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与蔺相如最终结局如何?课本上肯定没告诉你

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与蔺相如最终结局如何?课本上肯定没告诉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79 更新时间:2024/2/12 20:06:08

在历史课本上,我们学习过负荆请罪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书中对此记载的也很简单,“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就是负荆请罪的原文,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

那么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如何呢?史记的出现让后人对春秋战国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现如今的人们对司马迁这个名字肯定是不陌生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一段大乱世,同时也是大分裂时期,这时候天下还没有统一。

[var1]

廉颇是历史上的名将,生活在战国末期赵国,战国时期,出现了战国四大名将,这其中就有廉颇。由于廉颇的功绩突出,他被封为了上卿,在朝中地位极高。廉颇的战斗力毋庸置疑,骁勇善战,否认廉颇也不会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var1]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奉命抵挡了秦军的进攻,可是到了之后,赵括取代了廉颇,结果可想而知,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作为名将的廉颇,一生为赵国征战沙场,可是一个叫做蔺相如的人出现后,廉颇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蔺相如出身低微。

[var1]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蔺相如都不如廉颇重要。蔺相如有何作为呢?首先蔺相如替赵国“完璧归赵”,之后又在“渑池会”中,面对秦王的无赖行径临危不乱,维护了赵王的尊严。总的来说,蔺相如没有替赵国征战沙场,只是“动动嘴皮子”。

[var1]

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赵王封了蔺相如为上大夫,再拜为上卿。廉颇也是上卿,可是蔺相如的排名要做廉颇之前。这就让廉颇非常不满意,毕竟廉颇是征战沙场的人,可是蔺相如就不是这样了。廉颇对此深为不服,认为自己有攻城之功,怎么是蔺相如能够相比的呢?

[var1]

那么蔺相如是如何处理廉颇这件事的呢?廉颇不服气蔺相如,可是在这之后,蔺相如见到廉颇都是躲得远远的,这就让人产生了怀疑,蔺相如的门生大部分开始认为蔺相如怕廉颇。后来蔺相如解释说:“秦王要比廉颇威严,我却能够羞辱他,我还有什么怕廉颇的?”

[var1]

假如蔺相如与廉颇争斗,结局可想而知,两虎相斗,必有一亡,正中敌人下怀。所以蔺相如选择了忍让廉颇,为的就是不能够让敌人得逞。当廉颇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惭愧,这时候的廉颇大为感动,于是廉颇做出了一件事,就是身背荆条,在宾客的带领下来到相如门庭请罪。由此廉颇与蔺相如成为了生死之交。这样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

[var1]

蔺相如的结局不太好,被处以极刑。对于蔺相如的死,有两种说法,第一是蔺相如和太子郚被派往了秦国作为人质,结果到了秦国,太子郚死了,蔺相如因此获罪,被处以极刑,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长平之战期间,秦军与赵军鏖战。

[var1]

这时候的赵王选择了撤下廉颇,这让蔺相如很是不满意。赵王没有听从蔺相如的建议,最终的长平之战失败,蔺相如忧愤之下病故。史学家们对于蔺相如的死,更偏向第二种说法。相比于蔺相如来说,廉颇的结局就应该算是不错的了。

长平之战后,燕国进攻赵国,这时候的廉颇奉命抵抗燕军。这一仗让燕国大败,燕国提出了割让五座城池求和,赵国难得打了一次胜仗。本以为廉颇的结局是在赵国结束自己的一生,可是万万想不到,赵悼襄王继位,让廉颇的好日子走到头了。

赵悼襄王听信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从这之后廉颇受到了排挤,后来廉颇选择了投靠魏国。到了魏国之后,廉颇肯定是没有用武之地的,毕竟这是赵国的大将,魏国国君对此肯定是不放心的。就这样,在魏国的国土上,廉颇终老。公元前243年,廉颇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廉颇去世没多久,赵国就被秦国所灭。

更多文章

  • 张仪开出一张空头支票,为何成功瓦解了齐楚两国的军事联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一心想报仇雪恨、收复疆土的秦惠王打算讨伐齐国,但他考虑到齐楚两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很有可能遭到他们的联合反击,为此而不无忧虑。秦惠王思忖再三,对谋士张仪说:“我准备讨伐齐国,可是齐楚两国交往正热,你替我考虑一下,怎么办才好?”张仪想了想,回答道:“请您为我准备好车马和钱物,我去试试看。”张仪带着

