命运,最终以谋反的罪名被诛杀。
其实,杀死韩信的并不是刘邦,而是吕后和萧何,当时刘邦在陈豨平定叛乱,吕后趁着刘邦不在便联同萧何将韩信骗到长乐宫中,最后以谋反的的罪将其就地诛杀,并且将他的三族连带诛杀。看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韩信真的谋反了吗?实际上是没有的,他并未做任何谋逆的事情,“谋反”只是吕后想处死韩信而强加的罪名,正所谓,强加之罪何患无辞?
韩信作为刘邦的得力大将,在他得知韩信的死,他是什么样的反应呢?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中有提到,刘邦在平定叛乱回来后,得到韩信死讯的时候,是一个皆喜皆悲的状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刘邦本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韩信帮助他取得了皇位,但是韩信所执掌的军事大权也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他害怕有朝一日,韩信会威胁到他的江山,所以吕后伙同萧何杀了韩信,也算是解决了他的心病,这是“喜”。
但是韩信帮助了他,他清楚的知道韩信的能力,如果没有韩信,他赢不了项羽,坐不稳江山,韩信是他的左膀右臂,所以失去了韩信这样的重臣,他也是有些惋惜的,这是“悲”。
不过根据史实记载,刘邦在韩信死后,又做了另一件事,更是让人耐人寻味,他加封了萧何为相国,同时封食邑五千户,并且又给萧何500个士兵和都尉供他掌管,此是的萧何可谓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由此可见,刘邦对于韩信的死这件事,是喜远大于悲的,毕竟韩信的死,萧何功不可没。
在历史上,刘邦是一个极为爱惜人才的领导者,但是事实证明,在权利、皇家利益面前,没有人会不为其折腰。为了皇权利益,刘邦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杀死韩信,一个帮助他坐上皇位的开国功臣,以此来保证自己的江山和后代,这就是自古以来的最毒帝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