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慎到的一石三鸟,拯救了楚顷襄王,也拯救了楚国

慎到的一石三鸟,拯救了楚顷襄王,也拯救了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271 更新时间:2024/2/3 2:51:03

慎到这个人,是战国时代很有点名气的人物。

当年齐国威宣之时,齐王很喜欢天下人才,专门在稷山上建了高台,好吃好喝的养着天下各地投奔齐国的人才,其中最为出名的有七十六人,包括驺衍、淳于髡也在其内。而慎到,也是七十六人中的一位。

但是慎到的机会,并不是在齐国。而且,就算是在稷下学宫讲一辈子的学,慎到也不过就是成为孔子孟子那样的人物。稷下学宫里的大多数人,还是有着自己的从政理想的。

慎到的机会与楚国有关。

楚国此时为楚怀王当政。这位楚怀王在位期间,楚国的疆域成为列国之最大。可是,楚怀王晚年之时犯了个严重错误,那就是孤身前往秦国参加盟会。楚怀王被秦国囚禁,最终死在了秦国。

楚怀王囚禁期间,楚国的太子熊横也不在楚国。那么,当时熊横在哪里呢?熊横正是在齐国。重要的是,熊横与慎到交好,凡事也都会与慎到交流。

[var1]

楚国面临无君无太子的格局。国家危亡,权力更替,熊横如果不能顺利回到楚国,那么未来的楚国政治将会沿着什么样的态势发展,熊横是不知道的。可是有一点,任何时代里,如果成为楚王的不是熊横,那么新的楚王对于熊横这位前太子,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这个时期,不管是楚国,还是秦国,还是齐国,都意识到了巨大的变局呈现在眼前。

“顷襄王横元年,秦要怀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秦国是占到了便宜的。

而对齐国而言,楚国太子在齐,如果护送楚太子归国,相当于就借此结交了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大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对齐国是有大利的。

可是,齐国人尚利,平白无故的护送楚太子熊横归国,似乎没有什么短期利益。于是,齐王与熊横交换了一个条件,那便是熊横归国成为楚王,要割让土地给齐国。

此时慎到就出现了。熊横虽为太子,而且国内朝臣也已经认同其新任楚王地位。但在决定国家土地归属的问题上,还是有所犹豫的。毕竟,刚刚上任,就割让土地给别国。这样的事情,怎么看也不是一个有为君主应该做的事情。

[var1]

慎到的建议是:如果熊横不回去,那就永远是个人质太子。熊横空有一个称呼,也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和楚国的未来。只有熊横回到楚国了,一切也才好说。

于是,熊横答应了齐王的要求,带着慎到回到了楚国。

齐国护送熊横归国后,自然就要熊横兑现承诺。这个时候,熊横已经成为了新任楚王。熊横会那么轻易的答应齐国要求吗?当然不会。但是,所谓一言九鼎,君王说过的话,也不能随便的反悔。

于是,楚王熊横再次请求慎到。而慎到当然也明白外来是客的道理,虽然慎到为楚王做出了重大建议,可是毕竟是在楚国。刚刚来到楚国,慎到还没有自己的根基,必须要看看各方派系的观点。史书中有“慎子令朝群臣而皆献策焉”,意思就是让熊横征求朝臣的意见。

“慎子令朝群臣而皆献策焉。上柱国子良曰:不与则不信,请与而复攻之。昭常曰:去东地五百里,是去国之半也,勿与,臣请守之。景鲤曰:不可与也,臣请西索救于秦。”楚王熊横在朝堂上征求意见,得到了三方建议。也正是这三方建议,让慎到认清了楚国局势。

慎到的决策,三方不得罪,更要保全楚王熊横的名声。慎到的言论是:“王皆用之。”于是,建议割让土地的子良被派往齐国,建议守城与齐对抗的昭常则被派去守城,建议联合秦国的景鲤则被派往了秦国。齐国受此蒙骗,虽心中恼怒,却不愿与秦楚为敌,只有吞了哑巴亏,退兵而去。

楚王熊横新上任,借慎到之计,保全楚国土地,更是保全楚国名声。三方派系虽各有不满情绪,但总体上也都受到楚王熊横之认可。可以说,楚国朝堂经此一役,赢得了满堂欢喜的结局。慎到,也借此在朝堂中站稳脚跟。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韩国的发展为何不如赵国、魏国,从国君治理角度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时期韩国赵国魏国,战国魏国为何没有赵国,魏国与赵国

    在战国时代所有的大诸侯国当中,韩国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在它整个的发展历史当中我们都很难看到它有什么大的作为,韩国在战国七雄当中的地位基本上如同燕国是一样的,虽说它们都位列战国七雄,都是战国时代比较大的诸侯国,但是这两个国家在战国时代确实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的,或者说它们对于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推动