  • 山海经中除了女娲这位女神外,还有三位女神,她们的记载更加离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山海经中的女娲图片,山海经女娲传奇,山海经女娲曾经被称为什么

    [var1]世界有了人类后,确实热闹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这些人终究会死,他们死了的话再重新制造实在是太麻烦了,于是乎女娲就祈求上苍,把人类区分为男女,并且安排男婚女嫁,使他们结合,这就是最初的婚姻制度,所以在很多古籍中女娲也是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之神。后来由于天神大战,共工用头撞坏了支撑世界的不周山

  • 秦赵长平之战,诸侯冷眼旁观,其实并不是惧怕秦国,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赵长平之战有多惨烈,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么,秦赵长平之战三年之久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那个合纵连横讲究制衡的战国时期,其他五个诸侯国为何眼睁睁的看着秦国坑杀赵国军队,而未有一国出手援助呢?[var1]长平之战的起因是韩国割让上党郡给秦国,作为战争赔偿。然而上党太守冯亭凭着一股太行山人倔强的脾气,不肯投降秦国。于是在长治城与百姓商议决定将上党17城献与赵国。赵国国君

  • 山海经中为什么有关于天文观测站的离奇记载?这背后究竟有何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山海经中离奇的天文观测站到了近代后,每个国家为了研究外太空和观测天象大都建立了天文台,这些天文台大都建立在山上,这倒不是说山上离着天空近,要知道星星离着地球都是极其遥远的,像一般的恒星离着地球都有几十万亿千米,就算是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也有着38万千米的距离,所以说哪怕是把天文台建在地球上

  • 秦始皇唯一放弃的领土,人民至今留战国习俗,方言被美国带上太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政二十六年,经过数年的战乱和对大小国家的合并,嬴政统一六国登基称帝,建立起对后世都颇具影响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将全国的人心与力量集中于一身。因此嬴政也被称为“始皇”即为第一位皇帝,回望其扫六合的征程之中,对所收之地人们的教化和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独独有一个地方是嬴政还没有来得及涉足的

  • 为何战国打仗动不动几十万军队,而三国打仗有十万大军就很厉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和战国谁打仗厉害,战国兵力与三国兵力,战国时期军事实力

    再比如长平之战,赵国被坑杀的军队人数已经达到40万,再加上阵亡的数量,人数至少也有45万军队,而秦国的军队数量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绝对不会少于赵国的数量,至少也是45万,双方加起来所有参战部队就达到90万人,这还只是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当时可有7个诸侯国,那战争规模岂不是要达到几百万的规模?[va

  • “孔老二”是孔子,那么“孔老大”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已经是圣人了,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是有名的了。在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孔子都是非常敬重的。在春秋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候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那么儒家就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时期,儒家没有成为主流。到了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的建议之下,儒家才成为了主流。在后人的眼中,孔子无疑是最

  • 齐桓公是春秋第一个霸主,雄才大略,为何最后会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霸主齐桓公,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第一个原因,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是怎么样的

    [var1](齐桓公剧照)齐桓公继位后,任用了一个重要的人,就是管仲。说起来管仲和齐桓公有一箭之仇,曾为了阻止齐桓公夺位,差点射杀了他。齐桓公继位后,听说管仲有旷世贤才,所以不计前嫌,以极隆重的礼节把他迎回齐国,并拜他为相。在管仲的帮助下,齐桓公对齐国的内政、军事和经济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齐国因

  • 细数秦国历史上出现的明君强臣,没有他们,就没有一统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十大明君,秦国最有作为的明君,秦国总共有多少位明君

    秦国早期历史秦人始祖是秦非子,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的孩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凭借着给周孝王养马有功,而被周天子封为附属国,号曰“秦嬴”,后来的秦庄公在击败西戎后,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公元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至此,秦国正式成为了一个诸侯国,经过百余年的艰辛创业后,

  • 原创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国是如何反败为胜,一举灭掉秦国20万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平之战前赵国实力,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各死了多少人,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没有胜算吗

    [var1]背景年轻的赵孝成王缺乏统筹全局的经验,目光短浅,既不采纳虞卿的谏言,也没领悟廉颇的战术。在他的一通胡乱操作下,长平一役最终以45万赵军全军覆没的惨败而告终。深陷于连横国的包围之中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向世人露出了侵吞天下的獠牙,但是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使得燕国、齐国仍然浑然不觉或乐得置身事外。