  • 吕不韦最惹人争议的不是跟始皇帝的关系,而是留下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不韦最后什么结果,吕不韦因为什么而出名,历史对于吕不韦的评价

    [var1]《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这句话的前半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最后一句的意思,它是说赵姬在嫁给异人时,已经有了身孕。已经有了身孕那

  • 商鞅变法这么厉害,其他六国怎么不“抄作业”?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病,商鞅变法为啥那么成功,商鞅变法的历史事实及其影响

    换句话来说,商秧变法,商鞅最后的下场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商鞅变法,最后得罪了使秦国拥有的实权的老贵族。商鞅变法所需要的权利所需要的人力所需要的物理都是从这些老贵族的身上剥下来的。那么我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情的,大家看一下其他六国,有哪个国家不是大家族当道,齐国是田家,然后楚国是屈家哦,熊家还有项家,各个诸

  • 齐国为什么可以在春秋战国长盛不衰?强大工商业提供了经济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齐国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长期强盛的东方大国呢?首先,齐国占据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齐国位于山东半岛,为四塞之国,国际环境比较优越。南部是文质彬彬的鲁国和宋国,西部是卫国,北部是燕国,这些国家的面积总体都比较小,对齐国产生不了多大的威胁。齐国之外,西边的秦国受到西戎的威胁,楚国面临东南地区吴越的威胁,中原的

  • 孙子,孔子,孟子等都冠姓,唯独老子不叫李子,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孔子老子孟子都姓什么,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叫李子,孔子与孟子辈分排名

    为啥叫老子,事实上有很多种说法。渊回觉得最为可靠的是,李姓源于老姓!古时候“老”和“李”发音非常相近,当时信息的传递比较困,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纸张最早出现在西汉。信息的传递多依赖于口口相传,因为发音相近。不排除最初是叫“李子”的,口口相传就传成了“老子”。后来到了唐朝的时候。李家人掌控了天下,就顺

  •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统治者有利,还是对秦国的普通老百姓有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商鞅和谁进行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起什么作用,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有何重大意义

    既然变法会产生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有一部分人不高兴,可是为什么,商鞅变法竟然能让秦国上下普遍比较满意呢?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可以把秦国的不同阶层都列出来,讨论一下。[var1]一、秦王。这场变法,对于秦王来说当然是最有利的。因为整个秦国都是秦王的,只要秦国变得更加富裕,更加强大,秦王当然高兴了。事实上

  • 唐朝的劲敌吐蕃王朝,为什么会崩溃且再没崛起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为何不灭了吐蕃,唐朝时吐蕃为什么强盛,吐蕃和唐朝的实力

    不过事实上来说,当时也就是宋朝的吐蕃,其实早就分裂成了一个个小的部落,并不强大,吐蕃最强大的时候毫无疑问是唐朝,唐朝的吐蕃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唐廷的梦魇,无论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非川之战(名将薛仁贵损失兵力五万,仅以身免),还是后期的吐蕃劫掠长安等事件,无不体现出这个强敌对于唐朝的巨大威胁。但是令人好奇的是

  • 大唐比我们还开放!莫高窟发现一批文书,证实了这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唐开放到什么程度,莫高窟现在开放吗,盛唐时期莫高窟的变化

    盛唐以包容开放著称,除了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之外,随之而来的私生活方面也空前开放。比如唐高宗李治娶了自己的后妈,而唐玄宗则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武则天的面首就不用多说了,唐朝的211位公主中,有24位嫁了两次,4位三婚,所以对于唐朝的评价历来有“脏唐”的说法。当然每个朝代的皇室都不干净,关键还是要看民风,

  • 见证唐朝外交“最强音”的乾陵61蕃臣像,为何集体都没有头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乾陵简介,唐朝最鼎盛时期的帝王陵,唐朝乾陵这块碑是什么时候立的

    然而,乾陵梁山前的一群雕塑却引发了无数历史爱好者的兴趣。这群雕塑和真人大小相仿,装束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头颅。这群雕像就是乾陵61蕃臣雕像。那么,什么是乾陵61蕃臣雕像?乾陵61蕃臣雕像为何没有头颅呢?上图_ 乾陵61蕃臣什么是乾陵61蕃臣雕像?乾陵61蕃臣像是和唐朝交往的,来

  • 唐朝一直在吃隋朝的粮食,甚至还吃了五十年之久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朝的粮食真的用到唐朝吗,唐朝吃了隋朝多少粮食,隋朝的粮食储备够唐朝多少年

    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唐朝真的吃了隋朝五十年的粮食吗?关于这个事情,其实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到底这个理论出自哪里呢?我们看看贞观十一年给事中马周的记载:“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